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荒山野岭,渺无人烟,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地方都被植被笼罩着。
随着海拔的攀升,植被越来越难生长成参天大树,但在这里情况却有些复杂。
波密是著名的藏地江南,这里的海拔相比于其他高原地区相对要矮一点。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入,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同时境内冰川融水丰富,便形成了独特的高海拔湿润气候。
所以这里的植被非常茂密,而当植被茂密以后,各种各样稀有珍稀的植被也生长其中。
袁珂是国内著名的植物学家,并且还是数个植物研究项目的学科带头人。
这一趟的行程收获颇丰,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红豆杉,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独兰花。
但是这一趟的旅程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他在攀登一处山脊的时候,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形似一株波密杓兰,但又与以前见到的品种不太一样的杓兰……似乎是一个从未被发现过的全新品种。
如果能够被得以证实的话,有巨大的科研价值。
一方面是可以增加发现的珍稀植物品种名录,另一方面为近些年来冰川融化带来的气候变化与植物的生长变异也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
当然,更深层次的价值也是很丰富的,但越是如此便越是令人遗憾。
当他走近以后才发现,那是一处高地,三面都是峭壁。
要么是从其他地方绕上去,然后倒退下来;要么是想办法爬上几十米高的峭壁。
两种方法,对于他这样的一个研究人员来说都太困难了。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当然不可能只身一人来到这里。
袁珂也是有一名当地向导的,那名向导还是这儿的林业局工作人员。
只是他们这一趟的行程不到两天时间,那名向导就感冒发烧了,此时正在营地。
他也是跟那名向导软磨硬泡了挺长时间,才被允许单独行动一会儿。
此时从冰川河谷出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回自己的营地,找到向导返程。
但他的目光却望向了另一个方向……
咦,有人?
……
在这种荒郊野外见到了活人,是一件非常让人踏实安心的事情,会让人觉得荒郊野外也是有人迹的。
对于袁珂和刘璃来说,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然,对李悠南来说,这部分的安全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为哪怕一直走到这里,对他来说,也和逛自家的花园其实区别不太大。
对方是一个中年男性,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颇有些文气,大概是经常锻炼身体的样子,身材并不单薄,岁数大约在 40来岁的样子,已经过了体力最好的时间段,但依旧给人很有精神的感觉。
当对方说明自己是一名植物方面的研究人员以后,李悠南想到,或许是因为经常到处乱跑,所以和经常待在实验室里的那种科研人员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吧。
而袁珂的目光则放在了李悠南和刘璃带着的那只猫头鹰身上。
与李悠南和刘璃不同,团团在看到了袁珂以后,顿时紧张起来,全身的羽毛都炸了起来,把自己蓬松得像个毛球,一脸警惕地盯住袁珂,然后就被李悠南敲了一下脑袋。
顿时,猫头鹰没了脾气,气呼呼地转过身去了。
看到这一幕,袁珂目瞪口呆。
片刻后,他才问:“这……这是一只雕鸮?”
“嗯,你们对这种鸟类也有研究吗?”
“呵呵,我们这个圈子很多地方是互通的,我也认识好些国内比较出名的动物学家。”
袁珂仔细观察了一下,猫头鹰的翅膀骨折的伤势非常明显,但是甲板固定的手法却非常专业,让他这个时不时会参与一下野生动物救治的研究人员也感到有些意外。
要知道,一般人如果没有经常做这种救助野生动物的工作,是不可能有这么娴熟的手法的,尤其是不同的野生动物,如同鸟类、猫科类,可能手法还有很大的差别。
他却不知道的是,李悠南因为有屠宰技能,这项技能赋予李悠南对任何动物的身体解剖结构都了如指掌,用来屠宰,那就是最好的屠夫,但同样,如果要救助这些动物,他也是极好的兽医。
甚至必要的话,凭借着对植物的了解,一些具有药性的植物在野外也是随处可见的,他稍微捣鼓一下,就是一名真正专业的兽医。
袁珂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放在了猫头鹰的身上,然而,刘璃见对方一直在看自己的猫头鹰,心里却犯起了嘀咕,开口解释道:“我们,我们是捡到这只受伤的猫头鹰的。”
袁轲有些意外,看了看刘璃,这才明白过来刘璃担心的是什么。他哈哈一笑,说:“放心放心,我没有误会什么。”
“你经常救治一些野生动物吗?”袁珂将目光放在了李悠南身上。
李悠南想了想:“也不能说是经常吧,曾经在加拿大,为控制野牛的族群数量稳定,以及调整灰熊所在区域的食物链系统,做出过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袁珂顿时肃然起敬,没想到不仅是个同行,还是个有国外经验的同行。
他兴奋地拿出了自己的名片,递给了李悠南:“如果以后有什么研究项目,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一起组成科考队。”
刘璃听到李悠南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顿时眼睛瞪得圆圆的,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强行忍住,伸手摸了摸团团的脑袋。
但刚碰到羽毛,她忽然想起李悠南之前反复强调过不要随便触碰团团,心里咯噔一下。
好在这只猫头鹰并没有啄她,也没伸爪子挠她。
刘璃胆子悄悄大了点,可又因为没听话而心虚,偷偷瞥了李悠南一眼,见他没注意这边,才暗暗松了口气。
她认真观察着团团的爪子,那爪子尺寸惊人,长长的钩子闪着寒光。
刘璃小声嘀咕:“团团,你可不能欺负我啊,这名字还是我给你起的呢……”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默默接过了名片。
“你们接下来是怎么打算的?”
