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46章 又有士子出现问题了?

第346章 又有士子出现问题了?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温禾、李承乾与那灰衣书生三人站在路中间,一时面面相觑,空气里满是尴尬。

    道路旁的灌木丛后,穿着粗布农户衣裳的张文啸正紧紧攥着手中的镰刀,目光死死盯着那书生。

    他本是奉命暗中保护,见这书生来路不明。

    早已做好了动手的准备,视线更是牢牢锁在书生的脚上,生怕对方突然发难。

    就在这时,那书生往前迈了一步,似乎想更靠近些说话。

    张文啸以为他要动手,当即从灌木丛后猛然跃起,身后两个同样扮作农户的百骑也紧随其后,三人朝着书生冲了过去。

    “呀!”

    书生刚对温禾、李承乾行完礼,抬头就见三个壮汉凶神恶煞地冲过来,顿时大惊失色,大喊一声“救某!”。

    吓得抱着头蹲在地上,身子还忍不住发抖。

    温禾和李承乾都愣住了,反应过来后,温禾连忙挥着手,让张文啸他们赶紧走。

    张文啸这才看清书生吓得缩成一团的模样,又看看温禾的神色,顿时讪讪地停住脚步,对着温禾拱了拱手,带着两个百骑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快步走开,还不忘回头悄悄瞪了那书生一眼。

    若不是温禾拦着,他刚才差点就误伤了。

    “这位郎君,莫怕,那是本地的农户,性子直了些,不是贼人。”

    温禾看着面前还在瑟瑟发抖的书生,忍不住失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解释道。

    那书生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顺着温禾指的方向看去,见张文啸等人确实走远了,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脸上还带着几分惊魂未定。

    “多谢二位小郎解围……只是这些农户怎的如此凶神恶煞,差点吓破某的胆。”

    他苦笑着说道,声音还有些发颤。

    “你倒是胆小。”

    李承乾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俊不禁,想起刚才他抱头蹲地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书生闻言,脸上泛起一丝不好意思的红晕,干笑两声解释道:“在下自幼体弱,家中贫寒,没学过弓马武艺,遇到这种阵仗,难免有些慌乱,让二位小郎见笑了。”

    “你是读书人?”

    温禾打量着他,看他的谈吐,应该是读过书的。

    虽然衣裳洗得发白,布料也粗糙,却收拾得干净整齐,头上还戴着书生特有的小冠,一看就是典型的儒生打扮。

    “不才,正是国子监算学学子孟周。”

    孟周说着,对着温禾和李承乾行了一个十分端正的叉手礼,动作虽拘谨,却透着几分读书人的礼仪。

    “国子监算学的?”

    李承乾眼睛一眯,下意识地上下打量着孟周,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

    他在长安时,听宫里的先生说过,国子监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科,算学是最末一等,多是庶民子弟才会去读。

    温禾见他这模样,抬手就朝着他的脑袋轻轻拍了一巴掌,“啪”的一声轻响,李承乾痛呼一声,捂着后脑勺,抬眸用眼神质问温禾:“温大,你打我做什么!”

    “你是不是觉得算学不好?”温禾问道。

    李承乾愕然:“没有啊,我那有这个意思。”

    孟周显然也误会了,脸上露出几分自嘲,轻声说道:“算学虽为国子监最末一科,却是少有的对庶民子弟开设的实用之学,在下家中贫寒,无力攻读国子学、太学,只能选算学,至少能学些算术本领,日后也好谋生。”

    他话说到最后,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几分羞愧。

    在旁人眼里,算学始终是“末流”,他每次提起自己的学科,总会被人轻视。

    “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英雄不问出处,学科也不分高低。”

    温禾连忙打断他的话,语气郑重地安抚道,又转头瞪了李承乾一眼。

    “你刚才那眼神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算学档次低?”

    他刚才之所以打李承乾,就是怕这小子随口说出轻视算学的话,伤了孟周的自尊。

    算学看似不起眼,却关系到赋税、工程、历法等诸多实用之事,朝廷里掌管财政、营造的官员,不少都出自算学,怎么能轻视?

