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98章 他会带着大炮和大唐的铁骑一起去

第398章 他会带着大炮和大唐的铁骑一起去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段志玄、卢承庆与温禾三人骑着马前往太极殿。

    刚到太极殿外的广场,马车便缓缓停下,不等内侍上前搀扶,段志玄已率先掀开车帘跳下马车,目光扫过前方时,却突然愣住了。

    只见广场上满是身着朝服的官员,正三三两两地朝着宫门方向走去,正是刚散朝的模样。

    可这些官员的神色却格外不对劲。

    尤其是那些出身五姓七望和士族的官员,一个个垂头丧气,眉头紧锁,脸上满是颓败,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

    段志玄摸着下巴,眼中满是疑惑。

    “今日并非大朝议,不过是寻常议事,怎么散朝后一个个脸色这么难看?莫不是陛下发怒了?”

    他昨日休沐,今日一早便在兵部处理急报,并未参加朝会,自然不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何事。

    卢承庆也皱起眉头,目光扫过那些士族官员。

    其中不乏他卢氏宗族的人,可此刻他们连招呼都不敢跟自己打,只顾着低头快走,显然是心绪大乱。

    温禾也觉得纳闷,他沉吟片刻,忽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莫不是五姓七望的人又得罪陛下了?这些人向来眼高手低的,难得看他们这副模样啊。”

    话音刚落,身旁便传来一声轻咳。

    温禾和段志玄同时回头,只见卢承庆脸上带着几分郁郁,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们。

    两人这才猛然想起,这位也是五姓七望的。

    “咳咳。”

    温禾连忙干咳两声,转移话题,目光朝着广场另一侧望去。

    “前面好像是代国公他们。”

    段志玄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李靖身着紫色官袍,正站在不远处的廊柱下,身旁还站着工部尚书阎立德和民部尚书窦静。

    阎立德似乎也看到了他们,正朝着这边挥手,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嘉颖啊!”

    阎立德的声音远远传来,语气带着几分熟稔。

    温禾快步走上前,对着三人躬身行礼:“见过代国公、阎尚书、窦尚书。”

    段志玄和卢承庆也整理了一下衣袍,上前见礼:“见过代国公、阎尚书、窦尚书。”

    李靖目光扫过段志玄和卢承庆,眉头微微蹙起。

    兵部左、右侍郎同时前来太极殿,还带着高阳县子,莫不是兵部出了什么大事?

    他下意识地看向温禾,心中不禁泛起嘀咕。

    温禾自从入长安一年多来,就没太平过。

    先是玄武门之变立了功,接着平定罗艺叛逃,后来又牵连出民部、兵部的贪污案,把吕世衡拉下马、

    五姓七望里,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都在他手上吃了大亏。

    今日才让他去兵部点卯,难不成又出了什么岔子?

    李靖倒不是怕事,只是方才朝会上陛下才发了无名之火,训斥了士族官员,若是此刻兵部再出问题,恐怕会让陛下更心烦,说不定还会牵连到自己。

    阎立德似乎看出了李靖的疑虑,笑着打圆场。

    “代国公莫要多想,想必是段侍郎他们有要事向陛下禀报,对了,方才朝会上陛下发怒,你们可知道缘由?”

    段志玄连忙摇头。

    “正要向代国公请教,方才在广场上见士族官员神色不对,还以为是陛下发怒了,却不知是为何事。”

    窦静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还不是为了朔方移民的事。陛下不知从哪听说,有士族想争抢移民名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还说要把草原让给士族,吓得那些士族官员一个个请罪,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

    温禾闻言,抿着嘴笑的有些幸灾乐祸。

    咳咳,我什么都不知道。

    段志玄和卢承庆也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陛下会因为移民的事如此动怒。

    卢承庆脸上更是闪过一丝复杂,他虽不认同宗族争抢名额的做法,可看到士族官员被训斥,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李靖看了温禾一眼,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却没有点破,只是问道。

    “你们今日来太极殿,是有何事禀报陛下?”

