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第二百二十八章杜良惶恐寻抚慰龙洞暗藏有玄机
祸福事前有征兆,留有余地望归途。
多行不义遭灵孽,心无苍生难辨识。
“陛,陛下,蝗灾。”
“上一次蝗灾还是刚从凤凰城搬进这龙城当年,杜良舟车前来,见滇海,满目疮痍,蝗虫如同乌云,犹如黄烟四起,落在哪里,那里就寸草不生,漂浮遍野,民不聊生。
连续三年蝗灾,让滇海雪上加霜,民间烟熏火燎,也无济于事,庄稼颗粒无收,穷人人家饿死十之三四,争相食物。
谣言四起,有的说惊动了抚仙孤城遗址之下的亡灵恶魔,有的说亡国之症,还有的说滇海祸起萧墙,主弱臣强,这是篡谋之证,亡君之相。
杜良为避人耳目,御众收心,一度打消了弄死艾扎的念头。他不得不下令:“穷苦之人,可以抓逮蝗虫为食。”
蝗虫一度消失,杜良暗地里制造谣言:“火龙果逃亡势力,死灰复燃,变成了蝗虫来糟蹋滇海,被吃了,其鬼魂消散,蝗虫自然消失。”
现在,潘建如此慌张,暗淡的灯光下,火焰清风中摇曳,星星被限制在天井里,自己也成了坐井之蛙。
杜良问:“你慢慢说,再一惊一乍,给我滚出去,整理好情绪再说。”
潘建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慢条斯理的把蝗虫到皇城,寝食了草木,就连水中也堆积了蝗虫的尸体。
这次蝗灾和以前不同,以前蝗虫吃光草木,就飞走了。这次蝗虫吃光草木都死了,不知为何?
第二天翌日,杜良并没有黄罗伞盖,也无旌旗鎏冕,令潘建调遣三千羽林护卫,把四轮御车围在中间。
出望天殿右转,杜良站定,举目四望,周围死气沉沉,未见城外土垒,也未见弓箭射城。
望天殿门前青松翠竹,冬日寒风冷阳中,变得苍老黝黑,杜良问潘建道:“哪里来的蝗虫,一切如初?”
四门探报平安,他看了一眼对面的龙殿,想着你们的人应该归西了,都陪葬艾扎,这一切都是命。
“谁让你遇到了我。”杜良自语道。
潘建低声对杜良道:“陛下,这望天殿九龙护罩,紫气环绕,覆被帝王,任何污秽不能近前,您到背后龙湖一看,究竟必现。”
杜良看了潘建一眼。潘建心领神会,指挥护卫推着杜良,沿着望天殿西墙,向龙湖而来。
前面一队人马惊慌失措往这赶,近前,杜良才看清是黄标和其儿子,走到杜良面前,黄标站驻,稳定情绪,黄标带随从给杜良施礼后,众人退下,黄标道:“陛下,昨天艳阳高照,我等晾晒谷物,蝗虫掠城,蚕食寸草,我那百担糙米,未能及时收集,被蝗虫啃噬殆尽,军中无粮,难以持久。”
黄标的话还没说完东城城门将军韩民带三五随从快马而来,见羽林簇拥,宫廷阵仗,让他心有余悸,甩登下马,见黄标面前的正是陛下,他把缰绳递给随从,令其远待,自己跑到杜良面前,扑通跪地大声道:“大柱国大将军张彪大人遣小人向陛下禀告:“蝗虫入东城,破坏花草林木,破仓廪府库,粮草损失二三,溪流水源尸积如山.......”
东城和西城都毁坏了粮草,破坏了水源。这龙湖周围青竹松柏,也都光秃秃,水面像是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稻草。
杜良没有给黄标和韩民任何回复,而是挥挥手,令两人退下。一旁的潘建也给两人使眼色,示意众人闪开一条缝,杜良来到湖边,坐在一块石头上,仰天长望,无声叹息。
潘建令一名兵士,在水边抓了一把这稻草一样的蝗虫尸体,水面稍微震动,水波未现,又恢复如初。这士兵把蝗虫尸体放在杜良面前的地上,退下。
杜良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死虫子,抬头盯着龙湖,仰起头,见乌云自东北现,众人也顺着他的目光。
乌云移动,韩民有经验,昨天的乌云变成了蝗虫,吃光了皇城的一切,就连藏于库中的粮草也损失惨重,今天又是乌云,太远,他辨别不清,有没有信使,所以他不敢言语。
倒是这黄标,心直口快道:“又是蝗虫,快,快令陛下回宫......”
