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靖南军水师全军出动,经由山东、南直隶漫长的海岸线,浩浩荡荡开赴台湾的消息,占据了沿海诸省报纸的头条。
但是水师南征的消息,却只是在河南、湖广、四川的报纸之中占据了一个极小的版块。
“号外!号外!靖南军五镇精锐尽出,武威伯胡知义挂帅西讨!”
三省的城乡市井,街头巷尾,无数百姓们热议的都是同一个消息。
朝廷终于要对蟠踞川陕的叛逆用兵了!
河南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七师八万四千人。
湖广镇第二、第四,两师四万人。
四川镇宣慰司六师,镇兵一师,八万四千人
陕西汉中镇近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五师,九万人。
大同镇四师,四万人。
左光先、尤世威
四镇合二十一师,共计出动大军三十四万!
三十四万的军兵,有近半数以上都是往昔南平万民军,北征建奴的精锐!
北直隶、河南、湖广三省秋收之后征收而来的粮饷甚至没有递交过国库中来,仅仅是在靖南军的文册之中记录了一下,便被一路押解到了靖南军各镇的军营之中。
除此之外,同时其余各省通往四省的官道之上,大量的民夫被征召了起来,押解着大量的粮饷一路前往四省的边境之地。
四省的边境地区,朝廷也开出了征发民夫的命令。
受征的民夫总数达到了二十五万之巨!
这还是因为四川省如今大部处于李自成的控制之下,川南已经算是全民皆兵,民夫不算在征发之内。
六大宣慰司此时仍是土司执政,土司地区向来便是战时百姓需要徭役。
而土司地区的少民们,对于战争向来都是支持,尤其是这样的平定战争。
只要打仗,就有钱,朝廷会发钱,土司也会发钱。
大军开拨,入伍有安家费、杀敌有赏银、战死有抚恤。
丛林丘野之间,在地里挣扎求活,一辈子连果腹都是难事,唯有出征打仗,才有可能改变这一切。
这是六大宣慰司内所有少民的共识,所以他们并不畏惧。
如果算上川地的民夫,总计征发的民夫数量应该会达到三十五万之巨。
这一切,对于昔日的明朝来说,自然是一个足以掏空国库的积累,甚至还要再征粮饷。
但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却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
新政的推行,极大的缓解了明朝的财政困境。
陈望以雷霆手段,横扫江南士绅,将江南一众世家文阀数以百年的财富全都充入了国库。
被废除的八王,数百年以下的积累,也被陈望尽数没收。
只此一项,便得黄金二十七万余两,白银两千八百余万,田亩更是以万顷计。
这也是为什么陈望,敢于海陆两线同时用兵,大刀阔斧扩建军工军港。
这全都是因为国库充盈而带来的底气。
河南省。
潼关内外,连绵的军帐几乎遮蔽了所有的视野。
总兵府衙之中,一片肃穆。
胡知义头戴金冠,身穿飞鱼服、外着鱼鳞齐腰甲,高坐于府衙正厅的首座。
厅内,一众将校正襟危坐,垂首而敬,万众噤声。
河南镇七师、汉中镇三镇、湖广两镇,共计十二名将官,俱列坐其中。
陈鸣、陈永福、高谦、孙启运、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七名河南镇的将官坐于右侧。
而左良玉、刘光祚、尤世威等五名将官则是坐在厅内的左侧。
除去跟着胡知义一直留守在汉中府的两名镇将之外,坐座的一众将校无一例外起步都是伯爵。
济宁大捷之后,陈望被晋封燕国公,一众将校也由此论功行赏,各表军功,封为伯爵。
伯爵易取,而侯爵难封。
这是靖南军如今军中上下达成的共识。
如今整个天下,只封了一名侯爵。
郑芝龙得封靖海侯,是因为献出了手中所有的兵权,将麾下所控的商道、航路、海图一应全都交付而出,才得以封侯。
成为伯爵并不艰难,只要是靖南军一系的将校,在军中积累下一定的军功之后,朝廷的诏书很快就会下来。
但是朝廷封赏的伯爵,或许说陈望封赏的伯爵更为贴切一些。
