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亡灵法师,召唤055什么鬼? > 第174章 绕月飞行 太空竞赛重启

第174章 绕月飞行 太空竞赛重启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第二天,埃米尔迈着方步走进办公室,皮鞋锃亮,神情肃穆,完美诠释了一个优秀联邦官僚的自我修养。

    他首先召见了那名提出“外购”建议的下属。

    坐在宽大舒适的真皮座椅后,埃米尔双手交叉,置于光亮的橡木大桌上,语气凝重,义正词严。

    “你的提议,我仔细审阅过了。”

    他拖长了语调,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想法很大胆,但是,你考虑过大统领的最高指示吗?想过‘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意义吗?”

    埃米尔不给下属辩解的机会,继续滔滔不绝,从国家安全的宏大叙事,讲到抑制东夏发展的战略价值,最终以一句不容置疑的结论收尾:“所以,这个方案,我无法通过!”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新的任务书。

    “既然你有精力思考那些超前的想法,不如投入到更实际的工作中来,这是最新的任务,看看吧!”

    他轻松地将任务书推过去,仿佛只是安排了一次下午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苛刻的,在现有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期限极短的任务目标。

    嗯,皮球继续往下踢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等待下属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稍稍有点心疼的,就是在把风险丢出去的同时,那层利润也被一同丢了出去。

    不过,若是没有这些利润,自己的这些下属,有什么动力去“完成任务”呢?

    ————

    几个小时之后,在大洋彼岸,东夏某顶尖精密仪器制造企业的技术部门,几位专家正围着一份从某个“特殊商业渠道”收到的、标注着“紧急需求”的技术图纸复印件,交头接耳,面面相觑。

    “就这?”

    “这都什么玩意……”

    “真就重返荣光,没一点新东西呐!”

    为首的资深工程师最终摇了摇头:“算啦算啦,客户最大。不理解,但要尊重!”

    “上报有关部门,获批之后抓紧生产,对了,告诉生产部门,严格按照图纸做,精度只准卡下限!”

    “另外,让海外销售部的同事赶紧跟代理那边确认一下,这批货最终发往哪里?从哪里‘过水’?流程要清晰,手续要完备!”

    虽然过程充满了荒诞和曲折,但在部分“来源神秘”、精度“恰到好处”的高精度标准件终于就位后,整个帝国联邦的庞大工业机器,似乎终于爆发出它最后的潜力,或者说,挥霍出了最后的储备!

    一枚搭载着新型环月探测器的火箭,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延迟和技术排查后,总算被踉踉跄跄地推上了发射架。

    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任务目标已经悄然改变。

    白头海雕航天总署放弃了之前执着的地面登陆,而是选择了更为保守、也更安全的——绕月飞行,进行远距离环月侦测。

    白头海雕联邦航天局的官方解释是:“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对月面环境,特别是对某些‘异常目标’进行多角度、长周期的科学观察,为未来载人登陆奠定坚实基础。”

    但内部不少人心里都清楚。

    联邦的登月技术并不成熟,就算侥幸登上去了……

    月球上这个生物又没有头皮,联邦显然暂时拿“它”没有什么好办法。

    只能先看看情况再说。

    白头海雕的发射过程,依旧充满了另类的喧嚣,正副统领表演,各路明星助阵,专家疯狂吹捧,股市节节攀升。

    但细心的人们总能发现,镜头刻意回避了某些技术细节,并且,直播也改为了动画加录播。

    这一次,幸运女神似乎眷顾着白头海雕联邦,探测器成功入轨,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变轨调整,最终开始了环月飞行。

    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此。

    探测器传回的第一批月面图像,就引发了新的轰动。

    虽然没有抓到那只诡异的月面生物,但上一个白雕登陆器在月面上被拖出的长长的印痕,在高清镜头下清晰可见。

    那绝非自然形成的沟壑,或陨石撞击的遗痕。

    一道凌乱而粗野的拖拽轨迹,如同巨大的犁铧狠狠划过月表,始于“重返荣光”着陆器的落月所在地,伸向远方。

    松软的月壤被粗暴地翻开,露出下层颜色更深的岩层,痕迹边缘散落着大大小小、棱角分明的碎石,显然是某种力量碰撞所致。

    更让人惊诧的是,这条触目惊心的“伤疤”并不是笔直的延伸,中途竟出现了数次明显的转折和变向。

    显然,拖拽者并非漫无目的,而是在有意识地选择路径,规避着较大的月岩和陨石块的障碍。

    轨迹一路蜿蜒曲折,最终,消失在一个巨大的、幽深的、宛如恶魔之眼般的月球溶洞入口处,至此戛然而止。

    似乎那头不可名状的诡异生物,就这样拖着它的战利品——那个价值不菲的登陆器,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潜入了月表之下,回到了它那深不可测的巢穴之中。

    这一幕,通过直播信号,瞬间点燃了观众的无边想象。

    社交媒体上,【月球拖痕】、【它回家了】、【月下深渊】、【地底世界】等话题热度瞬间爆炸。

    而还有一群人则是盯着屏幕,浮想联翩。

    这不仅仅是生物存在的证据,更暗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地下生态或结构!