众人惊慌失措,乌云突然消散,虚惊一场,杜良看着黄标道:“寡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稍安勿躁。”
黄标唯唯诺诺,矗立一旁。
潘建道:“陛下,我们该回宫了,这蝗虫污秽不吉利。”
“蝗虫尸浮遍布,恐生瘟疫,尔等为之奈何?”杜良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潘建见没人回答,恐杜良责难谴罪,就说:“看这蝗虫不像中毒,或许是吃树叶,喝冷水撑死的.......”
黄标接话说:“肯定是撑死的,不如发动将士,烹饪食用,可解数日餐食。”
杜良对于黄标插嘴,没有责备。潘建看黄标这个露头青,自作聪明,就撤身把位置让给黄标。
众人七嘴八舌,都赞同吃虫子,还说:“早在龙归皇城之时,陛下也赞同食用,可消灾免难。”
也有人说:“如果飞来鸟,便可清除脏污,净化水源,毕竟水和食物缺一不可。”
杜良突然说话道:“对,寡人,我希望有鸟来,把鸟儿撑死,岂不是更多美味。”
潘建对陛下的异想天开很想笑,但还是忍住了。
东北飞马,韩民以为自己东门探报,近了才看出来是北门的信差,滚鞍下马,大声报道;“北城和东城之间,有乌云是飞鸟,入城食蝗虫殆尽。”
接着西、东也同样报奏。
黄标扑通跪在杜良面前,众人也跟着跪下,黄标道:“陛下神人也,坐镇龙城,万物生灵归附。火龙果兵临城外,此难可解。”
潘建想不通这是什么逻辑,这么多蝗虫的尸体,虽是寒冬,但日久腐烂,不但不能吃,蝗虫瘟疫难眠,人畜灾难难除。”但自己不敢忤逆黄标,更猜不透杜良的心思,只能待机而为。
杜良心花怒放,心情一下子好起来,面前的好像不是尸体,而是凯旋的士兵,他道:“众爱卿快起,齐心协力,感天动地,无论是飞鸟还是蝗虫,都是上天的恩赐,立刻传旨,食虫不可殆尽,弓箭射杀大鸟巨雁,享受饕餮盛宴,回宫。”
黄标没和韩民众人被遣回职守,潘建对杜良道:“陛下,天生异象,不得不防,往年虽有蝗虫,但不足为奇,也并无专入皇城,还有这飞鸟,将士和城中民众可食,但需要尽快掩埋,不要引来飞鸟,方是对策。”
杜良道:“有何异象?”
潘建自然不知道有什么异象,此时宫门外报王慈年、彭休若觐见。潘建一阵惊喜,回杜良道:“两位大人会给您答案。”
王慈年、彭休若坐在杜良对面,杜良不说话,看着两人,等着两人的消息。
王慈年看了一眼彭若休,两人商量好,此次巡游四城,回来就是要告诫陛下,加强防卫,做好火龙果冬季攻城的防备,他们都猜想到火龙果今冬势必攻城,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方式。
天象显城破,两人自然不敢说,说了肯定被杜良提前弄死,王慈年就对彭若休道:“皇城危在旦夕,四城将士颓废无能,皇城怕是守不住了,但不能给陛下说实情啊,我们该怎么说?”
彭若休道:“说实情何妨?陛下要为我们就是分忧的,不说实情,说什么?”
“能说什么,就按照黄标大人的说法,歌功颂德呗。”王慈年说。
彭若休点头。
王慈年又说:“彭大人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深得陛下信赖,就由您禀告陛下吧。”
彭若休没有推辞,潘建带着两人进入宫廷面圣,得知陛下正讨论此话题。
彭若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他看得皇城漫天,又见尸覆盖了整个皇城,当然除了这望天殿,至于什么原因原来不知道,身临其境才知道,可能是烟熏火燎,蝗虫不敢靠近吧。
王慈年开开口道:“承蒙陛下恩准,我和彭大人环城一圈,登台观天,正遇蝗虫入皇城,如流萤扑火,火龙果纵使千军万马,也是自投罗网。请彭大人给陛下分析个究竟。”
彭若休根本就没想好怎么说,所以他干脆不想说,但现在被王慈年推到火上烤,不能不说:“我,我们看天相,迥异所同,灾星自东北,盘踞东山,鬼星尾西南,起于寒冬,结于寒冬。只要能度过这个冬天,皇城无忧,龙城之围可解......”