伯爵共分三等,一等可以传袭爵三代,二等一代,三等流爵。
靖南军如今这些封赏下来的伯爵,大部分都只能是传承两代到一代。
还有少部分军功并不显赫的则是流爵,人亡而息。
侯爵也同样被分了三等,从上到下,依次为,县侯、乡侯、亭侯。
亭侯可以承袭爵位两代,乡侯四代,县侯六代。
世袭罔替的侯爵,则是最高等的超品,非是赫赫军功,平国定疆者不可有之。
这样苛刻的军功爵位,确实是让大部分的将校都颇有微词。
但是陈望定下的军官待遇,却是比其往昔要高出了太多倍,也冲淡了军功爵位苛刻的要求。
而且,之所以大家都拼命的想要博取一个侯爵。
最大的原因还是,侯爵虽然不能世袭罔替,但是侯爵降级为伯后,是允许世袭罔替的。
郑芝龙如今得封的侯爵,正是亭侯。
至于凭借着从龙之功,从伯爵晋封侯爵,在座的大部分将校全都心知肚明。
他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这样的从龙之功。
陈望起于寒微,荫萌靠的是大同曹氏,晋升则是靠着陈胡两氏的子弟为骨,只有周遇懋等少数的嫡系人马日后可能直接晋升为侯爵。
他们这些后续在大局将定之时才加入进来的人,却是难以就此跨越爵位之间的鸿沟。
想到这里,厅内的一众将校皆是目光灼灼。
军功,就是一切。
荣华富贵,光耀门庭,封妻荫子,想要这些所有的一切,唯有军功!
所有人的心中都清楚,这一次的西征,挂帅之所以是胡知义,这个他们并不了解,甚至此前与他们并没有多少交际的人,最深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李自成如今麾下号称大军三十万,但是实际上能打的就那么几万人。
而陈望这一次直接调动了大军三十万,胜负早已经注定。
胡知义是陈望的堂弟,一直跟随在陈望的身侧南征北战,而后陈望离开汉中府后,是胡知义一直以来稳定汉中府的局势,镇守后方。
陈望这一次让胡知义作为西征的主帅,正是想要用收复川陕的军功,让胡知义得以晋升侯爵之尊。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的心中在最初的时候,确实都有些许的不忿。
他们都知道胡知义是最早便跟随着陈望的人,也知道他是陈望母氏的人。
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见过胡知义,胡知义现在为止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也不过是数败李闯,何以与他们南征北战的赫赫军功相比。
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月余之间,胡知义却是压下了这一切的潜藏不满。
将近二十万的大军在胡知义的调度之下竟然井然有序,毫无混乱。
前锋出关,连败顺军一十七阵,无一败绩。
这样的调略,这样的武功,足以使得众人心悦臣服。
在胡知义的调略之下越久,众将的心中便是敬服,彷佛回到往昔仍在陈望的统筹之下。
他们只需要坚定的执行定下的战略,哪怕是临战出现变故,也总能得到及时的回援,从未置之于生死的险境之中。
哪怕是左良玉,也不得承认,他确实比不过胡知义多矣。
当初带领五万大军北进青州之时,他指挥如此之多的部队,已经是力有未逮。
而胡知义却是指挥统筹着近二十万的军兵,还兼顾着另外两大战区的十数万兵马仍然游刃有余。
“十月二十五日,陈留伯领汉中镇第二、第三两师四万兵马,已至凤县,预计三日之后,抵达大散关外。”
“锦衣卫驻陕西右千户所情报,大散关仅有守军一万五千人,凤翔府内各州县驻兵不过万人。”
厅内的右首,一名身着绯色锦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手执着文书,禀报着各地的军情。
如今锦衣卫已经完全被情报司所取代,除去设在各地的千户之外,根据地域,锦衣卫又设下了数个大的辖区,以管辖相邻诸省的锦衣卫事务,是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司。