“我们打算去那边的冰川转一转,哦,我们这一趟出来是单纯旅行的,我是一个职业旅行者。”
袁珂一听便热情地说:“我刚从冰川河谷下来,给你们当向导吧。”
“呃……这个……”
“没事没事,不用客气,往上面去的路有一段不太好走,你们第一次到这儿来,我可以带你们少走很多弯路。”
“呃,那……那行吧。”
李悠南有些无奈,不过倒也不好拒绝。
随后便是三人行,一同往冰川河谷的方向去了。
一路上自然会遇到不少植物,刘璃十分好奇地东张西望。
李悠南便如之前一样,随口给刘璃介绍那些常见的植物:“这个东西叫核桃楸,是一种兼具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树种,果实可以吃,而且它的木材很适合制作农具或者雕刻。”
“那边那个很高很高的树是什么?”
李悠南只是抬了一下眼睛,便随口说道:“XZ红杉。这种树最高能长到 40多米,是这片原始森林中比较少见的落叶针叶树。这种树主要分布在海拔 3500米以上的林线附近,极端耐寒冷,甚至在岩石裸露的坡上也能扎根,所以你看它周围都没什么其他的树种。”
“那这个呢?”
“这个叫大果红景天,这里差不多已经到草甸区了,这是为数不多可以在原始森林边缘生长的植物,它就是雪区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红景天的原生灌木。”
李悠南只是瞟一眼便随意说出那些植物的特性,这都是习惯,因为之前他和刘璃一直是这般相处的。
而一旁的袁珂则逐渐沉默了,因为哪怕他这个专业的植物学家,也绝对不可能对所有的植物如数家珍,这么精准地说出每一种植物的习性。
此时李悠南似乎才意识到什么,扭过头来对袁珂说:“哦,袁老师,我如果说的不对,还请批评指正。”
袁珂这才回过神来,咳嗽一声:“没想到,李老师竟然对植物也有这么深的研究。”
……
接下来的路程海拔越来越高了。
刘璃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李悠南,我的脑袋好像有一点痛……我是不是昨天晚上睡觉生病了?”
李悠南直接上手用手背摸了摸琉璃的额头,随后摇了摇头:“应该没有问题,你只是有一点缺氧了。”
“啊?我缺氧了吗?”
李悠南笑了笑——这丫头被自己保护得太好了,在房车里住着的时候基本上是在氧舱里。
而这一趟的探险之旅,在森林里海拔其实没那么高,此时才真正开始有了些强度。
李悠南将背包里的制氧机取出来提在手上,随后打开开关,不由分说地将管子塞进刘璃的鼻子:“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或者前面的路不好走了,我们回去就是,不要勉强。”
这一幕落到袁珂的眼中,则再一次震惊了他……啊,不是,重达几公斤的便携制氧机,不是放在车上用的吗?
就这么水灵灵地带出来了?
这合理吗?
要知道在这种高海拔的地区,负重越轻才越好吧?
他的目光在李幼楠那个看上去鼓鼓囊囊的重装背包上面看了一阵子,再瞧瞧自己那个便携的小背包,一时间沉默不语。
走了这么长一阵子,他已经很累了,但是反观李悠南,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像是在花园散步一般,甚至连气都没喘一下。
这合理吗?