    段志玄上前一步,语气凝重。

    “代国公,是为了辽东急报,营州都督传来消息,百济与倭国联军逼近新罗金城,高句丽按兵不动,我等已在兵部商议过,想向陛下禀报情况,并献上对策,所以特意带高阳县子前来,他对辽东局势也有独到的见解。”

    “辽东急报?”

    李靖眼中闪过一丝严肃。

    “此事非同小可,确实该尽快禀报陛下,陛下此刻正在太极殿偏殿处理政务,你们随我来吧。”

    说着,李靖便转身朝着太极殿内走去,阎立德和窦静也还有事务要处理,便与几人告别。

    温禾、段志玄、卢承庆紧随李靖身后,朝着偏殿方向走去。

    走到偏殿门口,内侍进去通报后,很快便传来李世民的声音:“让他们进来。”

    几人走进偏殿,只见李世民正坐在案前批阅文书,神情中还带着一丝不悦。

    方才朝议上,看着士族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喘的模样,他心中虽有几分得意,却也清楚这不过是一次提前的警告。

    他知道,那些士族绝不会轻易放弃河套的利益,今日这番敲打,既是震慑,也是铺垫。

    若日后他们还敢伸手,那出手的便会是百骑,到时候可就不是训斥这么简单了。

    看到众人进来,李世民放下毛笔,目光扫过殿内。

    温禾、段志玄、卢承庆与李靖连忙躬身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都起身吧。”李世民点了点头,语气平淡。

    “何事禀报?”

    李靖率先开口。

    “陛下,兵部收到辽东急报,段侍郎、卢侍郎与高阳县子已商议出对策,特来向陛下禀报。”

    “辽东的事情?”

    李世民眼眸微微眯起,脑中瞬间闪过之前郑元璹从高句丽传回的密信。

    他暗中朝着温禾看了一眼,随即又微微摇头。

    他清楚,郑元璹的消息属于百骑机密,温禾绝不会轻易透露给兵部,看来这是兵部收到的新消息了。

    李世民目光转向段志玄:“说吧,辽东出了何事?你们有何对策?”

    段志玄连忙上前,将辽东急报的内容说出,最后躬身道。

    “臣等认为,高阳县子提出可向新罗售卖物资,高价出售粮草、军械,既能充实国库,又能帮新罗拖延时间,还不用我大唐出兵,望陛下圣裁。”

    李世民听到是温禾提出的,先是疑惑地“哦?”了一声,随即眼眸投向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你向来对这些外邦没有什么好脸色,今日倒是格外大方,竟建言支援高句丽和新罗?”

    段志玄和卢承庆闻言,脸色赫然一变,连忙惶恐地垂下头。

    陛下这话听着像是调侃,可语气里的试探却藏不住,难不成是怪罪温禾?

    倒是温禾神色淡然,笑着躬身回道。

    “陛下,咱们大唐国库实在拮据,府库中那些陈年的兵器甲胄,放着也是蒙尘生锈,不如拿来支援一下友邻,既全了盟约情分,又能为国库添些银钱,一举两得。”

    “支援?”

    李世民嗤笑一声,眼底带着了然。

    “方才段侍郎可是说高价出售,你倒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温禾也不辩解,只是笑着应道:“陛下明鉴,高价也是为了让友邻知道,我大唐物资珍贵,莫要随意浪费。”

    李世民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可你有没有想过,高句丽和新罗的钱,可不好赚啊,他们素来贫瘠,就算想买,也拿不出多少钱。”

    “拿不出银钱,便借啊。”

    温禾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让他们用土地做抵押,再定下还款期限,若是到期无法偿还,那抵押的土地,便归我大唐所有。”

    这话一出,李世民的目光赫然闪烁过一道寒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角,陷入了沉吟。

    段志玄心中顿时忐忑起来。

    陛下这沉默的模样,莫不是不赞同这主意?

    卢承庆也皱紧眉头,他出身名门,素来重礼法,觉得以土地抵押债务,未免太过强硬,恐会落下恃强凌弱的话柄。

    “高阳县子此计,怕是不太好吧。”

    卢承庆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道。

    “如此强要土地,有违礼法,传出去恐会让周边属国心生不满。”

    温禾闻言,转头看向卢承庆,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卢侍郎,我记得范阳卢氏在乡中常有出举之事吧?”

