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顺治八年,农历三月中旬。
    正值春天,草长莺飞,一派绿意。
    蒋青云一行随员护卫200余人浩浩荡荡出京了,第一站是位于京城西南方向的门头沟。
    门头沟,属于宛平县。
    宛平知县商周一路陪伴,殷勤有加。
    “副宪,此地沟壑纵横,山峦起伏,风景秀丽,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啊。本官准备了一些野味,请您品尝。”
    说话时,商周的眼角瞥了一眼蒋青云身后的戎装夫人。
    把下半句咽下去了。
    本来他想说:乡野之地,招待不周,除了野味,我还准备了几个俊俏村姑在小溪边采蘑菇。
    京城的老爷吃惯了细粮,偶尔出京吃点粗粮体验一下原生态的情调,也算是换换口味,情趣盎然。
    ……
    “门头沟煤矿情况如何?”
    “下官不清楚。”
    蒋青云只投去了一瞥,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的商周就说了实话。
    “副宪恕罪,门头沟这一带煤矿丰富,有些人仗着背后的势力在这偷偷开矿,下官根本不敢管。”
    “什么人?
    “背后都是京城的满汉大员。”
    “笔墨伺候。”
    京西煤矿,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哎呀,副宪的书法笔锋犀利,独具一格,自成一家啊。”
    蒋青云哈哈大笑,商周也跟着笑。
    自成一家是对书法爱好者顶格的赞美,只可惜,多数时候都是自吹自擂罢了。
    门头沟的无烟煤,鼎鼎大名。
    蒋青云不可能错过这块肥肉。
    “裱起来,从今天起,京西煤矿宣告成立,置于户部广西司下。周侍郎,具体事务就交给你了。”
    “是。”
    户部直接开矿,名正言顺。
    周绍扭头,对另外一人叮嘱了几句。
    其人点头如捣蒜,眼睛发亮。他本是通州镇一位游击的儿子,文不成武不就,前途暗淡。
    出任京西煤矿监督,多少也是个官儿,而且有油水。
    ……
    半个时辰后,众人登上了山顶,俯瞰周围,豁然开朗。
    门头沟这地,端的是有山、有水、有黑烟、有盗匪。
    “副宪,那些冒烟的地方就是私矿,个个矿主背后都是通天的关系,县衙的衙役去了,矿主就让把人打死了扔进矿坑。”
    蒋青云并不意外,门头沟嘛,历来如此,洪水多,山贼多,单独的游客最好不要凑热闹。
    “京西煤矿监督?”
    “标下在。”
    “听好了,给你4个笔帖式,给你3个月时间,再给你300两银子启动,三个月后,你必须供应起南城所有的无烟煤。”
    “标下遵命。”
    “你过来。”
    蒋青云把人拉到悬崖边,压低声音。
    “你到南城炭业协会聘请10个人让他们协助你,再从南城的临时巡城队里聘请30个人作为矿区护卫,30套刀剑矛去找南城兵马司的吏目解决,这些事你要低调办。然后,你可以招募流民下井,工钱按照黑矿的双份给,挖矿是个苦活儿,如果把矿工逼反了,我不但要杀你的头,还要杀你全家的头。不要太在意利润,现在的户部缺多、官少,你当勉之。”
    “大人放心,标下立军令状。”
    监督激动的脸都在哆嗦,户部任职,做梦都不敢想。
    “好。”
    蒋青云意味深长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
    “副宪,咱们下山吧,今晚就在大峪沟村歇息。”
    “我们来时,关口以西经过的那个村子?”
    蒋青云点点头。
    大队人马穿过关口,回到了宛平县大峪沟村,将行辕安排在村里唯一的青砖三进四合院里。
    夜晚,很安静。
    除了狗叫,什么声音都没有。
    蒋青云只能就着蜡烛的光亮翻阅宛平县的鱼鳞图册。
    “商知县,偌大的宛平,纳税之耕地才1万亩出头??”
    “副宪,其他都是旗田和皇庄。”
    蒋青云暗想,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在帝制框架之下搞变法,100个王安石、100个张居正来了也是白搭。
    做裱糊匠没有意义。
    他们不敢掀的摊子,自己来掀。
    他们不敢改的东西,自己来改。
    他们不敢杀的人,自己来杀。
    当蒋青云伸着懒腰走进房间时,江南连忙站起来。
    “夫君,乏了吧?”
    “嗯,累了。烫个脚,歇息吧。”
    屋内,墙壁上挂着江南的弓箭、佩刀,还有软甲。
    ……
    次日,阴雨。
    再次日,蒋青云派遣小股队伍开进门头沟山区,衙役和兵丁们攀山越岭,拎着铜锣敲的哐哐响。
    “衙门来招人了,一月2两纹银,还包吃住。老少爷们,下山吧,你们的祖坟冒青烟喽。”
    数日后,关口开始出现山民踪迹。
    他们探头探脑,畏畏缩缩,蓬头垢面。
    周绍:“三弟,你真的要招募这些大字不识的山民?”
    “对。”
    “当巡城兵丁吗?”
    “不,塞进户部。”
    “你,你当真的?”
    “我要一批绝对的可靠,绝对的忠诚,没见过一丁点世面的人。你看,这些人是不是完全符合以上标准?”
    周绍瞪大了眼睛,他感觉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层窗户纸。
    ……
    蒋青云亲自担任面试官,由于方言难懂,甚至需要翻译。
    “你叫什么名?”
    “郑五六。”
    “多大了?”
    “29.”
    蒋青云一抬头,觉得此人长得竟像39,他知道,山里人活的艰难,很显老相。
    “郑五六,你祖上是什么时候搬到门头沟的?”
    “大宋打辽国的时候。”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这是先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说法,俺不敢忘。”
    “这几百年,你一直没搬过家?”
    “对,俺家所有先人就埋在屋后头山腰上。”
    “有多少个坟头?”
    “俺数不过来。”
    “你来数数,我这桌上有几锭银子?”
    “1,2,3,4,5,6,6,6~”
    六,就是极限了。
    山里物资极度匮乏,郑五六掌握六个数也够用了,知识多了也是浪费,徒增烦恼。
    ……
    “你识字吗?”
    “俺们村子里没有一个识字的。”
    “家里几口人?”
    “我、婆姨、三个娃,还有猪、还有狗。”
    “你最远去过哪儿?”
    “就是这里,俺会拿皮子和干果子下山来换点盐巴。”
    “你平时靠什么养家?”
    “种地、挖坑、采果子。”
    “我是代表京城的大衙门来门头沟直招,待遇不错,去了一个月给2两纹银,还包吃包住。郑五六,恭喜你,你已经被录取了。”
    “老爷,录取是个啥?”
    “就是~你可以按月拿饷银了。”
    郑五六忐忑不安的问了一个看起来是他特别关心的问题。
    “老爷,2两银子是多少钱?”
    “2两就是2两。”
    本地的翻译连忙低声解释:“大人,山里人没见过银锭。”
    哗啦啦,一堆铜钱倒在桌子上。
    “这里就是2两银子。”
    “太多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郑五六激动的搓着手。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