    “律学、书学、算学虽然主要面向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可也是要通过正经考试才能进国子监的,难度可不比国子学低,而且你莫要看不起算学,日后这学问可有大用,治理地方要算赋税,修河筑路要算工程,就连编订历法都要用到算术,少了算学人才,朝廷很多事都办不成。”

    温禾对着李承乾严肃地说道,一字一句都带着认真,想让他明白,任何学问都有其价值,不能凭“高低”论长短。

    李承乾捂着后脑勺,脸上露出几分委屈,小声辩解道:“我没说算学不好啊!我只是好奇,算学的学子怎么会来郑县,眼看就要春闱了,不是应该在长安好好准备考试吗?我还没问呢,你就打我。”

    温禾闻言,愣了一下。

    原来是误会了?他看着李承乾委屈的小模样,又看了看旁边孟周忍笑的表情,干咳两声,掩饰住自己的尴尬,连忙转移话题,对着孟周问道:“是啊,孟郎君,春闱在即,你怎么不在长安准备,反而来郑县了?难道也是来游学的?”

    “自然!高阳县子仁义,陛下仁德,我等学子,自当不顾自身辛劳,为天下黎民尽一份力!”

    孟周闻言,当即露出满脸敬仰之色,对着长安的方向拱手行礼,眼神里仿佛闪烁着光。

    那是对“让庶民读书”这一举措的由衷认同,也是对盛世的热切期盼。

    李承乾看着他这副郑重模样,不禁眨了眨眼,疑惑地问道:“只是为了这个吗?”

    在他眼里,游学虽有意义,可孟周话语里的“执念”,似乎比寻常士子更重些。

    “自然不止,却也以此为根本。”

    孟周笑着解释,语气里带着几分激动,“小郎可知,此次游学士子已有一千六百多人?朝堂为每位士子每日拨付一贯钱作路费,这便是一千多贯。”

    “后续若教出识字的乡童,还有额外奖励,朝堂如此舍得投入,不正是为了庶民寒门吗?”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的田野,语气里满是憧憬:“若是天下人人都能读书,人人都懂善恶、明事理,没有饥寒、没有争斗,那时定然是千古难见的盛世,某能赶上这样的时代,能为这事出份力,已是三生有幸。”

    李承乾听着他的话,小脸上满是茫然,下意识地看向温禾,眼神里带着“他说的是真的吗”的疑问。

    他在宫中听惯了“治理天下”的宏大话语,却第一次从一个庶民学子口中,听到如此具体又炽热的期盼,一时有些难以消化。

    “只能说,努力吧。”

    温禾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揉了揉李承乾的头。

    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善与恶,从来不是靠学识或文凭就能分辨的。

    就算人人都读书,也未必能完全消除恶念。

    孟周的期盼很美好,但现实远比理想复杂,哪怕是他来的时代“衣冠禽兽”也从未绝迹。

    不过这些话他没有说。

    李承乾现在还不需要知道这些。

    “这位小郎说得好!”

    孟周却没觉得沮丧,反而对温禾的话大为赞赏。

    “虽有困难,却不能因此放弃。正是因为有恶,我们这些读书人,才更要坚持下去,用道理、用知识去改变。”

    说着,他忽然意识到什么,面露疑惑。

    “对了,某观二位小郎谈吐不凡,不像是农户出身,不知你们二位是……”

    他起初只是想问路,可越聊越觉得这两个孩子不简单,尤其是温禾,话语间的通透远超同龄人,李承乾虽话少,却也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显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哦,在下温大,这位是我家小郎君名叫李大郎,也是此次的游学士子,我们正要去陈家村,想在那里教乡童识字。”

    温禾笑着解释,隐去了李承乾的真实身份,只提了化名。

    “啊!竟然如此巧合!”

    孟周满脸吃惊,随即对着李承乾拱手行礼,语气里满是敬佩。

    “小郎君年纪尚小,便有如此志气,敢为朝堂分忧、为庶民解惑,在下实在汗颜!某此次来郑县,也是要去陈家村。”

    “之前有两位算学同窗在那里游学,至今未归,某想去打探消息,听闻哪里民风淳朴,所以在下也想和那两位同窗一样以那开始,教授孩童学识。”

    李承乾被他这副郑重模样弄得有些愕然,干笑着回了礼,心里却暗自嘀咕。

    这人说话也太咬文嚼字了,比宫里的先生还讲究。

    温禾有些愕然。

    他也没想到,自己选定的地方,竟然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可都已经走到这了,总不能回头了吧。

    不如先去看看。

    而且他也觉得孟周直率又真诚,便笑着邀请:“既然同路,不如一起走?路上也能有个伴。”

    孟周应着:“甚好甚好。”

    温禾扶了扶自己的腰,肾好。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