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author=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 第202章 礼敬田神

第202章 礼敬田神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族人采摘几天后早出的棉花后,便是秋日里最美,最重要的金色梯田的收割季节,秋日里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形成一片波涛起伏的金色海洋,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醇香。丰收在即,整个村落都笼罩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期待之中。

    这一日,村长秦茂山亲自来到秦思齐暂住的秦大安家。

    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对正在窗前翻阅书卷的秦思齐道:“思齐,眼看就要开镰收稻了。按咱们这儿的老规矩,开镰前得祭田神、行开镰礼。你是咱们村如今最有学问、最有身份的人,这场合,非得请你来主持大局,给咱们村讨个好彩头不可!”

    秦思齐闻言,放下书卷。立刻起身,恭敬道:“茂山叔言重了。祭祀田神,乃农耕大事,关乎全村生计。思齐虽读了几本书,于此道却是晚辈学生,一切但凭叔父和村里长辈们安排,思齐定当遵从习俗,虔心参与。”农耕乃百姓立身之本,祭祀更是头等大事。自己虽中了举,但根子依旧在这片土地,绝不能因此脱离了根本。

    秦思齐谦虚的态度让秦茂山十分受用,连连点头:“好!那咱们就定在明日处暑后第六天,时辰就选在卯时三刻(约清晨6点),日头刚起,露水未干的时候,最是吉利!”

    秋收前:“祭田神”与“开镰礼”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白湖村最好的几块水田边,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仪式虽不盛大,却充满了淳朴的仪式感。

    祭品筹备:“农家三献”

    祭品早已备好,摆在田埂最高处一块被磨得光滑的天然大青石(被视为土地神的化身)前,简单却心意十足:

    第一献:“谷种样本”:秦茂山亲自从田中选取了十穗最为饱满金黄的稻穗,用红绳仔细捆扎好,感念田神赐予的种子与丰收。

    第二献:“糯米粑粑”:用的是去年留存下来的上好糯米,蒸熟后由村中巧手的妇人反复捶打,做成圆润软糯的粑粑,象征今年的收成圆满美满。

    第三献:“酒”:自家酿造的土酒,盛在一个粗陶大碗里,酒香清冽,被视为与田神沟通的最佳媒介。

    秦思齐站在众人之前,看着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祭品,心中感慨。这与经典中记载的繁复祭祀截然不同,却更贴近土地的脉搏,充满了农人最直白的感激与祈愿。

    主持仪式的村长秦茂山,穿着黑色对襟布衣,腰间系着绣花围裙,手中持着一柄锈迹斑斑却擦拭干净的司刀上系铜铃和一副油光发亮的“竹卦”。

    秦茂山步履蹒跚却神情肃穆,他先是摇动司刀,铜铃发出清脆而空灵的“叮当”声,绕着即将开镰的稻田缓缓走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用这古老的铃声唤醒沉睡的田神。

    随后,站定在土地石前,面向稻田,用当地的腔调,悠长而苍凉地念诵“祭田词”:

    “田神公公哎——听我言呐——”

    “今年风雨哎——都顺遂呐——”

    “稻穗长得哎——金灿灿呐——”

    “求您保佑哎——开镰天呐——”

    “无风无雨哎——谷满仓呐——”

    “来年再献哎——三牲酒呐——”

    ……(村里老人唱,我记录下来的一段)

    词句直白,甚至有些粗粝,却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平安丰收的深切渴望。秦思齐安静地听着,那旋律中的虔诚深深打动了秦思齐。

    念诵完毕,秦茂山将竹卦交给秦思齐。

    秦思齐手中的竹卦郑重地掷于地上,所有村民都屏息凝神。

    竹卦落地,呈现一正一反——正是大吉的“圣卦”!

    秦茂山看着秦思齐郑的竹卦,脸上露出笑容,高声宣布:“田神应允喽!” 族群中顿时发出一阵高亢的欢呼。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开镰礼。秦茂山将一把磨得锃亮的铁镰刀恭敬地递到秦思齐手中。

    秦思齐走到田埂边,选中了一处长势极好的稻丛。弯下腰,挥动镰刀,唰的一声轻响,割下了今秋的第一束稻穗。寓意着收割从容,颗粒归仓。

    然后,直起身,将这束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稻穗,递给了人群中的秦宝儿。

    秦宝儿双手接过稻穗,在族人的注视下,迈着小短腿跑回村中,将这束稻穗系在了自家谷仓的门楣上,这便是挂穗,寓意着丰收进门,福泽绵延。

    “开镰喽——!” 秦思齐用尽气力,朝着群山环绕的梯田大喊一声,青年的豪情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开镰喽——!” 所有村民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仪式结束,家家户户的壮劳力纷纷拿起镰刀,走向自家的稻田,秋收正式拉开序幕。开镰后全家老小一齐下田,象征着团结同心,收成更丰。

    广袤的梯田上,顿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由于地形限制,这里无法使用牛耕牛拉,一切全靠人力。

    收割预计要持续近二十天,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沉甸甸地垂着头,等待着农人的镰刀。男人们赤着膊,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涔涔,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女人们则包着头巾,穿着粗布衣衫,动作麻利地割稻、捆扎。

    镰刀割断稻秆的唰唰声,扁担挑起稻捆时的吱呀声,以及人们偶尔的高声吆喝和交谈,交织成一首繁重却充满希望的秋收交响曲,回荡在层峦叠翠的山谷间。

    这也是村民们最辛苦的时候,也是秦茂山最烦躁的时候。作为村里的村长,深知收割的粮食,只有稳稳当当地收入谷仓,才是真正的收获。

    常言道“谷熟一时,龙口夺食”。挂在田里的稻穗再饱满,也抵不住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或一场肆虐的山风。只有将粮食实实在在地收进仓房,悬着的心才能落下。抢天时,便成了关乎一年生计的关键,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焦灼。

    每家每户都在拼命抢收,与天气赛跑。而有限的晒谷场(多是村里几处最大的院坝和一片公用的石坪)顿时成了稀缺资源,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