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医学院开设了心理课,你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都说三岁看八十,我看未必,人都是善变的,小时候乖巧,长大了未必灵巧。”
“小时候木讷,长大了也未必愚蠢。”
“他的确是肩负重担,这也是他自己应该明白的道理,但是,他现在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责任,自然也就不明白个中的含义!”
“早慧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凡是早慧之人,你见过有几个长寿的?”
“呸呸呸,陛下休要胡说!”谢芸儿急忙道。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区区两三岁的孩童,你难道奢望他治理天下?”
“还是说,以后你要养出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出来?”
赵正道:“禅儿以后每天去我那,你不用管了!”
谢芸儿一愣,旋即眼眶微红,“陛下是觉得臣妾管不好孩子?”
“其他人我不管,但是禅儿不行,他是未来的帝王,帝王是没有模板的,揠苗助长要不得。”
“我知道你身上压力很大,既然如此,那孩子就让我来管,其他孩子你怎么管都行。”
赵正对赵禅还是抱着不小希望的。
他也不希望什么换一个继承人。
除非这个人真的烂泥扶不上墙。
嫡庶之分,很难区分。
只要帝王还在,必然是嫡子优先。
跟封建没关系。
现代人就未必比古人聪明。
“你把身体养好,生完孩子就好好休养,让贵女瑶儿她们帮你一起管。”
“这偌大的后宫,靠你一个人是很难管过来的。”
谢芸儿点了点头,“臣妾明白了。”
赵正害怕她多想,便搂住她说道:“我没有否认你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养孩子不是种粮食,几个月就能开花结果。”
“一个没有天性的人,自然是不理解人性的,历史上那么多帝王都给出了答案,所以,咱们的儿子得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储君。”
“如果失去了人的特性,这样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好皇帝呢?”
谢芸儿这才明白赵正的意思,“是臣妾执拗了。”
“行了,别一口一个臣妾的,咱们两口子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我听得心里不得劲。”赵正道。
谢芸儿抱着赵正,“那我还叫你老赵。”
“叫呗,现在天底下敢这么叫我的人可没几个了。”人就是这么奇怪,没身份地位的时候,迫切的想要给自己一个身份地位。
可真的有身份地位了,叫什么反而不在乎了。
当天夜里,赵正在谢芸儿这里住下,不过到了后半夜,就被谢芸儿的痛呼声给惊醒。
“老赵,肚子疼,可能要生了。”谢芸儿说道。
赵正也是急忙叫来了大医,结果大医一看,宫口都开四五指了,急忙带把谢芸儿推到了产房内。
皇宫内有最先进的产房,有最好的大医,所以赵正倒是没那么紧张。
一直到天蒙蒙亮,谢芸儿才生完。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娘娘生了个小皇子!”
赵正接过孩子,笑了笑,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二三十个孩子的父亲,但是依旧高兴。
“全都重重有赏!”
谢芸儿二胎再得皇子,地位更加的稳固。
谢芸儿此时也是累的够呛,看着赵正抱着孩子进来,她露出一丝微笑,“陛下,你个儿子取个名字吧。”
赵正想了想,“就叫让儿吧!”
“赵让?”
禅让?
谢芸儿点点头,“是个好名字!”
很快,谢芸儿再诞皇子的消息传遍了后宫,妃嫔也是纷纷过来请安。
赵正不许外人过来打扰谢芸儿休息。
更是亲自把赵禅带在身边抚养。
这让一众妃嫔羡慕不已。
也只有太子才有这种资格。
而在外人看来,这很合理。
赵正看起来年轻,实则已经四十多了,算是老来得子。
对这个嫡子,自然是爱护的很。
小家伙年纪虽然小,但是长的很壮实,虎头虎脑的,也很机灵。
认识不少字,说话也挺有调理的。
但是在赵正这里,赵正不允许他天天写字看书。
闲暇时间,带他去爬山,爬树,登高,下水,钓鱼,吃各种零食。
把卞喜气的够呛。
跑到赵正跟前,他说道:“陛下,这个太子微臣教不了了,微臣请辞!”
眼神里都是抱怨。
赵正只能一边保证一边哄。
哄好了又带着孩子胡闹。
赵禅在赵正这边,明显变得更加的阳光,更有孩子气。眨眼功夫,就到了二月中旬。
这一天。
刘茂进京了。
明州现在是大顺的国都。
人口也正式突破到了一百七十万。
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
为了表达自己对新阳公主的尊重,他也是亲自出城迎接。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那些大康的旧臣。
民间一些老人,对大康还是有些感情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赵正形象更加的立体。
看着眼前的巨大城池。
南番的来使全都沉默了。
来过中原出使的噶尔东禄,更是眼神复杂,“本以为大康京师已经足够雄伟,没想到大顺的国都居然更上一层楼,如此宏伟的城池,真的是人力能够修筑的吗?”
原来的明州城池已经成了内城,现在的城墙足有九丈高,五丈宽。
足有九道门,九道桥,横跨几十米的护城河。
来往的行人和商队络绎不绝。
每日吞吐人流巨大。
蒙洛也愣住了。
他知道中原强大,但是都是从书籍里,从情报中得知。
但是亲眼所见,还是第一次。
从西北到中部,再到大顺真正的中心,这种震撼,他就没有停下来过。
如此强大的国,如此富饶的土地,又怎么可能会被异族给攻占呢?
这底蕴,胜过南番十倍,百倍。
甚至让他内心不由的生出一丝丝的绝望!
蒙源也是东张西望,他不得不承认,大顺真的很富饶,很强大。
不只是朝廷,民间也很富有。
天寒地冻中。
南番绝大多数的百姓甚至没有一套合身的衣服遮蔽。
而这里,下至三四岁的顽童,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都穿着的体面,有御寒的衣物,而且面色红润,一看就吃的好!
简直天差地别!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