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红楼炮灰们的逆袭 > 180 屋漏偏逢连夜雨

180 屋漏偏逢连夜雨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孙太夫人太清楚自家的地位了,她不过就是个奴才而已。她的儿子,便是现在贵为一方大员,在皇家的心目中,也不过就是个奴才秧子。皇家,如何肯为了自己儿子牺牲?只怕代善头一个要做的便是舍身成仁,去为皇家顶缸。

    她此生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啊!

    代善去了,她还能指望谁?

    况且代善出了这样的事,这贾家,以后还能存在吗?!

    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孙太夫人遭了这重重一击,便如被摧毁了最后一道防线,精气神顿时就散了,整个人彻底的垮了。

    代善等人接报也是大惊,一面慌忙派人快去请御医,一面赶到后面孙太夫人的帐篷处。进去就见贾政萎顿在地,代善忍不住一股火就冲了上去,这个孽障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狠狠一脚便将贾政踹了出去。

    孙太夫人靠在软榻上叹道:“善儿,你又何必生气?”

    代善见孙太夫人精神极差,心中酸涩,他这还是自就任以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老母亲。而孙太夫人经历了迁都长达三个多月的折腾,再加上年龄又实在大了,人早就已经精疲力竭,若非是死都要先见上自己儿子一面这个信念支撑着,只怕早就折在半路了。

    代善见着孙太夫人枯瘦的身体,干涩的白发,只觉得喉咙发硬,泣道:“是儿子不孝,让母亲受苦了。”

    孙太夫人摆手,对韩氏与贾敏等道:“你们都出去,我与你们老爷有话交代,这里不要你们服侍。”

    贾敏与韩氏互望了眼,都磕了头垂手出去了。

    只二人一出去都是大皱眉头,无他,贾政正挺着腰杆直挺挺的跪在孙太夫人帐篷外面,二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大是尴尬。

    贾敏拉了拉韩氏的衣袖,拖着韩氏退到紧挨孙太夫人的大帐后面,她总觉得孙太夫人这个样子不大好,赶紧又派人去将史夫人与王氏叫了来,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韩氏忧愁的道:“太太若是过来看到二叔这个样子,只怕又要生气。”

    贾敏嗤道:“气就气呗,又不是我将他弄成这样的。”她很是幸灾乐祸,孙太夫人将韩氏与她撵出来,自然是有不好让她们知道的话要对代善说。就贾政这娃儿的表现,估计是彻底出局了。怎么看孙太夫人都不可能浪费这样的大好时机,肯定会借此良机巩固贾赦的地位。而以代善的孝顺,怎么都不可能违逆孙太夫人的意愿,尤其是这种最后的意愿。

    哈哈,贾老二看样子你又不得不当奸角了哦。不过这次定要给你画个三角眼,粉白面皮,你就别想再要那端方君子的好名声了。

    ……

    康熙帝真的很生气,气天气地气自己。

    他现在懊恼死了,当初为什么就不能听太皇太后的话,忍一忍,反正那吴三桂都多大年纪了,拖一拖,他自己就死了,用得着逞一时之勇把自己弄到这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地步?这地动,大约就是老天对自己不知进退的惩罚吧。

    现在他是进退两难,进,怎么进?这地动盏茶功夫就要抖上五六次,一个北京城现在几乎遍地瓦砾,就没有一栋看着完整的房子。自天明以后,自己派遣的侍卫就回报说,现在北京城内哀鸿遍野,哭号之声震耳欲聋,还有那些没被压死的人的哀嚎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听得他头皮子都麻了。惨,实在是太惨,真的是怎生一个惨字了得。

    不用他说,康熙帝自然也知道很惨,只是现在该如何是好?他一时也抓瞎,他这辈子还没碰上过这样的事,你叫他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他就算是有什么想法,没有得力的人手,也是无计可施。

    什么天人感应?

    竟然说是贾代善之过?

    不是康熙帝看不起贾代善,若说要牵连上天人感应,这贾代善还真的官卑职小,好歹你也找个封疆大吏至少也得是个王爷出来吧,就这么一个北直隶总督算什么事?

    不过就是见那贾代善是自己的人,想要借机断自己一条臂膀罢了。

    康熙帝现在是真的作难,想要救那代善出来,简单,自己一道罪己诏就可完结。

    可是这罪己诏若是在平时还好说,可是现在这个局势,真的很难啊,自己只要一发这罪己诏,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个皇位恐怕是更加的岌岌可危。

    本来那些宗室王爷就在闹什么四王、八王的,现在因为这地动,又添上了那些文臣。

    康熙帝不是他爹,他没那么天真,他一直都知道,这些大臣们虽然也靠着皇室混饭吃,可他们跟自己绝不是一条心。

    在皇帝陛下看来,君权神授,这天下都是我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是天子,天道之子,我是替天巡狩,你们都得听我的。不管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你们信,那么,就必须按照咱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

    只是大臣们从来就不这么想,自打董仲舒献策汉武帝之后,儒家与皇室基本上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皇家与士共天下,道理很简单,皇帝就算是打下了江山又如何?你一个人只有一双手治理不了天下,想要治理天下,你还是得依靠儒家的士子,因为皇帝陛下你统治天下的道理就是儒家给你制定的,你要想靠这些道道来治理天下,怎么离得了咱们儒家呢?

    而后儒家借着自己不断完善的学说,更是将整个汉人的思想都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可以说,便是皇帝,也是他们手中的傀儡。只不过,有时遇到厉害的帝王,他们不得不暂时的俯首帖耳,而在一般的情况下,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大臣们也会尽量的插手皇位的传承,尽量给自己寻找不那么厉害的主子,或者是自己好掌控的主子。

    当然,这些大家都不会拿到明面上来说。

    比如说你看看大臣们拥护或者推荐的储君人选,不是软弱就糊涂,不过大臣们的话很动听,那个叫做储君仁厚,宽厚,宽宏,总而言之,做臣子的想尽一切办法削弱和抑制皇室的力量。

    而做皇帝的呢,不管在储位上表现得有多乖,多听话。但是继位后,一般也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削弱大臣们手中的权力,尽量将权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上,为此不惜挑动大臣们拉帮结派内斗。

    总而言之,这就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他们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照顾、互相仇杀。

    若要林海贾敏来说,他们简直就是相爱相杀的典型,演绎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而现在康熙帝的困局就是,他前期太冒进了,十六岁拿下鳌拜给了他太多的自信,以至于他想用武力直接把三藩给解决了,给大臣们敲敲警钟,让他们对自己俯首帖耳,将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

    只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无情的,三藩给了自己迎头痛击,他们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揭竿而起。最麻烦的是,他们只是起了个领头的作用,跟着他们走的更是不计其数。以至于父皇跟自己的心血付诸一旦。

    若是父皇没有哪么早走,一直实施满汉一家的话,就不会有今日的结果。

    自父皇去后,鳌拜一直不肯实施满汉一体的政策。反倒是捡起了摄政王的挑子,一口一个当初摄政王亏了大家,又重新开始圈地。弄得民不聊生,民族矛盾加剧,最后汉人更加仇视满人。现在三藩简直是给他们一个借口,许多汉官跟着三藩纷纷自立,这个天下眼看就要四分五裂。

    都是自己太躁进了,以为那三藩也如鳌拜一般好对付,若是当初听了皇祖母的话,费点儿心思跟三藩慢慢周旋的话,何至于会落到如此地步?

    将自己锁在空房的康熙帝真的愧悔欲死,如果有后悔药的话,他一定想方设法都要弄来吃。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