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335章 利益权衡,民心为上

第335章 利益权衡,民心为上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虽然朝廷拨款缩水,但工程不能停,反而要加快。秦思齐将之前走私所得的大部分利润,连同这三万两帑银,以及士绅们后续“主动”捐赠的一部分,都毫不吝啬地投入到了水利工程之中。资金如同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地上,维持着那庞大施工队伍的运转和激励。

    在成功让钱员外等第一批配合的士绅尝到甜头后,秦思齐的下一步棋,开始转向更广阔的层面——惠及普通百姓。

    亲自与韩老、冯老勘定路线,规划的下一个渠系分支,不再仅仅围绕着某一家大户的庄园田亩打转,而是如同张开的手指,开始延伸向那些由众多自耕农、佃户零散耕种的,位于城池周边、却长期因缺水而收成低下的中小地块区域。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民间传开。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代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户、佃户们,闻听此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官府修水渠,竟然能惠及到他们这些升斗小民?一时间,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充满了欢欣鼓舞的议论和对知州秦大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期盼。

    然而,这股在底层涌动的暖流,传到那些之前既出钱又曾出力支持的士绅大户耳中,却让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几人聚集在书房内,温暖的茶汤也驱不散某些人心头的凉意。

    “秦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是真金白银,最早支持他的!他怎么转头就把好处先给了那些泥腿子?”一位姓孙的乡绅愤愤不平地放下茶盏,溅出的茶水弄湿了昂贵的苏绣桌围。

    “就是!论贡献,论田亩数量,哪一样不是我们为先?我们的田还在后面排队等着水呢!这先后顺序,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另一位李员外捻着胡须,眉头紧锁。

    “莫非是觉得我们这些乡绅好说话,容易拿捏,先把难啃的骨头、费工费时的地段丢给我们,拿我们的钱去收买那些小民的人心?”周老士绅沉吟着,道出了许多人心中最深层的猜疑和不满。

    一时间,士绅的圈子里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议论纷纷,不满、抱怨、猜忌的情绪开始滋生、蔓延、发酵。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和颜面都受到了忽视与损害,之前的投入似乎变得不那么划算了。

    这些风声,自然很快通过秦思文等人的渠道,清晰地传到了秦思齐的耳中。他坐在书案后,听着汇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预料之中的淡然。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更难。秦思齐并没有选择用知州的官威去强行压制、呵斥,那样只会激化矛盾,让这些盘踞地方多年的地头蛇们暗中串联、使绊子,给工程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而是采取了更柔和,也更显手腕与智慧的方式。

    几天后,一封封措辞客气、盖着知州大印的请柬,送到了所有对此流露出疑虑的士绅大户手中。

    请柬上言明,秦大人于州衙后花园设下便宴,邀请诸位乡贤“共聚一堂,商议水利后续大计,畅叙乡谊”。

    便宴二字,显得亲切而不正式;商议一词,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这让原本憋着一肚子气的士绅们,情绪稍稍缓和,至少,这位秦大人还愿意给个说法。

    是日,州衙后花园一改往日的肃穆,张灯结彩,虽不及豪门盛宴,但也摆开了数桌整齐的酒席。

    时令佳肴,本地美酒,伺候的衙役脸上也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

    秦思齐换上了一身靛蓝色的儒生常服,显得温文儒雅,他亲自站在园门口,笑容和煦地与每一位前来的士绅寒暄、拱手,将他们引入席中,给足了这些人面子和里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丝竹之声悦耳,但不少人心中那点疙瘩并未完全解开,只是碍于场面,不便直言。

    秦思齐见时机已然成熟,便轻轻放下手中的银质酒杯,那清脆的磕碰声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园内的谈笑风生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年轻知州的身上。

    秦思齐没有立刻站起,而是先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士绅,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诚恳。对着满园宾客道:

    “诸位乡贤,各位员外,今日秦某请大家来,除了略备薄酒,聚叙乡谊,更是有些积压在心头的肺腑之言,不得不借此机会,向诸位一吐为快,以求诸位谅解。”

    开门见山,直接点破了最近的风波:“近日,思齐也听到一些风声,言及秦某主持水利,将后续渠线先修往小民聚集之地,似乎是忽略了诸位乡贤之前的鼎力支持,寒了诸位的心。”

    语气坦然,目光真诚地扫过周老士绅、钱员外等核心人物略显不自然的脸,继续说道:

    “在此,思齐首先要向诸位告个罪!随后,更要向诸位详细解释一番,秦某此举,实在是出于无奈,更是为了我等共同期盼的这项水利大业,能够善始善终,功成圆满啊!”

