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63章 分封天下(最终章)

第463章 分封天下(最终章)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陛下!北方大旱,人民在吃草!”

    “陛下!南方大涝,人民在喝西北风!”

    “陛下!地方豪强士绅拒绝解囊赈灾,而且连税也不交了!”

    “不好了陛下!关中豪强造反了!”

    “南方中原民变了!”

    “突厥背叛我们了!”

    “南蛮入侵……”

    啊!

    李明从睡梦中猛然惊醒,汗水打湿了后背。

    原来是梦……他重新躺回床上,依旧惊魂未定地大口呼吸着。

    睡吧睡吧,只是个梦而已。

    他闭上眼睛,开始在脑子里数羊。

    当数到第九千五百二十七只的时候。

    他又睁开了眼睛。

    妈的,这怎么睡得着……

    …………

    “陛下……”

    “哪里造反了?!”

    李明虎躯一震。

    房玄龄呆愣地看着李明半晌,递过来一份文件。

    “呃……是百济,不,百济也没有造反。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上表贺岁,同时请陛下定下年号,他好在国内推行。”

    一向沉稳的老首相都不禁说话带点结巴。

    “哦,是这事儿啊。”

    李明松了一口气。

    “随他们爱叫什么叫什么。”

    “这……”房玄龄有些为难,不动声色地瞟了老同事一眼。

    长孙无忌耸耸肩。

    显然陛下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当真了可要酿成外交事故的。

    “那臣就让百济继续黄帝纪年吧?”

    房玄龄小声请示着。

    “大明药丸……”李明心不在焉道。

    老房愣住了。

    怎么回事,咱大明怎么又要完了?

    这是我的词儿啊!

    “陛下,您……要注意休息啊。”

    房玄龄担忧地看着李明的黑眼圈和恍惚的神情。

    这是典型的熬夜综合征,老房和同僚们再熟悉不过了。

    去年这时候,他们就开始了似乎永无止境的熬夜加班地狱。

    只是,到了今年,各级衙门熬夜加班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在处理完倭国和水灾的收尾工作以后,天下是字面意义地太平了——

    蛮夷,灭了。土地,分了。粮食,丰收了。基建,在搞了。老百姓的荷包,鼓了。

    大明现在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强,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荒地在不断开发,手工工场的生产力也是屡创新高,各项经济指标好得像造假一样,天天大兴土木搞建设,财政仍然能有盈余。

    而这繁华的根基,正是李明陛下首创的、自下而上的行政组织。

    这一整套精巧的机器,实在是太有效率了。

    上下级的信息公开透明,指令传达简洁有效,基层的问题在扩大化以前,就在基层得到了解决。

    底子打好了,只要别发生什么“火星撞地球”这样的意外,统治大明这个巨型国家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难。

    连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高级打工仔们,都可以偶尔摸个鱼,垂拱而治了。

    那么九五至尊,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熬夜呢?

    “陛下,您为何对国家的前景忧心忡忡?”长孙无忌也关切地问。

    “难道情报口子传来了什么坏消息?”

    李明摇头:

    “那倒没有。

    “只是我在想,没有任何一个盛世是永恒的。

    “朝廷这里如果松懈一点,吏治就会烂一大片,朝代就离覆亡不远了。”

    听闻此言,长孙无忌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不敢像刚才那么放松地随意坐着了。

    房玄龄微微点头,对陛下能够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十分高兴。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王朝如人,也有生老病死。

    “未来之事我等皆不可逆料。我等能做的,惟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好眼下的事而已。”

    没有被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冲昏头脑,陛下果然有明君之像啊……长孙无忌心中也不免感叹,赶紧问:

    “陛下有何进一步的吩咐?”

    李明清清嗓子,正色道:

    “我要分封天下!”

    哦……啊?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不是……

    大明王朝到底能存续多久,这话题是怎么跳跃到分封制上的?

    本以为神皇陛下要整个大活,结果却是做个大死。

    这是担心子孙后代把国家玩崩了,所以索性自己亲手把王朝终结是吧?

    “陛下……”

    两位首相正要进谏。

    可是李明并没有给两个老东西插嘴的机会,立马大手一挥:

    “我这就回宫里,把分封的好消息告诉父兄他们仨!”

    说完,便屁颠屁颠地跑出了衙门。

    俩老头没来得及阻止这臭小子,几乎要背过气去。

    “这……这可怎么办?”

    长孙无忌迷茫地看向老同事。

    房玄龄紧缩的眉头倏然放松了,露出了当年孔颖达的同款释然表情,嘴角露出凄然的笑容:

    “呵,呵呵……我要辞职!”