    甚至,那些沉寂了很久的、关于月球可能是某种人造天体,乃至古代外星飞船的传说故事,又一次甚嚣尘上,浮现在无数人的脑海之中。

    全球的好奇心,被这指向地下的、诡异的最终答案,彻底推向了巅峰。

    通过这一伟大的成果,白雕的媒体开始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强行制造出了新一轮的胜利狂欢。

    “帝国掌握了月球的最新秘密!”

    “蓝星领先的勘探技术,揭示前所未有的关于神秘生物的细节!”

    “东夏十次探月一无所获,白雕一次观察无所遁形,上帝也站在白头海雕这边!”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只要找对角度,怎么都能赢!

    当然,仓促上马的这玩意,终究还是一身的小毛病。

    尤其是其中部分零件还是来自恒河莲花联邦,那个被称为“民主之父”的地方。

    当然,关于这个称呼,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争议。

    白头海雕联邦认为自己是“民主之父”,而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恒河莲花联邦,自然就应该被叫做“民主之母!”

    两大民主合璧,所向披靡!

    但是恒河莲花联邦不干,因为他们看什么都像是母的……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是公的!

    总之,这次环月飞行可谓如履薄冰。主摄像头的对焦马达时不时就卡顿一下,拍出来的照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一团浆糊;

    探测器上的多个附加科学探测系统莫名间歇性失效,如抽风一般有一搭没一搭,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在哪一刻能发挥作用;

    能源输出也比预期低了几个百分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跳出低压保护;

    每一次指令的上传,数据的接收,都伴随着白雕工程师们的虔诚祈祷。

    终于,在探测器完成第七圈环月飞行,开始出现明显姿态失控,无法校准的征兆时,控制中心下达了指令终止勘察,全力回传数据。

    当最后一批加密数据包成功传输回地球,控制中心内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和掌声。尽管过程狼狈,代价高昂,但他们终究是完成了一次环月侦查,拿到了宝贵的数据!

    至于那个环月飞行器,应该还能再溜达一段时间,发挥发挥余热。

    媒体们开始大肆渲染这次“伟大的技术胜利”,宣称白雕已经重新夺回月球竞赛的主动权。

    东夏这边礼貌的表示恭贺,同时继续以一种沉稳到令人窒息的姿态,向前推进着“邀月计划”。

    一方面,东夏航天局宣布,将原定的各项月面探测与基地建设计划全面提前,表示将在最近的三年内,完成首个小型模块化月面科研基地的初步部署。

    而基地选址的位置,就明确指向了最早的东夏登陆器落月点——也就是白头海雕紧追不放、并把他们的“重返荣光”登陆器喂了“小白”的那片极地边缘区域。

    摆出了一副不依不饶、坚决要跟白头海雕抢夺这片战略要地控制权的强硬架势,引发了外界无数关于“月面圈地”的猜测。

    另一面,则是通过第二次传送祭坛的开启,向月面发送了最新的指令。

    “携带现有全部物资和设备,沿熔岩管向东南方向迁移,注意保持地下溶洞内行动。”

    “根据指定的时间表,进行短暂的地面机动,从预定坐标位置再次进入地下,到达新的次级溶洞支脉后,立即展开设备,重建前进基地。”

    “任务名称:【深巢】!”

    这是一个标准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通过本次祭坛开启后紧急送上去的最新一批、抢工生产出来的工程机器人,配合新传送过来的小型化稳定魔法阵基座,将位于月面上的传送信标,安全地向东南方向转移超过一百公里!

    这玩意才是月面开发的核心!

    于是,在月球表面之下,那片人类从未涉足的巨大黑暗迷宫中,一场无声的搬迁开始了。

    小白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它那经过特化的多足骨骼结构,在崎岖不平的溶洞地面上快速,指挥着工程机械部队相互协作,将那些来自东夏的宝贝设备——小型化3D打印机、材料处理单元、太阳能充电板、储能模块,以及最重要的那座传送祭坛副座,一一拆卸、打包、固定。