    “若是借债人到期不还,卢氏不也会强行收回他们的田地吗?怎么到了这里,用土地抵押便成了有违礼法?”

    出举便是士族私下放贷,虽是常事,却多是暗地操作。

    这些自诩耕读传家的士族,最忌讳在外人面前提及铜臭味,更别说强收田地这种霸道的行径。

    卢承庆被戳中要害,顿时有些尴尬,轻咳一声辩解道。

    “家中出举,不过是为了帮衬百姓周转,所谓强收田地,不过是迫不得已的手段,并非本意。”

    “呵呵。”

    温禾轻笑两声,语气里的不以为然毫不掩饰。

    “卢侍郎说得冠冕堂皇,可那些因还不起债失去田地的百姓,怕是不会这么想吧?”

    卢承庆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李世民见状,知道再争论下去只会偏离正题,当即瞪了温禾一眼,语气带着警告。

    “今日只谈辽东之事,莫要扯到其他,更不许借机挑事。”

    温禾撇了撇嘴,不再言语。

    他本就没打算和卢承庆纠缠,不过是借机敲打一番,让这位士族出身的侍郎明白,别总拿礼法当借口。

    你们才是那群最不讲礼法的!

    就在这时,李靖上前一步,躬身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高阳县子所言可行,以土地抵押债务,既符合情理,又能为大唐谋得长远利益,至于礼法之说,只需在文书中写明自愿抵押,便无不妥。”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心中本就认同温禾的主意,如今有李靖背书,更是定了心思。

    他看向李靖,语气带着几分深意:“药师觉得,若是以土地换取粮草军械,该设定多久的还款期限?”

    这话看似询问期限,实则是在问。

    大唐多久能做好征伐高句丽的准备。

    李靖何等精明,瞬间领会了李世民的意图,他沉吟片刻,目光先扫过温禾,似是在考量什么,随即笃定地回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十年之内,大唐定能做好准备。”

    “十年吗?”李世民笑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自信。

    “朕倒觉得,五年即可。”

    五年?

    温禾心中一怔。

    他记得历史上大唐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是在十七年后,李世民和李靖怎么会如此乐观?

    他下意识地看向二人,却发现李世民和李靖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里带着几分期许。

    温禾忽然反应过来。

    这两个老狐狸,怕是把宝压在了自己身上!

    他们定是觉得,自己能造出热气球、手雷这些新奇军械,日后说不定还能研发出更厉害的武器,有这些利器相助,征伐高句丽的时间自然能大大缩短。

    可我就会这三板斧啊。

    如果五年之后,你们打不了高句丽,岂不是要怪在我身上?

    他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听李世民继续说道:“此事便由兵部和鸿胪寺协调,兵部负责清点物资、拟定价格,鸿胪寺负责与新罗、高句丽使者对接,拟定抵押文书。”

    “温禾,你刚入兵部,莫要在惫懒了,多多和药师学习,也多参与此事的筹备。”

    这是不给温禾拒绝的机会了。

    众人闻言,齐声应下。

    温禾生无可恋的拱了下手:“是。”

    ……

    几日后,长安城内飘起了皑皑白雪,细密的雪花如柳絮般落下,转眼便给青石板路、朱漆屋檐覆上了一层薄霜。

    温府后院的梅枝上积了雪,红白相映,透着几分雅致。

    温禾今日特意请了假,理由是身体不舒服。

    他可没说谎,早上起来的时候头磕在床边,起了一个包,很不舒服。

    主要是,三小只一早便被宫人接进宫去,李义府在吏部当值。

    孟周和赵磊因为移民的事情,去附近的县衙了。

    府里只剩他和温柔,本是难得的清净时光。

    可天刚亮,长乐公主李丽质便踩着雪来了,说是宫里待腻了,要去曲江池赏花。

    这公主在宫里憋了一年,性子本就活泼,一进温府便没了规矩,让人到对门叫来武二娘,然后拉着温柔在后院里上蹿下跳。

    三个小姑娘踩着积雪追逐,笑声清脆得像银铃,一会儿堆雪团扔着玩,一会儿又去拨弄梅枝上的雪,闹了一上午才肯停下。

    李丽质拿着块麦芽糖,坐在温禾身旁的石凳上,一双小腿悬空晃着,糖渣子顺着嘴角往下掉。

    她看着温禾手里翻飞的毛线针,好奇地问道。

    “阿禾,听说今日曲江池的诗会来了好多‘才俊’,什么是才俊啊?”

