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author=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 第205章 动工

第205章 动工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周先生又仔细避开已知的坟地、旧路以防冲路,确定了房屋的坐向。根据秦思齐的生辰八字推算,周先生认为坐北朝南的坎宅离门格局最为合适,既能得冬日暖阳,又避夏日暴晒,且与秦思齐的命卦相生。

    对于扩修谷仓,其位置紧邻老宅,更多是考虑实用性。但周先生依然用罗盘测了方位,确保新扩部分不与当年的太岁方或三煞方冲犯。幸好并无大碍,只需在动土时稍作避让即可。

    接着是择吉日吉时。周先生翻出那本边角磨损的《大统历》,仔细推演。他排除了所有的破日、闭日,最终选定了一个半月后的成日,寓意工程有成。

    时辰则定在辰时(上午7-9点),此时阳气升腾,万物苏醒,正适合破土动工,开启新篇。秦茂山将日期记下,心中稍安。

    动工仪式的核心流程:从“祭祀”到“破土”

    吉日清晨,天色微熹。秦家宅基地上已清扫干净。一张八仙桌被抬至宅基地的中宫位置,权作祭台。台上摆放着秦家能准备的最丰盛的祭品:一方煮熟的五花肉、一条完整的鲤鱼、一只昂首的公鸡,这便是三牲。

    还有一小碗稻谷、黍米、稷米、麦粒、豆子,是为五谷;此外还有三杯清酒、一壶粗茶、数碟糕点、以及厚厚的香烛和纸钱。

    秦思齐穿着整齐,立于祭台前。周围聚集了一些前来帮忙的乡邻和请来的工匠,包括掌墨的陈木匠和徒弟们。

    第一步:祭祀土神与宅神。

    辰时一到,周堪舆师便示意仪式开始。秦茂山作为一家之主,亲自点燃香烛,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松柏的香气,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他手持一份由秦思齐起草、用工整楷书誊写的祭文,面向祭台,高声诵读:

    “信士秦思齐,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本方土地尊神、四方宅灵之前:伏惟神恩浩荡,福泽苍生。今择吉日,于此宝地,起工建造新居、扩修仓廪。恳请尊神,庇佑工程顺遂,人畜平安,匠工得力,水火无侵。工程之后,家宅安宁,子孙兴旺,仓廪丰实。虔心祭告,神其鉴之。尚飨!”

    诵读完毕,秦思齐将祭文在烛火上点燃,投入一旁的瓦盆中焚化。纸灰随着热气盘旋上升。

    接着向祭台行那三拜九叩的大礼,而后将三杯酒依次洒在祭台前的土地上,完成祭酒。

    第二步:破土动工。

    祭祀完毕,周堪舆师指着早已用石灰画好的地基线东南角一处,道:“此乃吉位,可由此破土。”

    秦思齐在众人注视下,走到指定位置。他双手紧握锹柄,依着周先生的指点,口中默念了几句祈福的话,然后用力将铁锹踩入土中,挖起了第一锹湿润的泥土。

    就在此时,周堪舆师提高声量,朗声念诵吉祥话:“一铲金——”

    周围众人,无论是秦家人、工匠还是乡邻,都齐声应和:“吉!”

    “二铲银——”

    “吉!”

    “三铲福气满家门!破土动工万事顺,家宅兴旺万年春——”

    “吉!吉!吉!”

    宏亮的祝愿声在山谷间回荡。这破出的第一铲吉土,被小心地堆放在祭台旁干净处,待日后处理。

    第三步:安石与奠基。

    紧接着,两个工匠抬来一块事先选好的青石奠基石,石面打磨得还算平整。

    周先生指挥着将其放入新房正厅房基中心位置事先挖好的浅坑中。

    石块安放端正后,又让秦思齐将一小袋用红布包裹的五谷和十几枚铜钱垫在石头下方和四周,寓意根基稳固,家宅丰饶。然后秦思齐和工匠们开始填土,将奠基石牢牢固定。

    对于扩修的谷仓,也在墙角关键位置安放了较小的镇石,仪式类似但简化一些。

    最后就是犒劳工匠与避邪习俗。

    仪式的主要环节完成后,秦思齐招呼着所有参与仪式的人:“各位师傅,各位乡邻,辛苦了!粗茶淡饭,大家屋里请,喝杯水酒,驱驱寒气!”

    大伯堂屋里,早已摆开了几桌席面。虽无山珍海味,但大块的腊肉、鲜嫩的菜蔬、管饱的米饭。秦思齐逐桌敬酒,感谢大家的帮衬。

    给掌墨陈木匠和周堪舆师红封虽不丰厚,但也包得结实,体现秦思齐对工匠技艺的尊重。

    饭毕,周堪舆师又拿出几张画好的镇宅符,让秦思齐帮着贴在宅基地四周的树木和临时围栏上,以防止邪祟干扰。一些桃树枝也被插在工地周围。

    仪式过后,陈大匠指挥着带来的几个徒弟和村里的壮劳力,按照那张精心绘制的图纸,开始放线、挖地基。

    动工仪式后,真正的土木工程便开始了。镐头刨开沉睡的土地,粗壮的绳索拉直,标定出未来房屋的格局。壮劳力们喊着号子,挥汗如雨。妇人们则负责烧水做饭,孩子们在工地周围兴奋地跑来跑去。

    秦思齐站在一旁,看着地基的每一条线,每一个坑,都遵循着他图纸上的设计。

    首先是清基,帮工的乡邻和工匠们拿着锄头、铁锹、簸箕,仔细清理宅基地上的杂草、碎石,尤其是那些深扎的树根,务必清除干净,以防日后再生,破坏地基。

    清理完毕后,周堪舆师和掌墨张师傅仔细查看了土层。幸好,此地土质尚可,虽非坚岩,但也非软泥。根据规制,平民房屋地基深度约需半米(约一尺五寸)。张师傅指挥着众人沿着画好的石灰线开挖基槽。

    接着是夯基,这是极为耗费气力的活计。用的是村里公用的大石夯,需四个壮劳力合力拉动绳索,才能将其高高抬起,再重重砸下。号子声再次响起,不同于收割时的急促,这号子沉重而富有节奏:“嘿——哟!夯实在哟!嘿——哟!地基稳哟!”

    汗水浸透了汉子们的脊背,石夯一次次落下,将基槽底的泥土一层层夯实。每夯实一层约五寸(约15厘米)厚的土,张师傅都会亲自下到基槽里,用脚使劲踩踏,又用锄头尖戳击检验,务必达到“坚如磐石,锄挖不动,脚踩无痕”的标准方才罢休。

    秦茂山不时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递上碗水,叮嘱一句:“师傅们辛苦,务必夯实些,马虎不得。”秦思齐看着这原始却有效的夯实过程,深感民间智慧与力量的伟大。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