    微微提高了声调,带着引导性的设问:“诸位试想,这无定河水利,工程何等浩大?绝非一朝一夕,也绝非仅靠州衙库银和诸位乡贤的慷慨捐输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后续还有多少主干支渠需要开挖?多少闸口、渡槽需要建造?待到秋收之后,农闲时节,州衙若要大规模征发民夫徭役,动辄数千之众,若不让这广大百姓先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水利带来的哪怕一丝甜头,一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刻意停顿,让众人思考,然后道出关键:

    “届时,他们心中会作何想?会情愿抛家舍业,顶风冒雪来服这苦役吗?若民心思动,消极怠工,甚至被有心人煽动,滋生事端,这工程还如何进行得下去?诸位前期投入的巨万钱粮,岂不真有可能付诸东流,血本无归?”

    这一连串的问题,敲打在每一位士绅的心头。他们习惯了从自身田产角度思考,却很少站在征发民夫的角度去想问题。

    此刻被秦思齐点破,细想之下,背后不禁惊出一身冷汗!是啊,若无百姓支持,这工程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秦思齐观察着众人神色的变化,知道说动了他们,便换上一副“我们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说话”的坦诚表情,声音也压低了些,带着几分交心的意味:

    “秦某此举,看似先惠小民,实则是‘花钱买平安’,‘让小利而得大局’啊!先让绝大多数百姓得到实惠,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这项工程,才会在州衙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毫无怨言,甚至踊跃争先!这民心才是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

    话锋一转,再次给予坚定的承诺和描绘美好的前景:

    “至于诸位的田亩,诸位前期的巨大贡献,秦某心中有一本明账!记得清清楚楚!谁支持得早,谁出力大,后续的水渠规划,主干渠的走向,分水闸的设置,必然优先考虑,确保诸位的良田能够尽早得到灌溉,绝不让任何一位真心为桑梓出力的乡贤吃亏。”

    最后又巧妙地夹杂了一点个人“私心”的坦白,拉近了距离:

    “不瞒诸位,秦某初来乍到,也想借此机会,在民间稍稍树立些声望,稳固一下根基。唯有官民一心,上下同欲,我这知州的位置坐得稳,这水利大业,方能排除万难,最终成功!

    待到功成之日,水到渠成,诸位拥有的,将不仅是旱涝保收的万顷良田,更是造福一方、名留青史的无上荣光啊!这功德碑上,诸位的名字,必将位列前茅,流芳百世!”

    这一番话,堪称恩威并施、情理交融的典范。

    既有对现实利害的冷静剖析,民怨可能导致的工程失败。又有对未来利益的清晰承诺和保障,优先灌溉。

    还夹杂着个人诉求的真诚坦白,需要刷声望稳固地位。最后更是描绘了名利双收的辉煌前景,良田增值、青史留名。言辞恳切,逻辑严密,姿态放得足够低,又将他们的利益与工程的成败、官府的威信牢牢绑定。

    园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士绅们脸上的不满、猜忌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深思。

    是啊!秦大人看得远啊!是我们眼皮子浅了!

    更何况,秦大人也保证了,后续绝不会亏待我们!还有那名留青史的机会……

    想通了此节,士绅们的脸色顿时由阴转晴,纷纷举杯起身。

    周老士绅率先表态,满脸愧色:“大人深谋远虑,顾全大局!是我等愚钝,错怪大人了!”钱员外激动地说道:“大人一心为公,煞费苦心,实在令我等敬佩!这杯酒,我敬大人!”

    “没错!我等必定继续全力支持大人!但有所命,绝不推辞!这水利工程,乃我绥德百年大计,绝不能半途而废!”

    宴席的气氛瞬间重新变得热烈而和谐,甚至比之前更多了几分真诚与共识。

    秦思齐微笑着,从容饮下众人敬来的酒水,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放松。

    这一关,他再次凭借对人心和利益的精准把握,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他成功地化解了潜在的冲突,将这群掌握着地方大量资源的地头蛇,重新安抚、凝聚起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继续为他的治水大业“输血”、出力。

    这种在钢丝上跳舞、不断平衡与牵引各方的游戏,未来还会不断上演。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