刘璃拿着摄像机给李悠南拍视频,一边拍一边喘气。
继续往上走,终于抵达了冰川的边缘。
这是非常动人的画面。
视线所及的冰川是一块被时光冻结的巨型蓝宝石,表层覆盖着经年不化的积雪。
冰层并非平整一片,而是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冰裂隙,裂隙深处透着幽蓝。
风裹着冰川特有的寒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冰晶,远处的冰舌从山体延伸而下,边缘处融化的冰水汇聚成细小的溪流。
实际上如果是李悠南一个人到这里的话,或许还会选择继续深入一下。
他想起了那位不慎离世的冒险王,就是在这种地方失去生命的。
继续朝着冰川的深处走,能够看到许多堪称新世界的景象,这里是真正的未被人探索过的绝美秘境。
但是因为带着刘璃,李悠南的想法是到此为止就行了。
他当然对自己很有自信,但带上一个刘璃,情况就会复杂一些。
刘璃不是那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女孩子,但也要客观看到,这丫头的身体素质没有那么好。
不过两人还是戴着冰爪在冰川的边缘转了一圈,直到被几米高的冰壁拦住去路才罢休。
而这个过程,袁珂便没有跟上来了。
他没有冰爪,而且他是研究植物的,自然不会跑到冰川上面去闲逛,便在冰川的边缘等李悠南他们。
这里的风景极好,李悠南用相机给刘璃拍了几组不错的照片。
期间猫头鹰团团一脸呆萌地看着两人,也没有了最初惊慌想要逃离的意思,甚至李悠南将笼子打开,它也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歪着脑袋看他们。
照理来说,猫头鹰在白天的时候是高度近视,看不太清楚东西的,在它的视野当中大概是两团人影晃来晃去吧,只有走近了它才会认真看看两人。
刘璃没有忍住,又摸了摸猫头鹰的脑袋。
不过这一次是在李悠南的视线中进行的。
雕鸮的毛是蓬松柔软的,脑袋也是圆圆的,摸起来非常舒服。
当然,李悠南在一旁做好了随时揍雕鸮的准备……只要它敢表现出要啄刘璃的任何意图。
等刘璃开心的摸完雕鸮的羽毛,它以180度的灵活性将脑袋转了过来,冲着李悠南眨了眨眼睛。
李悠南将一直抬着的手缓缓的拿到了脑袋上,轻轻的挠了挠,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挠头么?”
足足两天的跋涉才抵达了这里,但真正在这里观赏停留的时间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尽管如此,这一趟旅途依旧让刘璃十分开心。
从冰川下来的时候,袁珂还在那里等着。
见李悠南和刘璃下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李悠南说:“谢谢你陪我们上来了。”
虽然说袁珂陪他们上来其实挺多余的,但毕竟对方主观是好意,李悠南自然也要礼貌地表示感谢。
袁珂摇了摇头,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一看你就是经常徒步远行的,不管是体力还是野外知识,我看都挺丰富的,甚至比我的那个向导还要扎实,有我没我都一样吧,哈哈哈哈。”
袁珂的说话方式让李悠南有了些好感,转而聊起了其他的话题:“在这种高海拔的深山老林里,要进行植物或者动物的研究,还是挺麻烦的事情啊。”
“说的没错,所以哪怕到了科技发达的现在,依旧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植物或者动物。”
随后他又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刚才我在那边的山脊上发现了一株可能是新品种的植物,但遗憾的是那地方没办法上去。我想着或许可以回一趟县城,再带一些专业的装备过来。”
李悠南眉梢微微一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哦,在一个三面峭壁的崖上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山坡,“爬到那个山坡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得到。”
李悠南眯着眼睛想了想:“带我过去看看吧。”
袁珂只当李悠南也是对植物学很感兴趣的爱好者,毕竟普通正经人谁会对那些稀奇古怪的植物如数家珍啊?所以才表现出这么浓厚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悠南是他的同道中人。
听李悠南这么说,袁珂便当即答应下来,带着李悠南和刘璃朝着那个山坡进发。
上了山坡以后,袁珂将自己的高倍望远镜交给李悠南,给他指了方向。
李悠南从望远镜里望上去,果然在那个山崖上看到了一株植物。他的目光闪烁,缓缓放下望远镜,却是摇了摇头:“确实是一株珍贵的植物,但它并不是新品种,是已经发现的波密杓兰。”
袁珂顿时皱了皱眉头。
之所以让他那么兴奋,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品种,然而李悠南却这么笃定地表示那就是一株普通的波密杓兰。
虽然波密杓兰已经是极为珍稀的品种了,但它毕竟是被发现过的,那么这种兴奋感就会被冲淡不少。
袁珂迟疑了一下才说:“不会吧,我看到它的两侧没有螺旋的曲卷,而且膨大的唇瓣也和一般的波密杓兰不太一样啊。”
李悠南笑了笑,没有争辩:“望远镜上看到的会有一些失真,这样吧,我们上去瞧一瞧你就知道了。”
袁珂顿时摇了摇头:“那地方上不去。”
李悠南只是淡定地说:“挺好上的。”
刘璃在一旁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植物?很珍贵吗?”