三十四万的兵马并非是经由全都从潼关西征,被胡知义划定成为了三大战区。
汉中战区胡知义留下了汉中镇第三、第四两师,由陈留伯左光先统带,是第二战区。
“十月二十三日,忠武伯率四师之兵五万人,攻入成都府内,破绵州,大败顺军,斩首级一千八百九十五级。”
“顺军大将刘宗敏领主力兵马五万众,自川南回师,屯兵德阳。”
“十月二十六日,勇毅伯领兵一万五千人出川南,进抵成都府最南端内江县外,正与敌相持。”
四川是胡知义划定的第三战区,忠武伯是马祥麟的爵位,而勇毅伯则是侯良柱的爵位。
侯良柱虽无赫赫军功,又是明庭旧将。
但是侯良柱在成都沦陷,诸府皆降之时,孤身奋起,散尽家财,一力支撑起了整个川南战局。
所以陈望议定之后,封侯良柱为二等伯爵,封号勇毅。
“十一月初一,姜瓖奉命分兵,以副将王辅臣为先锋,分兵一万五千人,经荣城过韩城,已入西安府内。”
“顺军震动,军心浮动,闯逆分兵两万,由祁总管所领北上以抗。”
空阔的厅内,锦衣卫属官的声音回荡着,将各地的军情一一禀明。
“我军已经扫清潼关西侧闯军诸堡,肃清华阴沿线。”
“李自成兵二十万,自华阴东郊,沿朝邑、赵渡镇、葫芦三地设防。”
“朝邑、赵渡镇两地地处华阴东北,与蒲州隔河想望,李自成原留兵五万以拒大同镇兵马,大同镇分兵之后,仅余两万兵马。”
锦衣卫驻陕西的千户所,已经将整个陕西渗透犹如是筛子一般。
在情报这一方面,李自成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察觉,虽然他也草创了一个类似锦衣卫的机构。
但是主要都是用来监察各地的军将,以及想要渗透进入明朝的疆土之中。
李自成只占据着陕西一省和四川少数的几个地区,财政一直以来都是其最大的困难。
若不是攻陷成都,得到了蜀王府上百年以来的积累,又杀了一大批的川陕士绅,只怕是就先要从内部瓦解了。
财政的困顿,使得李自成根本没有多少余力建设情报机构。
情报司掌控着全局,根本就渗透不进。
“葫芦镇,共计军兵八万余众,一直以来李自成责令军兵,广挖壕沟,修筑堡垒,用以备我军之侵攻。”
“李自成领余下兵马七万,屯兵华阴城中,以为中军策应。”
“陈留伯攻大散关,凤翔告急,李自成又分兵万余,回援凤翔。”
对于靖南军来说,如今的川陕,李自成所控制的所有地域,都根本没有任何的秘密可言。
顺军的调度布防,几乎完全都在靖南军的掌控之中。
“顺军布防已定,华阴一带,李自成兵十五万,正面不过十三万众。”
“顺军久攻潼关不克,士气滑落,又闻各处兵起,军心浮动,难升战意。”
胡知义高居于上首,平静的目光从列坐的一众将校缓缓扫视而过。
“天气转寒,多地封冻,河水枯竭,渡河之际将至。”
“我已拟定,于初五出兵,即是明日,扫平华阴之敌。”
胡知义的语气如常,但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胡知义的语气之中的无容置疑。
“尤世威。”
“末将在!”
尤世威起身垂首,双手抱拳。
“此战,我属以你为先锋,领本部兵马进抵葫芦。”
“遵命!”
尤世威躬身垂首,轰然应命。
“李定国、左良玉。”
胡知义的神色不变,有条不紊的继续下达军令。
“你二人,领本部兵马,以为前锋策应,分立左右,以为奥援。”
“遵命!”
一道道开拨的军令随着胡知义的口中发出。
一封封调度的文书随着胡知义的言词,被厅内的一众将校所拿到。
“余众诸部,随同本镇。”
随着胡知义的最后一道命令落下。
厅内一众将校俱是垂首行礼,轰然应命。
“谨遵,军门令!”
尘埃落定,大局已稳。
顷刻之间,潼关内外人声鼎沸。
沉重的关门在绞盘轰鸣中缓缓洞开,露出关外苍茫的黄土。
在连绵的号角声中,早已列阵以待的靖南军甲骑闻令而动,恍若雷霆一般响亮的马蹄声便已是压倒了一切。。
赤色军旗在朔风中狂舞,宛若一条条腾空而起的火龙。
潼关内外,三镇十二师,十七万五千余名靖南军的精锐。
倾巢而出!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