    按照东夏给出的精准时间表,当白雕的环月飞行器在头顶的时候,小白跟新来的工程机器人躲在溶洞深处大眼瞪小眼。

    当环月探测器晃晃悠悠地飞行到月球另一面,暂时失去对这边的监视能力时,“小白”和工程机器人们立刻开足马力,背着、拖着、扛着大包小包,匆匆赶路。

    殿后的工程机器人还会小心翼翼地启动小型喷气机,扬起月尘,尽可能地将行进的痕迹抹除。

    就这么走走停停,利用时间差潜行,足足迁移了十几个地球日,终于抵达了东夏选定的新位置。

    再次钻入更深、更隐蔽的地下溶洞,小白主导开始了新一轮基地的建设工作。

    就这样,一明一暗两处基地,明面上利用火箭和月面登陆器,一点一点的搞勘探,做铺垫,暗地里则是以祭坛输送物资,展开就地施工作业。

    小白首先的工作是平整地面,然后用自带的材料打印出基础的结构件,搭建起一个简易但坚固的密封舱室框架。

    接着是铺设线路,安装从祭坛那边传送过来的小型化空气循环和水培系统单元。

    能源是最大的挑战,东夏这边的整体计划中,必须先完成基本生存环境的建设,然后人员登陆,最后才是在人员指导和操作下,摆开核聚变电站。

    主打一个稳重。

    当前阶段,只能利用少量的热能和太阳能进行电力补充,还要时时避开偶尔掠过的白雕飞行器,因此稳定施工的主力还是小白。

    每一步都进行的艰难而缓慢。

    这是人类在月球地下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据点,没有欢呼,没有观众,只有一颗冰冷的魂火和几条不知疲倦的手臂,一点点开拓着异星的家园。

    在此期间,东夏航天局连续发射了数颗高性能中继卫星,布设于地月拉格朗日点及环月轨道,开始系统性搭建覆盖月面的导航、通信和远程遥控支持模组。

    白头海雕也不甘示弱,在第一次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联合了辛西亚计划的几十个参与国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也要出钱!

    耗费巨大的代价,顶着自己叮当乱响的工业基础,强行上马了环月卫星,月面无人再登陆,月面载人再登陆,超大推力火箭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

    一场新时代的、范围更广的太空竞赛,又一次拉开了序幕,

    在这一过程中,白头海雕还打出了几场大统领口中“极其漂亮”,“天才般的”,对东夏的战略反击。

    第一,便是重新拉拢了双头鹰联邦。

    通过一系列被批评者称为“出卖盟友、绥靖妥协”的秘密外交措施和利益交换,白头海雕与双头鹰联邦这两个历史上的老对手,再次在航天技术领域重新建立了深度合作。

    双头鹰联邦,这个曾经在太空探索领域与白头海雕争霸数十年的老牌强国,其航天技术底蕴深厚,至少在蓝星是可以排进前三的存在。

    尽管近些年因经济困顿和方向迷失,其航天事业近乎停滞,大量人才流失,设备老化,但那些尘封在档案库里的图纸、那些早已停产却仍能运行的“傻大黑粗”的经典火箭设计、以及那套自成体系、历经极端环境考验的工程哲学,依然是无可替代的财富。

    白雕的大统领本来就和双头鹰的强硬领袖眉来眼去,这些年来的战争,白雕也不曾亲自下场,双方的关系有很大的和议空间。

    白头海雕大统领亲自致电双头鹰那位以强硬和务实著称的领袖,通话内容并未公开,但外界普遍猜测,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共享承诺。

    至于双头鹰获得了什么,谁知道呢?

    毕竟当年他们可是卖了自己也要投靠自由社会的家伙,现在,自由社会勾勾手,再把他们某些并不光明的入侵行动合法化一下,利益面前,哪有什么敌人?

    很快,双方的合作如火如荼的展开。

    双头鹰拿出了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经过极端寒冷和辐射环境验证的耐用品材料;以及一套简单、粗暴、但极其可靠的生命维持系统设计方案……

    双头鹰考古级别的的太空技术,为白雕补上了一部分短板,大大加速了白雕的登月进程。

    白雕的媒体开始津津乐道于自由世界技术的强强联合,而双头鹰的媒体则欢呼古老荣耀的回归,这场交易被双方宣传为“传统友谊的升华”和“应对共同挑战的战略协作”。

    东夏对此倒是习以为常。

    这些年来,背刺也不是一回两回。

    在东夏的“慈航”工程指挥中心和分析专家们看来,这更像是一场“古董级技术”与“去工业化虚胖体质”的抱团取暖。

    一位资深分析师在内部简报会上做了个生动的比喻。

    “一位曾经力能扛鼎但如今肌肉萎缩的老拳手,结识了一位虽然穿着名牌西装却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公子哥,两人互相搀扶着,宣称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就算没有繁星世界的技术,我们都不虚他!”

    白头海雕联邦的第二个动作,是刻意在东夏周边开始制造局部冲突。

    和对手正面竞争的同时,如果没有下黑脚使绊子砸飞镖下毒药,怎么对得起海权国家的正统继承人的名头。

    观看白头海雕近些年的政策,毫无疑问充斥着这种风格,利己不利己先放一边,损人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随着白头海雕联邦蓝星战略部署的调整,大量的军事、外交、经济资源开始向东夏周边地区倾斜。

    冲在最前面的,是东夏的两个“关系紧张的邻居”,一东一南的两条恶狗。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