彭若休滔滔不绝,杜良听得如痴如醉。
彭若休说完,杜良问道:“什么灾?什么难?彭大人能否说具体点?”
“玄相为上白下黑,天机不可泄露,我正和王大人想破解之法,到时陛下自然明白。”彭若休故弄玄虚。
杜良虽然不相信什么神,什么仙,但天生异象是真的,他也怕泄露天机,归罪于己。无时无刻,杜良不期望万龙果撤兵逃遁,派去黄扈龙出城的斩首行动一点消息都没有,火龙果一天不死,他一天不得安宁,现在虫孽天降,心里有种不祥之感。
杜良本以为自己是天相破玄机,但现在内心除了迷茫就是恐惧,他想从彭若休和王慈年这里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以期抚慰内心。现在彭若休说什么他相信什么,但依然还是祈祷吉利。
王慈年也很佩服彭若休的应变能力在,自己说出来,也不能自圆其说,在这点上,自己自愧不如。
杜良看彭若休说完,说道:“就辛苦两位了,自今日始,给你们五百兵士,登天坛寻觅破解之法。”
彭若休和王慈年领旨出来,杜良问潘建道:“这黄扈龙组队精锐,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潘建向来看不惯黄标父子嚣张跋扈,现在虽然得势,但依然是护城将士,这黄扈龙并无真才也无异能,无非是个期盼杜良庇护小丑而已。组建精锐,四城除了他爹,没有一个给他面子配合的。
杜良除了城内调兵遣将,又不能畜生,他也无计可施。
其实彭若休观天象,知地理,天监玄学倒也有些本事,正如他预测的上白下黑。这上白正是冰覆皇城,下黑是孟小彤为队长,邱宇亮和刘工为副,从地下溶洞的突破。
现在,孟小彤深入溶洞,已到达内养心殿正门南蓄水池下,这池水本是一处龙潭,地下溶洞的入口在龙潭水下九尺,东觉建造养心殿时有意把龙潭和溶洞入口分开,就成了东觉特意给地下溶洞留的暗门,原本是伪装成为地下管道,东觉撤从养心殿撤出后,杜良下令对蓄水池进行了填埋,同时封堵了地下管道。
孟晓彤分兵三组,他和邱宇亮、刘工三人亲自带队,建成在城外指挥兵士登土垒配合,只要城内兵士靠近养心殿,特别是那近在咫尺的蓄水池位置,建城兵士就摇旗呐喊,扰乱黄标将士军心,吸引其兵士离开目标区域,以给孟小彤地下挖掘清除掩埋,疏通通道。
滇海之滨,帽天山下,经过数年的掩埋和清理,水边、石缝、杂草里偶尔还见骸骨的影子,这些多为建造龙城亡故之人,另外被艾扎和杜良王廷杀害者也不在少数,尸骨遍地,亡魂飘散,自龙城停工,这里人迹罕至,荒芜漫天。
帽天山东南十里,正是孟小彤所寻找的溶洞入口,距离龙城城廓三十里,过城廓是中城,一直向东北便是皇城西南侧门,门早已封堵,一睹如山的高墙,偶尔晃动的少数兵士的影子。
这个方向处于建成和赵虎警戒的交接处,故意留出空挡,令皇城内守军误以为真空地带,这里也是杜良突围的二选之一,另一处自然是南门。
溶洞内的孟小彤对邱宇亮和刘工说:“两位老大,我们已过皇城,这里是皇城内,前面九百二十步,就是养心殿的龙潭池,据情报说,养心殿无人值守,但这里在西城瞭望塔瞭望范围,距离西门又近在咫尺,一旦发现,就功亏一篑.....”
刘工道:“我们一起商议,你是老大,你做决策。”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