    老子不干了!谁爱给那臭小子擦屁股谁干!

    …………

    “房相,往好处想。陛下哪次馊主……奇思妙想,没有取得意料之外的好结果,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呢?

    “是我们站位太低,不能理解陛下的深思熟虑。”

    长孙无忌一边给房玄龄扇着扇子,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着老同事。

    房相可不能辞职啊!

    离了房相,这个背锅侠就成他自己了啊!

    “哼,那你又有没有想过,我们在治国之中碰到的疑难杂症,又有多少本来就是陛下的馊主意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呢?”

    房玄龄的气顺过来了一些,可是脸色仍然很难看,面无表情地冷笑着。

    长孙无忌被质问得沉默了。

    虽然房玄龄说的气话偏激了些,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比如整个衙门系统最大件的事——财政亏空、国库空虚。

    不就是李明陛下自己作死作出来的吗?

    “你知道么?陛下不但要大行分封天下

    “而且分封自己的子嗣还则罢了,可他还没有子嗣啊!却要分封给太上皇、唐废帝和隐太子……”

    房玄龄长出一口浊气,直视长孙无忌。

    “这不是自酿乱世是什么?

    “就算之后陛下能巧妙地化解这个难题,可这难题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啊!”

    这个道理,长孙无忌也明白。

    分封还是集权,这问题在唐朝时不是没有争论过。

    当年,李世民陛下还想把老房和长孙两位老哥都分封个世袭王当当,被两人严词谢绝。

    大家一致认为,裂土分茅已经退版本,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历经千百年的统一战争,华夏好不容易被捏拢在一起。

    可是英明神武的陛下为什么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假设一下,大明如果回退版本,回到各自为政的封国时代。

    一旦发生去年那样滔天的自然灾害,全国上下能拧起一根绳,万众一心抗洪救灾吗?

    不可能的!

    只会以邻为壑,让灾害愈演愈烈好吧!

    而且这回分封的都是什么虎狼啊!

    文武双全的李世民!

    内心扭曲的李承乾!

    阴湿腹黑的李治!

    三位阴谋家同时登场,李明陛下这是唯恐天下不乱么?

    “难道……陛下想效仿郑伯克段的故事?”长孙无忌猜测道。

    郑波克段,简单地说就是纵容阴谋家的野心,引蛇出洞,从而有理由和借口干掉他们。

    这是很阴暗的猜想。

    为了干掉自己的父兄,不惜挑起天下大乱什么的。

    “可是这么做有什么必要呢?况且以陛下的功绩和威望,他就算真要这么做,又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吗?”房玄龄不解。

    大唐已经是过去式了,三位“李”在政治上根本不构成对李明陛下的威胁。

    陛下只要一个眼神,有的是人愿意当成济。

    长孙无忌一拍脑袋:

    “不管怎么说,先去找太后!”

    …………

    “分封天下,分封天下~”

    李明哼着轻松的小曲儿,一路溜达到了皇宫。

    一进李世民的寝殿,就被一群小孩子哗啦啦包围住了。

    “君父!君父!”

    小孩儿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围着李明叽叽喳喳地叫着。

    小孩儿的后面,皇太妃们正一个个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

    一见李明来了,顿时手忙脚乱。

    “陛……陛下!臣妾参见陛下,请恕臣妾无礼……”

    “不必不必,不用行礼。还有,我充其量只是你们的哥哥,不是你们的爹……”

    李明苦笑着客气一番,被吵得头皮发炸。

    “给你们的君父请安了吗?”

    李世民牵着一堆小娃娃的手,悠哉悠哉地从里屋出来相迎了。

    不消说,这个死渣男就是一切的罪魁祸首。

    在下野以后,李渣男焕发第二春,给李明新添了不少弟弟妹妹。

    嗯,他也很有乃父之风。

    “叫过啦叫过啦!”弟弟妹妹叽叽喳喳的。

    而在一众小李之中,李承乾和李治格外尴尬。

    他俩每天早上都要来给父皇请安,然后就被陛下给撞见了。

    “君……君父。”

    两人赤着脸,声若蚊蚋地说道。

    李明也尴尬得想找个缝钻进去。

    “你俩就别添乱了……”

    …………

    “哈哈哈,真是稀客。皇帝日理万机,还有空亲自来看他的老父亲。”

    回到书房,李世民哈哈大笑着。

    自从放飞自我以后,他的话就经常带刺。

    李承乾一如既往的目光空虚,气色倒是好了许多。

    李治则是一如既往的谨小慎微,仿佛头顶挂着一把斧子,随时能剁了他的小脑袋。

    李明也对哥仨的状态见怪不怪了,开门见山道:

    “我治国碰到了点问题,需要父兄的帮助。”

    李世民一挑眉毛,揶揄道:

    “没想到神皇陛下也有为难的时候。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李明看了看被自己拉下马的父亲,又看了看被自己推翻的两位哥哥,道:

    “我想将全世界分封给你们。”

    “噗!”李承乾刚才还在生无可恋,下一秒差点把茶给喷了出来。

    李治更是当场跪在地上,咚咚磕头:

    “臣不敢从!只愿余生都侍奉在陛下左右!”

