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皖东人家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谋划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谋划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一天晚上,庆凤和父亲刚吃了晚饭,三大头风风火火的赶过来,见玉兰不在家,进门就把正在洗碗的庆凤搂住:“凤,亲爱的,终于见到你了!”

    庆凤使劲推开了他:“告诉你,以后不许这样,要是让刚子看见了,他非宰了你不可!”

    有运道:“王总这是喜欢你,每次回来都跟我打听你的情况。”

    “是啊,我呼你那么多次,为什么一直不回我电话?”

    “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回。”

    “你走后,我换了几个秘书,没有一个满意的,我今天来,就是想请你跟我回去,继续做我的助理。”

    有运听了,立马兴奋起来,连忙问道:“王总,除了工作,您是不是还有别的考虑?”

    “当然有,只要庆凤愿意跟我回去,我就决定娶她。”

    有运又问:“可你现在还没离婚怎么办?”

    “这个好办,先到我那里工作,等我办完离婚手续后,再正式举行婚礼。”

    “好!庆凤你听见了吧?把孩子丢给刚子,跟他一刀两断,麻个就跟王总走。”

    “爸,你说什么呢?我现在是刚子的老婆,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他的。”说完,便抱着孩子走了。

    一天中午,彩云和有翠正在做饭,玉兰从村委会回来,将一封信递给了母亲:“妈,树杰给您来信了。”

    彩云连忙接过来:“太好了,我看看。”

    彩云打开后,看了看,又递给了玉强:“字太小,看不清楚,你念一下。

    玉强念道——

    奶奶:

    您好!合肥的几个农贸市场我都去了,大米的价格差别不大,普通大米每斤八角左右,绿色大米每斤2.3元左右。

    关于稻田养甲鱼的问题,我们老师说这个办法可行,可以尝试。

    树杰

    彩云听了,更有了底气:“怎么样?大学老师都说了,这个办法可行,这下子你们服了吧?”

    有翠立即反驳道:“老师随口说一句您就当真,他种过地吗?”

    彩云道:“他可能没种过地,但人家是专家,就是研究这个的,专家的话你都不信,那你信谁的?”

    “专家怎么了?他掏钱吗?亏了他负责吗?”

    “废话!赚了钱专家也不要你的,凭什么要负责?”

    “我就不明白了,别人像您这个岁数,都忙着带孙子,做做家务,您倒好,一天一个馊主意,比年轻人还能折腾,不缺您吃的,也不缺您穿的,我不知道您图个什么?”

    “什么也不图,我就想干成这件事,这几天我反复琢磨,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说不定能赚大钱。”

    “您老想着赚大钱,从做小买卖到倒布票,再到养甲鱼,干了这么多年,您赚了多少钱?现在又搞什么稻田养甲鱼,我看您不是要赚大钱,是存心要把我们往火坑里推。”

    玉强瞪着有翠道:“闭嘴!不同意就说不同意,费什么话?”

    “我就是不同意,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就是拿钱打水漂,还说什么赚大钱,真可笑!”

    “要是赚了钱怎么办?”

    “您不是说能赚大钱吗?要是真那样,我就围着这个桌子倒爬三圈!”

    “好!你们都听见了吧?我就不信这个邪,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倒着爬?”

    “您就别做梦了,您还是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告诉你,稻田养甲鱼的事,要是不把它干成了,我死都不瞑目!”

    话音刚落,玉强和玉兰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下,两人都明白,稻田养甲鱼的事,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玉强道:“妈,我们家那水田您是不是都想养甲鱼?”

    “那一共还不到十亩,我想至少需要五十亩。”

    “哪来那么多水田?”

    “西冲有些水田都空着,我们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租下来,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这个规模投资太大,资金问题你考虑了吗?”

    “只要项目好,钱可以借也可以贷款,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玉兰问:“妈,您是不是准备找尚虎叔借?”

    “他现在手头也紧了,油坊的生意越来越差,这两年基本上不赚钱,原来挣的钱都让他几个女儿给拿走了,指望他肯定不行。”

    “那您准备找谁借?”

    “钱的问题一会我单独和你说,现在,我们就商量一下怎么干?”

    “都是一帮子神经病,我不跟你们费这个口舌。”有翠说完就去干活去了。

    玉兰问母亲:“我哥说的甲鱼冬眠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在稻田中部挖一条深水沟,在冬眠期前夕,想办法将甲鱼驱赶到水沟里,水沟与鱼塘相通,这样,甲鱼就可以在鱼塘或深水沟里冬眠了。”

    “怎样才能让甲鱼回到深水沟呢?”

    玉强道:“这个问题能解决,我们可以选用生长期长的粳稻,收割时,将稻田的水放干,甲鱼自然就会随着水流回到水沟里,这样,既便于稻子收割,甲鱼也正好该冬眠了。”

    彩云听了很激动:“对呀,甲鱼喜欢水,不愿在旱地里呆着,这个办法可行。”

    玉兰问:“鱼塘我们可以建防护墙,五十亩稻田,这么大面积怎么办?”

    “我们在西冲租的三个鱼塘都挨着,可以这此为中心,租五十亩水田,将它当作一个大鱼塘来管理,在其外围建防护墙,把内部鱼塘的防护墙全部拆除。”

    “我们自己有十来亩,再租五十亩,不就六十亩了吗?”

