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秦时记事 > 153.灵柩棺椁

153.灵柩棺椁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柿饼诸事交给赤女,秦时就没再关注了。

    这样没什么难度的事,假若还需要她亲自在旁盯着,便是千个万个自己,这辈子也难成大事。

    而眼下最要紧的,则是送燕将军下葬。

    孟秋已过,仲秋才至,清晨卯时的露水已然深重,空气中有着丝丝缕缕的凉意。

    太史令袁忻率众在墓地高顶大声宣唱葬词。

    竖穴土坑墓中,青膏泥和白膏泥以层层封裹土中潮气,然后有层层迭迭的木炭铺上。

    燕将军一应生活场景已在墓室中布置完毕。

    此等墓室,除工匠仆从外,自然不会再请大家前去探看。

    秦时因身份贵重,只略错王子公主一个身位,与送葬队伍绵延数里上得山来。

    马车运载着灵柩,烈烈旗帜随着秋风飘舞,空气中传来鼓乐手奏响的哀哀之声……

    秦时侧身看去,只见庞大的运输队伍中,除了陶俑铜人,还有《山海经》中各种奇国人物雕塑。

    此等陪葬,乃是盼望逝者能入死国,而后另有别处时空的人生。

    再向前方看去,巨大的灵柩上端雕刻着博局纹——

    仙人用博局排布人间生死命运,博局纹也定然记载着天地法规。

    用此灵柩,是借由天命之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此转换时空与生死。

    再向下去,则依次排布着铜钱纹、斜线纹与菱形纹,纹路搭配着柏树、鸮、水中鱼。

    此乃地之血、肉、骨,水、土、石。

    秦时收回视线。

    燕云已经是她见过对陪葬死生事,最为淡泊的一位了。

    可就算如此,如今薄葬,一应该有的器具、雕刻和期望,都半点没少。

    这定然是他生前过问,并着重安排过的。

    只看这些纹样便可知道,此时所有人都赋予墓室为【生死道场】。

    倘若下得墓穴深处,还将能看到顶部的诸天星辰图。

    如此天地阴阳,乾坤结合。生者入死国,时空转换,尸解为仙,乃入新生。

    这,才是人们对死亡最大的寄望。

    在这种庞大且根基深厚的教育理念下,秦时恐怕一生都颠覆不了姬衡【厚葬】的理念。

    骊山地宫,就算征发十万百万民夫,他也一定会建成。

    没人能够阻挡。

    她跟随灵柩慢慢上山,王子公主也在这等肃穆的仪式下越发认真。

    而随着灵柩送入山顶,猪牛羊牲也缓缓送入墓室,太史令袁忻高声唱词,敲定灵柩入墓的吉时。

    家将仆从们齐齐用力,而后小心谨慎的将灵柩运往墓穴——

    “封——墓门!”

    缓缓的石门封锁,青膏泥重重迭迭。

    家眷们哭灵的声音同样响起,在卯时末的朝阳霞光中,哀声不绝。

    “设牺牲——”

    猪牛羊、各色祭品等,又被一一陈放入椁室。

    再转入耳室。

    而后工匠退出。

    太史令高呼——

    “填土——”

    “封墓!”

    ……

    这一场庞大的祭祀持续如今,往来吊唁的宾客们终于陆续散场。

    秦时回到燕府,已然疲惫不堪。

    她吩咐道:“收拾行囊,再去命人回禀王子公主。待我去与燕家人道别,就该回咸阳了。”

    乌籽点头:“诸般行囊已经收拾齐全,只需将秦君惯用物品收起,便随时可以回程。”

    秦时点头。

    而在燕家正堂,燕老夫人坐在上首,也同样精疲力竭。

    灵柩与祭品已然消失,空空的厅堂无端显出寥落来。

    燕瑛眼中血丝密布,但此刻却仍是跪地,声音沙哑:“母亲,恕女儿不孝。”

    父亲虽已下葬,可她作为亲生儿女,此刻还需要行三日后的【虞祭】,更往后还有【卒哭祭】……

    但此刻,她却也要迅速返回咸阳复命。

    然后不得休息,仍要星夜疾驰,回到百越。

    燕老夫人摇了摇头,只摸了摸她光滑却微黑的面庞:“你们兄弟姊妹从无不孝,我燕家历代侍奉大秦,你们也同样如此。”

    “大王信重,令你姊妹南守百越,你兄长北却匈奴,你阿父驻守中原……”

    这等史无前例的将大秦军政一应交由燕家人手上的安排,燕家上下,自然是肝脑涂地,九死而犹未悔!

    而如今,燕老夫人作为一个母亲,挡不住儿女的报国之心,只能最后吩咐她:“回咸阳时切勿骑马,乘马车,而后睡上一觉吧。”

    只为了赶她阿父的葬礼,便不知有多久未眠。而后停灵送葬,诸多时日,每日合眼不过一二时辰。

    若再要星夜奔驰回百越……

    宁姬作为生母,此刻在旁心疼地看着女儿,但最终却也只低声说道:“上马车,再睡上一觉吧……”

    如此——

    返程!回咸阳。

    ……

    燕瑛答应得好好的,但回程路上,车队才出频阳,她就已经向秦时请见。

    马车停下,秦时客气下车:“郡尉功勋卓著,该是我来请见才对。”

    燕瑛踏上马车,黑亮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而后微笑:“秦君要与我如此客气么?”

    秦时瞬间笑了起来:“正有事要寻郡尉。”

    燕瑛看着她:还真有啊?

    她此番来请见,只是想再近距离跟大秦未来王后多些了解,毕竟自己远在百越,若一国王后对她心生不满,总要处处掣肘的。

    但,话又说回来。

    自己都远在百越了,又有什么值得对方来问的?

    虽不知这位贵女身份如何,但总不至于对百越都了如指掌吧?

    这念头才刚转过,就听秦时说道:“郡尉驻守百越数年,敢问百越是否有部分地区已开始双季种稻?比如岭南交趾。”

    此处在如今越南北部红河地带,但在秦时,是统归于百越的。

    她并不能确定。

    因为最早记载双季稻的,乃是东汉杨孚《异物志》:【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

    但汉朝都有文字记载了,如今往前推一推,已经有实际种植的概率应该很大吧?

    她双目灼灼,等着燕瑛回答。

    而燕瑛沉默看着她:“岭南,交趾?”

    她身为驻守百越的郡尉都不曾知道交趾有什么【双季稻】,为何秦君却能直言相询,且看起来并非疑问,而是笃定呢?

    墓室灵柩细节参考b站【唠点历史】,《楚辞》《后汉书》等……有一些特别细的细节是我自己编的(架空!!!),实在没找到资料了。

    最早记载双季稻的大概是【山海经】,但……众所周知,这玩意儿被删改后原版失传了。

    可能有点枯燥,但……写都写了!将就看看吧!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