    求生欲可以说拉满了。

    李世民的表情也立刻严肃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天下好不容易归于一统,你又要把它分开?”

    李明嘴角一抽: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说着,他展开了屋里的地图。

    大明的疆域,如同一头巨熊,把大海、大山、大漠、大林所圈起来的宜居土地占得满满的。

    “这是天下吗?”他问。

    三人道:“是的。”

    李明摇头:

    “不,这不是‘整个’天下,这只是大明。”

    他指着大明的南边角落:

    “比如这里,真腊,就不是大明。但它也是天下的一部分。

    “还有这里,葱岭,西域,靺鞨……

    “这些都不属于大明,但都是天下的一部分。”

    李明正色道。

    “而这副地图,就是整个世界吗?

    “不是。

    “在地图以外,葱岭以西的波斯、天竺,以及靺鞨以北的广大荒原——

    “那些地方也是真实存在,而没有被我大明囊括其中的。”

    李世民有些回过神来了:

    “你的意思是……”

    李明嘴角勾勒,重重地点头:

    “是的,那些大明以外的土地,就是我这个天子分封给你们的应许之地。”

    三人听得呆若木鸡了。

    把自己控制之外的土地“慷慨”地封给他人,好一个地图开疆!

    不过历史上这样的虚空造牌也不是第一次。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周朝。

    嗯,合乎周礼。

    李世民眉头一皱,皮笑肉不笑道:

    “你这是为何?担心我们留在国内挑战你的统治,又不忍心杀害,所以迫不及待地把我们赶出国门?”

    李明用力地摇头:

    “非也,分封你们是为王朝的长治久安计。

    “天下安宁,休养生息,人口就会暴增。

    “人多地少,迟早会爆发危机。

    “所以。”

    李明郑重地对父兄道:

    “用华夏的剑,为华夏的犁取得土地吧。

    “我会为你们提供军队、资费和一切支持。”

    李承乾呵呵一笑:

    “你就不怕过个几代人,在外的封国势力强盛起来,盖过了大明本土?

    “如同秦、晋一般,反过来灭了周王室?”

    李治听得满脑门都是汗珠。

    这话是能说的吗?

    对此,李明却是很无所谓地耸了耸肩:

    “如果我的后人占据华夏核心风水宝地都能被灭了,那也是他们活该,我没有意见。”

    接着,他小声又说了一句:

    “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大明迟早会被其他王朝取代,乃至于华夏本身,也可能被外来势力压过一头。

    “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所以,我宁可这个势力仍然是大明的后裔,是华夏的子嗣。”

    光明磊落,磅礴大气,让李承乾语塞。

    李明随即勾勒一个笑容。

    “不过,还是那句话。

    “如果你们想要重夺中原,那就自己过来拿。”

    四人相视一笑。

    在这一刻,他们才像真正的父子,真正的兄弟。

    就在这父子感人的一刻,太监的声音不适时宜地响起:

    “禀告陛下,殿下,太后求见。”

    还没等里头的人回答,门就被推开了。

    杨太后一脸强撑的笑脸:

    “陛下~听说,你想大行分封?”

    就在她的身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异口同声:

    “陛下!不可分封啊,大明要完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九五之尊陛下的身上。

    李明嘴角抽搐。

    你们,在做什么?

    …………

    大明南疆。

    真腊人正在向大明城池发起又一轮进攻。

    这些南蛮势头正盛,趁大明内乱无暇南顾的间隙,大肆侵吞大明岭南道的土地。

    虽然他们没有打城市攻坚战的能力,但是凭着天灵盖比箭矢多,占领了城市之间的广大乡间地带和无人区。

    大明的城市成了一座座孤岛,难以互相接应。

    长此以往,沦陷是迟早的事。

    也就在南蛮打着如意算盘,对大明城池发起新一波骚扰的时候。

    从北方冲下来一支钢铁金刚,将他们揍得七零八落。

    “嗯?我们踩到什么东西了吗?”