    “这其中还要挖水沟,实际稻田面积就小了。”

    玉兰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这稻田的外面是别人家种的地,他们使用的农药要是渗透过来,会对甲鱼造成危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彩云问玉强:“你有什么好办法?”

    玉强摇了摇头:“暂时没有。”

    “没关系,肯定还有一些问题我们没想到,可以边干边研究,现在,首要的问题是我们那三个鱼塘周边的五十亩水田,能不能顺利地租下来?”

    玉强道:“那一片水田,主要涉及到二叔、王红兵、赵志良和大志他们几家,除了王红兵,其他几家都好办。”

    彩云看了一下玉兰,对她说:“你先找王红兵谈一谈,看他什么态度。”

    玉兰道:“他们家种地就靠二丫一个人,因三大头要和她闹离婚,所以,现在也不愿干了,去年有两块田就空着,就怕王红兵存心捣乱,宁愿空着也不租给我们用。”

    “有这种可能,但他们家的地正好在中间,绕不过去,你好好跟他说。”

    “租金多少?”

    “每亩一百至一百五,你们觉得怎么样?”

    玉强道:“差不多,自己种,一年也只能赚一百多一点。”

    玉兰找到王红兵:“书记,跟您商量一个事?”

    “什么事?”

    “我妈他们想在西冲那边租一些水田,在稻田里养甲鱼,你们家的地和我妈他们的地挨着,您看能不能租给他们种?”

    “租地?亏你想得出来,当村干部也好几年了,怎么一点政策观念都没有?”

    “什么意思?”

    “我们现在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将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生产经营,但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属于集体,承包户无权将集体的土地擅自出租,这是违反政策的。”

    “政策也没规定承包的土地不能出租啊?”

    “你见过承包的土地可以出租的规定吗?”

    “那倒没有。”

    “是啊,没有依据的事就不能做,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

    “不懂,我认为只要没触及法律和政策红线的就可以做。”

    “你这个观点很新鲜,是谁灌输给你的?”

    “我记得陈书记好像这么说过,但我记的不一定准确,您能不能请示一下胡书记?”

    “请示什么?你们这种做法,显然是将土地私有化,是将农村的改革引向资本主义道路。”

    “又上纲上线,改革开放都十多年了,您怎么还是那副腔调?”

    “你还年轻,经历的事太少,按说你妈不应该,不知哪天又来运动,倒霉的还是你们,到时候,别说我不保护你们。”

    “行了,我再了解一下,如果真是政策不允许,我们也不会乱来。”

    玉兰将将这情况告诉了母亲,彩云一听,立即皱起了眉头:“怕鬼有鬼,我就担心这个,还真的就来了。但广播和电视上,从来就没提到过承包的土地不许出租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听他一面之词。”

    “可他不同意,我们就干不成。”

    “要不,你去县里找陈书记问一问,看他怎么说?”

    “这事我还要考虑考虑,不要让陈书记说我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一点政策水平都没有。”

    “这事不能拖,现在已经是二月下旬了,时间很紧迫,你就别再犹豫了。”

    “我知道了。”

    夜间,玉兰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在床上翻来覆去,唉声叹气,便问道:“妈,您怎么了?”

    “没事,就是睡不着。”

    玉兰便过去,在母亲身边躺下:“您是不是还在想租地的事?”

    “是啊,我想到当年上面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可你哥搞的那个责任制实际上是违法了这‘两个不许’,陈书记心里应该很明白,但他还是表示支持,不但把你哥放了,还在我们这里搞试验,是一个有胆识、有魄力的领导,我相信他会支持我们的。”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才四十多,如今都快到退休年龄了,我就怕他不愿冒这个风险。”

    “你不去怎么能知道呢?也许他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土地出租是个新情况,他不一定遇到过,要让他支持,首先应能说服他,让他知道我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现在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基本上不赚钱,年成好的时候,粮食卖不出去,受灾时,血本无归,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去了,土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长期下去,国家的粮食都成了问题,如果通过出租,盘活土地资源,让土地效益最大化,对国家也有好处啊!”

    “对集体也有好处,土地抛荒了就不愿交公粮,村委会只好带人到农户家扒粮,结果激化了矛盾。如果允许出租,租户就会代缴公粮,这个矛盾自然就化解了,村委会的压力也小了。”

    “对个人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租户和出租户都受益,这种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有好处的事,为什么不让做呢?”

    “有道理,下午我就去找他。”

    “这就对了。”

    玉兰下午赶到县委时,陈书记下乡还没回来,一直等到五点多才见面:“陈书记!”

    陈书记见了,连忙应道:“玉兰,什么时候过来的?”

    “来了两个多小时了。”

    “走,到我办公室去。”

    两人聊了一会,玉兰才切入正题,陈书记得知她的来意后,沉默了一会,道:“这是个新问题,我需要仔细研究一下再说。”

    玉兰把允许土地出租的好处做了详细的说明后,又谈到他当年支持玉强搞包产到户的情形,陈书记听后对她说:“我知道你的意思,近期,我要到唐岭调研土地抛荒和灾后重建工作,届时,我给你答复。”

    “这事很急,这两天能不能就过去?”

    “今天是周二,争取本周内去。”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