    温禾正给温柔织过冬的毛袜,闻言头也不抬,漫不经心地回道:“就是斯文败类。”

    温柔今年长了不少,去年的冬衣都显紧了,他这几日抽时间织毛袜,只觉得自己又当爹又当娘,劳碌得很。

    “为什么呀?”

    温柔歪着脑袋,不解地眨眼睛。

    李丽质也停下嚼糖的动作,懵懂地看着温禾:“可是阿娘说,你也是才俊啊!”

    “噗。”

    温禾一口气没上来,手里的毛线针差点戳到手指。

    他咳了两声。

    “那个……雪好像要停了。”

    温禾连忙转移话题,指了指天上渐渐稀疏的雪花。

    “你们不是要去曲江池吗?再不去,太阳该出来化雪了。”

    李丽质顿时不高兴了,伸手拽住温禾的胳膊,语气带着几分撒娇:“说好的,你陪我们去的!你不去,我就不去!”

    温禾失笑。

    去年他在曲江池诗会上砸场子,把上官仪等人怼得说不出话,后来长安的诗会便少了许多,今年更是没听过上官仪的消息。

    他本就不想去凑那个热闹,如今被李丽质缠上,更是头大。

    “我去了,那诗会怕是又办不成了。”

    温禾无奈道。

    “那我也不去了!”

    李丽质轻哼一声,别过脸去。

    她本就是来找温禾玩的,他不去,曲江池再热闹也没意思。

    温柔也跟着点头,两个小丫头齐刷刷地看向一旁的武二娘。

    武二娘愣了一下,淡淡说道:“天冷了,不去了。”

    温禾顿时愕然。

    他还想着把这三个小丫头打发去曲江池,自己好安安静静待会儿,这下倒好,全赖下了。

    “丽质啊,要不你带小柔和二娘进宫吧?你几个阿兄都在宫里呢,正好一起玩。”

    温禾做最后的努力。

    “不要!”

    李丽质想都没想就回绝,语气斩钉截铁。

    温禾彻底没了办法,放下毛线针,沉吟片刻后说道:“那我带你们堆雪人吧,堆个比人还高的。”

    “好!”

    李丽质和温柔眼前一亮,瞬间忘了之前的不快,拉着武二娘就往雪地里跑。

    武二娘虽性子冷淡,却也抵不住两个小姑娘的热情,跟着蹲下身滚雪球。

    温禾坐在石凳上看着她们,心里打着算盘。

    小孩子精力旺盛,等她们玩累了,自然会去休息,到时候自己就能清净了。

    可没等他歇多久,管家周福便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连雪都顾不上拍。

    “小郎君!”周福喘着粗气。

    “鸿胪寺唐寺卿派人来请您,说高句丽和新罗的使者到了,让您赶紧过去!”

    他的声音不小,雪地里玩闹的三个小丫头顿时停下动作,齐刷刷地看向温禾。

    李丽质的眼眶瞬间红了,眼中泛起泪花,委屈地瘪着嘴。

    “今天我休沐啊……”

    温禾有气无力地说道,心里把唐俭骂了个遍。

    李道宗离开长安后,李世民便让唐俭官复原职,当了鸿胪寺寺卿。

    而且还和李道宗一样学坏了。

    他就是个小孩子啊。

    你们可都是历史名人啊。

    干嘛老是来找我呢?

    周福干笑两声,小心翼翼地补充:“来人说,这是陛下的旨意,耽误不得。”

    你大爷的唐俭!

    温禾在心里暗骂一句,却也知道皇命难违。

    他站起身,对着三个小丫头挤出笑容:“我去去就来,晚上回来,咱们吃火锅,还放羊肉卷,好不好?”