李悠南点了点头:“波密杓兰必须依赖特定的真菌共生才能发芽生长,而且需要特定的昆虫传粉,所以数量极为稀少。”
见李悠南随意便说出了波密杓兰的珍贵属性,袁珂一时间心情有些复杂。
他一方面觉得李悠南很专业,另一方面又有些不死心——明明是一株没被发现的新品种啊。
李悠南看了看袁珂:“花不了多长时间,我们过去看看吧。”
只是对“过去看看”这件事,袁珂还是持保留意见。
他觉得那地方根本不可能爬得上去,不过见李悠南这么坚持,他很清楚,在一个领域能够做到一定成绩的人,往往都有一些固执、自信甚至自大,知道劝解很难起作用,还是要真正看到了现实才会相信,甚至连他自己也是这样。
所以便不再阻止李悠南。
很快,三人便抵达了袁珂说的那片峭壁底下。
几乎垂直的山壁,足足有二三十米高,没有任何可以爬上去的路。
袁珂无奈地笑了笑,一副“看吧,我早就说过了”的表情。
他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该下去了,向导估计这会儿都得急坏了,便准备开口。
然而就在这时,李悠南却开始脱下背包了。
他将背包取下来,让刘璃看好,随后简单做了几个热身运动。
这一幕顿时让袁珂的话噎在喉咙里,表情呆了呆,
不是,这哥们在干嘛呢?
他不会打算真的要爬上去吧?这里可是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面对的是一个几乎笔直的峭壁啊喂!
这合理吗?
此时,李悠南戴上了一双手套。
对于他来说,眼前的这个小小的峭壁实在没什么挑战难度,毕竟他现在的攀岩技能已经来到了夸张的三级。
理论上说,只要世界上有任何一座人能攀登上去的山壁,他就一定能攀上去,而他能够攀上去的山壁,却未必有其他人能够爬上去。
刘璃有些担心地说:“你小心一点。”
李悠南淡定地耸了耸肩膀:“放心吧,没什么问题的。”
袁珂赶紧紧张地说:“李老师,你……你……你不会是要徒手爬上去吧?”
“花不了几分钟时间。”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啊!”
“袁老师,麻烦你让一下。”
“呃……”
袁珂的大脑还在宕机之中,李悠南已经一个助跑,健步踩着崖壁一下子蹿了上去。
当袁珂和刘璃再度回过神来的时候,李悠南的身子已经到了三四米高的地方,一只手抓住一块凸起的石尖,整个身子便悬在了崖壁上。
接下来,李悠南很轻松地像一只猿猴一般往上攀爬。
他并不是一步一步地爬,手轻轻一拽,身子就能往上跃起一段距离。
对于李悠南这种级别的攀岩者来说,爬得越慢并不见得会越安全,反而规划好路线,一口气爬上去,既节约体力,又能够借着爆发力快速抵达更安全的地方。
袁珂仰着脖子,很快就看到李悠南的身影消失在了石壁上。
啊?这合理吗?
不多时,李悠南的声音从上面传下来了:“我到了哈。”
此时,李悠南已经来到了那株植物的面前。
独特的花朵,膨大的唇瓣,宛如一只精巧的浅黄色小拖鞋,上面点缀着紫褐色的斑纹,两侧花瓣螺旋卷曲。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
他也希望自己判断失误,但很遗憾,这就是一株已经被发现的波密杓兰。
李悠南没有采集样本,只是用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便下去了。
将照片给袁珂看了以后,袁珂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破灭了,他表情有些复杂地看了看李悠南,但无论如何,他是非常感激李悠南的。
随后,他倒是很快调整心态,感叹道:“要发现一株新的物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李悠南则笑了笑:“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真正发现一株新品种的时候,才那么让人惊喜嘛。”
接下来便是返程了。
返程的时候,李悠南和袁珂自然会交流一些关于植物方面的话题。
而越是交流,袁珂便对李悠南深不见底的学识越发感到震惊,甚至有一些东西已经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他难以想象,一个非科班的人,竟然对植物学也有这么深厚的造诣。
他感叹地说:“说实话,李老师,你的水平在我们大学做一个教授绰绰有余了。”
李悠南哈哈大笑:“相比于上课,我还是更喜欢在外面转转。”
袁珂感慨地而认真地说:“你不是一般的旅行者,你是真正的旅行家!”
两人在聊天的时候,刘璃插不上话,便缩在后面逗逗猫头鹰。
李悠南看了一眼刘璃,忽然想到什么,对袁珂说:“对了,袁老师,你和这儿的林业局工作人员熟吗?”
“这个怎么了?”
李悠南指了指猫头鹰说:“我想领养这只猫头鹰,但是手续挺难办下来的。”
袁珂那一刻明白了李悠南的意思。
很显然,李悠南是不信任当地的动物保护机构。
想想也是,以李悠南丰富的学识和实践能力,这只猫头鹰留在他身边才能得到更好的救助。
作为一个旅行者,明明精力有限,却依旧愿意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袁珂大为钦佩。
不等李悠南继续说下去,他便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我可以帮忙协调,帮你办理合法的领养证件。”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这么顺利吗?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