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18章 托付

第218章 托付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阳光越来越炽烈,将平台照得透亮,方才那种朦胧而悲壮的氛围渐渐消散。食盒已空,酒坛见底。山脚下,书院晨读的钟声隐隐传来。

    该回去了。

    下山路上,四人沉默了许多。赵明远几次想开口说笑打破沉寂,但看看秦思齐沉思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李文焕和林静之也各怀心事。

    秦思齐的那句“必定失败的改革家”,如同一个未解的谜团。看到了好友心中那不为人知的、炽热而悲怆的火焰,却不知这火焰因何而起,又将燃烧向何方。

    回到书院,一切如常。晨读、讲会、自习…但某种东西似乎已经不一样了。在经史子集的字里行间,在论辩策问的现实关怀中,秦思齐的目光似乎更深邃了些。而他的三位好友,在看他的时候,眼神里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担忧与深深的敬佩。

    几日来,赵明远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不再像往常那般抱怨伙食或课业,偶尔看向秦思齐的眼神里,带着担忧与困惑。

    李文焕和林静之则更加频繁地与秦思齐讨论经义策论,尤其是在涉及历代变法、田制、赋役等话题时,总会格外留意他的见解,试图从中窥探他那宏大而悲怆理想的具体轮廓。

    然而,秦思齐却似乎恢复了往常的沉静,依旧勤学不辍,依旧会在射礼课上专注地张弓搭箭,依旧会在晨跑时与大家说笑。

    半年研学之期即将到期,秦思齐将前往下一站,这日旬假,午后。

    其他同窗或下山游玩,或在斋舍休憩。秦思齐却独自一人来到了李文焕的斋舍门前,轻轻叩响了房门。李文焕开门见是他,略显意外,随即侧身让他进来。

    “思齐,有事?”李文焕斟上一杯清茶。

    秦思齐接过茶杯,并未饮用,只是握在手中,指尖微微用力。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抬起头看向李文焕:“文焕兄,那日山顶之言,并非思齐一时狂言呓语。”

    李文焕神色一肃,放下茶壶:“我知你不是妄言之人。只是…思齐,改革之路,荆棘遍布,自古皆然。你既知其险,为何…”

    秦思齐打断李文焕的劝阻道:“正因为知其险,知其难,知其九死一生,才更需在启程之前,了却心中最大的挂碍。”

    我秦思齐孑然一身,并无太多可留恋之物。功名利禄,不过是实现抱负的阶梯,若事败,粉身碎骨,亦无足惜。唯独将来放心不下我的族人。

    “族人?”李文焕微微一怔。

    秦思齐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温情与忧虑:“是。我出自武昌府恩施县白湖村秦氏一族。族中多是淳朴农户,世代居于那片土地,勤恳本分,与世无争。我秦思齐能有今日,离不开全族叔伯兄弟的节衣缩食、鼎力支持。他们是我力量的源泉,亦是我…最大的软肋。”

    声音低沉下去:“我所思所想,若他日真的付诸实践,无论成败,势必惊涛骇浪。若成,或可惠及乡里;若败…自古变革失败,为首者固然难逃清算,其亲族乡党往往亦会受到牵连。轻则打压排挤,生计维艰;重则…我实在不敢想象。”

    秦思齐抬起头看向李文焕,带着前所未有的恳切与托付:“文焕兄,你志在牧民一方,沉稳干练,他日必为能吏。我今日别无他求,只望他日若我真有那万劫不复之时,你看在你我同窗之谊,力所能及之处,能…能保全一下我的族人,莫让他们因我之过而遭灭顶之灾。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李文焕彻底愣住了。他没想到秦思齐思虑如此之深,甚至已经想到了失败后可能带给族人的灾难,并在此刻,如此郑重地向自己提出这近乎遗托的请求。这份信任,让李文焕心头巨震,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看着眼前的好友,那张年轻的脸庞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决绝,眼神清澈,却仿佛已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充满风暴的未来。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托付。

    良久,李文焕缓缓站起身,走到秦思齐面前,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极其严肃地问道:“思齐,你此言…是当真决定了要走那条路?哪怕…哪怕可能真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秦思齐平静地回答,六个字,重如山岳。

    李文焕紧紧盯着他的眼睛,从中看不到丝毫犹豫与退缩。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对着秦思齐,郑重地拱手,深深一揖。

    李文焕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思齐如此信任相托,文焕岂敢推辞?”

    “我李文焕在此立誓,他日若真有事不可为之日,只要我李文焕一息尚存,只要我仍在官场一日,必竭尽所能,护佑白湖村秦氏一族周全!力之所及,绝不推诿;力所不及,亦会想方设法,寻门路、托关系,必不令忠厚族人无辜受难!此诺,天地共鉴,岳麓为证!”

    这不是轻率的承诺,而是经过权衡后,一个未来官员对挚友发出的誓言。秦思齐看着李文焕眼中闪烁的真诚与坚定,一直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眼眶瞬间红了。他站起身,同样郑重还礼:“文焕多谢!有此一诺,思齐再无后顾之忧!”

    辞别李文焕后,他又依次找到了林静之和赵明远。

    在林静之那摆放着大量史书典籍的斋舍里,秦思齐同样吐露了心声和对族人的担忧。林静之听罢,长久的沉默。

    不同于李文焕的务实,他更清高,更看重风骨与言官之责。但最终,他清澈的目光看向秦思齐,道:“思齐,你之所求,并非为私利,而是为公义之后的私情,此乃人之常情,亦是重情重义之举。我林静之若他日能为御史,纵不能徇私枉法,但于法理人情之间,为你族人寻求一线生机,在朝堂之上为其发声辩白,责无旁贷!此为我所能承诺之事。”

    这符合林静之身份和原则的承诺,同样让秦思齐感激不尽。

    最后是赵明远。当秦思齐在射圃找到正对着箭靶龇牙咧嘴的赵明远,吞吞吐吐地提出类似的请求时,赵明远的反应最为直接。他先是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后猛地扔下弓,一把抓住秦思齐的胳膊,急声道:“思齐!你说什么胡话!什么失败不失败!我们不干那掉脑袋的事了行不行?就好好考个进士,当个太平官,不好吗?”

    秦思齐只是看着他,目光平静却不容动摇。

    赵明远在他的注视下,渐渐泄了气,脸上露出又是焦急又是难过的复杂神色。

    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重重一拍大腿:“罢了罢了!我赵明远没你们那么大的志向,但我知道你是我兄弟!你放心,真要有那么一天…我…我赵家别的没有,就是有几个臭钱!就算倾家荡产,我也会想办法把你族人接出来,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保他们衣食无忧!这总行了吧!”

    这话语虽带着赵明远式的直白甚至有些铜臭,但其间的赤诚与仗义,却让秦思齐心中暖流涌动,他用力点了点头:“明远…多谢!”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