    李丽质嘟着小嘴,扭过头不看他,气呼呼地哼了一声。

    武二娘倒是乖巧,对着温禾行了个福礼,轻声道:“县子早去早回。”

    等温禾跟着周福离开,李丽质再也忍不住,拿起一个雪球就往门口的方向砸去,雪渣子溅了一地。

    温柔连忙跑过去,奶声奶气地安抚。

    “丽质阿姊,你别生气啦!阿兄不在,我陪你玩好不好?之前阿兄做了个叫跳棋的游戏,我教你和二娘玩!”

    李丽质这才慢慢转过头,淡淡的“嗯”了一声,心里却别扭地想着。

    ‘我是因为小柔才不生气的,嗯,是这样的。’

    另一边,温禾坐着马车赶往鸿胪寺,一路上积雪融化,车轮碾过泥泞的路面,溅起不少泥水。

    等他到了鸿胪寺门口,远远便看到两队穿着异族服饰的人。

    高句丽使者穿青色长袍,腰间系着铜带,头戴羽冠。

    新罗使者则穿白色短衣、深色长裤外面套着兽皮,发髻上插着木簪,两队仪仗队分列两侧,个个神色肃穆。

    不远处,身穿绯红官袍的唐俭正站在台阶上,摆出一副大国使臣的架子,板着脸和高句丽、新罗的使者说着什么。

    温禾刚走下马车,鸿胪寺门口的唐俭便眼睛一亮,快步迎了上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语气里满是急切与庆幸:“嘉颖,你可算来了!”

    他话音刚落,站在唐俭身后的高句丽与新罗使者也快步跟了上来。

    高句丽使者身着青色锦袍,腰间系着嵌铜的革带,头戴羽冠,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

    新罗使者则穿白色短襦、深色长裤,发髻上插着木簪,神色虽带着几分焦急,却也难掩期待。

    唐俭侧身站定,对着两位使者介绍道:“这位便是陛下亲封的高阳县子,此次辽东之事,高阳县子可有不少独到见解,你们有什么疑问,尽可与他说。”

    “原来是高阳县子!”

    高句丽使者眼睛顿时亮了,连忙上前一步,对着温禾拱手行礼,嘴里叽里呱啦说了一长串。

    一旁的通译连忙跟上,轻声翻译道:“高阳县子久仰!我家大对卢在动身之前便对本使说,高阳县子乃是大唐最年轻、最有前程的英年才俊,是难得的栋梁之材!”

    这话说得极尽奉承,连一旁的新罗使者都忍不住侧目。

    没想到高句丽竟如此看重这位高阳县子,连大对卢都特意叮嘱要讨好。

    可温禾听完,脸上却没有半分笑意,反而露出几分错愕的神色。

    你才是斯文败类!

    高句丽使者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正想补救,却见温禾缓缓开口,语气平淡。

    “呵呵,大对卢谬赞了,在某看来,他才是你们高句丽的一朵奇葩。”

    奇葩,在这个时候是赞美的意思。

    没错,是这样的。

    所以高句丽使者心情大好。

    “高阳县子过奖了!我家大对卢确实心怀高句丽,为了百姓生计,日夜操劳,能得您如此评价,真是荣幸!”那使者笑道。

    这使者倒是会往脸上贴金,不过正好,他也懒得戳破,顺着对方的话茬继续说道:“大对卢既有如此胸襟,某倒也佩服。”

    高句丽使者见温禾态度缓和,连忙趁热打铁,又对着温禾拱手道。

    “高阳县子,我家大对卢对您也是神往已久。本使来长安之前,他还特意叮嘱,若是见到您,一定要替他邀请您日后去高句丽做客,我高句丽有山川之险、物产之丰,定能让您尽兴而归!”

    他想借此拉近与温禾的关系。

    向他表示,高句丽会是大唐的好邻居。

    我家大对卢更是视你为知己。

    毕竟如今大唐对辽东局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高阳县子的建议,若是能让温禾对高句丽有好感,日后办事也能顺利些。

    温禾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对着高句丽使者拱手回礼。

    “去,一定去!日后有机会,某定然到高句丽,与贵国大对卢好好的见上一面。”

    到时候,他会带着大炮和大唐的铁骑一起去。

    雄赳赳气昂昂的去!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