    李治率领南下的明军,兀自嘀咕着。

    “报告殿下,只是真腊土匪而已,已被剿灭。”裴行俭禀告道。

    李治被分封的国家叫做“南明”,也就是南方之地,年轻一代的帅才裴行俭担任他的行军总管。

    这个南明,可不仅仅包括真腊、林邑等南疆诸国所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还包括南海的一大串岛屿,包括吕宋(菲律宾)和爪哇(印尼)等大岛。

    不仅如此,再往南航行,还有一座比这些岛屿都要巨大数倍的“大岛”。

    “澳宋……陛下说把船往南开,那里会有一座不亚于大陆的巨型岛屿,叫做澳宋。

    “澳宋资源之丰饶,不亚于中原。

    “可是地图上没有这座岛啊,他是怎么知道的呢?该不会是在忽悠吧?”

    李治困惑地嘟哝着。

    不过,管他呢。

    “先在此地扎营,我这就写信回京,请陛下拨下几条海船,好向南搜索那块叫做‘澳宋’的大陆。”

    下达完命令,他抹了一大把汗。

    南方也忒热了……

    …………

    真腊南蛮被突如其来的北方虎狼揍得七零八落,狼狈地回到自己的国家。

    然后发现,他们的老家也没了。

    被另一伙来自北方的虎狼给夷为了平地。

    “父亲,这里怎么会有建筑?”李承乾骑在马背上,一扫过去奄奄一息的衰败模样,十分英武。

    一上马,他的精神头就起来了。

    李世民乘着复古的战车,回答道:

    “这里大约是真腊国,或者别的什么南蛮的国都吧。

    “无所谓,烧了,此地暂时作为我们西进的中转站。”

    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被分封的是“西明”,也就是从吐蕃、天竺到波斯那一带。

    只是葱岭不适合大规模行军,所以从中南半岛借道而行。

    “父亲,西明的国主,我觉得还是……”

    “皇帝封你为国主,那你就好好当着。我只是扶你上马,送你一程而已。”

    李世民打断了李承乾退位让贤的想法,呵呵一笑。

    “我已经当过国主了,不想再遭第二茬罪了。”

    当带头大哥是遭罪么……李承乾在心里嘀咕,望着前行的路。

    虽然崎岖坎坷,却给他一种当初在草原奔驰时的开阔感。

    他第一次意识到,“天下”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何必局限在一国一地!

    …………

    就在三位李在南方和西南方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

    大明,之北。

    比黑龙江还要北。

    李明亲率一直精兵,沿着针叶林带向西方突进。

    “陛下,您确定我们还要往这个方向扩张?”

    李世绩裹着厚厚的皮袄,但仍然冻得浑身哆嗦,感觉握着马缰绳的手都快冻僵了。

    “没错,沿着这些林子往西走,有惊喜。”李明和侯君集同乘一匹马,跟着马匹的步伐一颠一颠的。

    提问:为什么华夏文明向极北的西伯利亚扩张这么困难,可后世的沙俄就能很顺利地一路向东,吃到外东北?

    就因为这一片亚寒带针叶林。

    这片广袤的森林横跨整片欧亚大陆的北方,就像一条快速通道,为途径此地的人类提供基础的物资补给。

    华夏文明要触达这片森林,要经过草原、沙漠、沼泽等多个地形带,而这些地带与华夏的农耕习俗迥异,还诞生了无数个强悍的蛮族。

    不过,大明把这些民族都打爆了。

    也就是说,华夏历史性地第一次获得了染指亚寒带针叶林这条“快速通道”的机会。

    那还不乘着这条滑梯,一直向西滑到欧洲啊!

    “可是陛下,您如果外出时间太久,那么国内怎么办?”李世绩仍有不安。

    随行的李道宗道:

    “国内有太后,有两位首相,有房计相、尉迟大总管、长孙大总管等能官干吏,还有李靖李卫公坐镇军队。

    “能出什么问题?”

    国内的政治格局很好啊,好就好在不是铁板一块。

    太后党、文官集团、小学党,再加上李靖为代表的军功集团……

    各方势力可太繁杂了,谁都很厉害,谁都奈何不了谁。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背叛皇权?

    更别提那如影随形、让人不寒而栗又互不统属的三个特务机构。

    大明内部达成了微妙而牢固的平衡。

    “放心,我只是出去打个前哨,带你们熟悉一下环境就班师回朝。

    “真要开拓‘北明’的疆域,还需要你们几位的勠力同心。”

    李明安抚道。

    “如果是这样便好。”李世绩半信半疑。

    李明笑了:

    “李总管,你太拘泥于有形的边界了。

    “这个世界,可大得很啊!走,我带你们看看!”

    马蹄踏踏,向欧洲的方向疾驰而去。

    (全文完)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