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海牌汽车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海牌汽车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给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照顾的计划减半,跟旱灾依然在持续,秋收的粮食不够有很大关系。

    下阳公社开始了第一次用工分来购买粮食,江成还是没了解这个时代的公社制度。工分不够的情况下,是可以花钱买到平均分配的指标粮食的。

    在交完公粮留下种子后,剩余的粮食大队里会留少量的备用,其他的是按照人均来计算的。而工分是按照整个公社的收益来计算的,包含副业。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每天挣十工分,如果公社效益好,有些公社可能一天挣三工分就够买粮食了。

    而且就算工分不够买粮,属于缺粮户,也是可以用钱购买粮食的。

    江成让下阳公社的社长给江云堂那边使绊子,也就是安排生产队的人让他们少挣些工分。但是江云堂的几个儿子在城里干了两年活,身上有点钱可以用。工分不够,掏点钱买点指标的粮食就可以了。

    所以江成只能让江云堂那边收益少一些,倒是饿不到他们。

    不过这前提是的一家子人和睦,江云堂的儿子也都成家了,在城里也见过一些世面。工分不够的确可以用钱买粮食,但是这买粮食的钱谁出是一个问题。

    而且江云堂的儿子,有两个因为工作的单位关闭才被遣返回公社的,还有一个儿子在城里挣工资呢。

    以前是田地一起种,饭一起吃。起码相对公平,现在几个儿子在外面体验过当家做主的日子了,手头也有点闲钱,碰上分配不公平的时候,容易闹意见。

    公平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难的,一家子人挣的工分不一样。挣的多的等于在帮衬挣的少的,哪怕是自己的爹娘也不例外。

    如果是帮衬,那么在城里上班的那个也得出钱一起帮衬。

    江成得知工分不够可以用钱买粮食的时候,还在叹息,饿不着江云堂一家子了。他没有想到江云堂一家子此时正因为分配不公,在内部瓦解。

    除了江云堂的大儿子,另外一个儿子儿媳要求分家。而在城里的儿子,他以为自己躲过了一劫。自己是城里人了,又不需要回下阳公社,等于是分家了。

    这粮食是有的吃,省着吃是能吃到明年春收的,但江云堂这一家子的日子过的是一地鸡毛。

    而在十一月份,魔都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出口的汽车依然叫做大众轿车。

    但是‘上海-大众’这个名字既然对出口不好,那在国内干脆更加的体现上海制造好了,也别叫什么‘上海-大众’,直接更名上海牌轿车好了。

    也就是说同一款车两个名字,在国内叫上海汽车,出口的车叫做大众汽车。

    对于魔都那边的行为,昌城汽车厂的一些干部领导是有意见的。如果一开始这样的话,昌城汽车厂直接不生产国内的大众轿车就是了,让魔都那边来生产低档的轿车。

    大众轿车继续让昌城汽车厂生产,只负责出口,不对内销售。还不用更改造型,车顶面平的,不但制造简单,而且还节省材料。

    昌城汽车厂也不用调整生产重心,增加其他车辆的产量。

    就这一来二去的,历史竟然回到了原点,魔都依然在生产上海牌轿车,而且还提前了几年。

    如果按照历史,凤凰牌轿车故障多,加上这几年的困难时期和车用钢材紧张,上海牌轿车得六四年才出来的。

    现在魔都那边倒是借着大众轿车出口的名义,让上面优先提供可车用的钢材。倒是让上海牌轿车提前诞生了。

    这让江成也感觉到有些恍然,自己造桑塔纳车型,起名大众牌汽车。搞出口几年,到最后难道就是为了上海牌轿车提前几年诞生嘛。

    而且借助大众轿车的技术力量,上海牌轿车没有了历史上的隐藏故障和一些短板。在改革后,可能不会因为技术和性能差的问题,竞争不过历史上的桑塔纳而停产。

    昌城汽车厂的人抱怨又如何,就这样转几下,大众在国内还没有牌子了。出口订单好像也等于白给了魔都那边。

    江成倒是没有在意这个,他考虑到汽车厂汽车品种越来越多,产量肯定跟不上,他是打算以后出口只走中高端路线的。

    现在江成除了在设计大货车,还打算在明年开始升级麒麟轿车,把A6搞出来。弄一辆商务轿车,看看能不能打入国际市场。

    品牌是要养的,老品牌在新品牌面前有天热的优势。麒麟轿车不可能就一个款式的汽车,以后还要出来A8。而A4也会跟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进行改良。

    转眼日子就到了十二月份,江婉四个月大,谭雅萱又开始备孕了。

    江成问过谭雅萱,要是再生一个女儿怎么办。谭雅萱的回答是继续接着生,她还年轻,不相信生不出三个儿子。

    当初谭雅萱说要给江成生五个孩子,那时候江成还以为玩笑话。这放在后世可不得了,但在这个时代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十二月中旬,终于开始大炼钢收尾了。

    两年前很多农村人进城工作,导致城市的供应差不多翻倍了。现在虽然已经已经精简掉五八年在之后,开办的没有效益的工厂职工。

    农村来的人,直接回农村,城里的人变成待业。

    而是十二月中旬,依靠是感受到城市的供应困难,打算继续精简。从六一年年初就开始精简,在五八年之后进城工作的农村人,都是精简对象。

    分批次的精简,让公社慢慢接收消化掉返农村的人。

    陈于雄得到这个消息,那是真的开心。汽车厂底层职工臃肿,工资倒是没什么,汽车厂的效益不在乎那一点。但是食堂和福利压力大,随便考虑点东西,都得按照二万四千多职工的基数来安排。

    哪怕是给每个职工发一块肥皂,都是按照几万块来准备的。而且分厂的福利也是依靠总厂这个来安排的。

    陈于雄得到精简的消息后,立刻让人事部统计五八年之后入职的职工,然后把五八年之前是城镇之外的户籍职工统计出来。

    一九六一年的新年是二月十五号,还有两个月呢。陈于雄打算年前先清理一批,这留着过年的话,国内的福利得不少。

    跟陈于雄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年头物资太难搞了。临近过年的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单位,都在各显神通,给职员弄福利。

    江成的二叔和姑姑的子女,在汽车厂上班的,他能出面照顾一下,起码不是被安排在前面遣返回公社。

    一九六一年很快到来了,这也算是旱灾的第三个年头,对于旱灾来说是今年要结束了,但并不是说大家能立刻恢复到三年前那样。

    三年的时间,早就把储备粮给消耗的干干净净。就算今年下半年很多城市迎来充足的降雨,也不可能丰收一季就立刻恢复供应。

    外一还没到一年的世界又来一次干旱呢,粮仓必须到到某警戒线之上才会开始恢复大家之前的供应。

    也就是说需要两三年的休养生息才能行,这两年大家的定量还有可能再次降低。

    只不过这样算下来,江成感觉这城市居民的定量就算恢复了,那时候要不了几年就可能面临知青下乡的年代来临了。

    对于那个时代的接近,江成还是有点发怯的。

    (昨天没睡好,今天先写到这,眯一会,抱歉。)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