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326章 分赃

第326章 分赃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接下来的日子,秦思齐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他每日准时升堂理政,处理绥德州境内的大小事务,从田亩纠纷到刑名案件,一切按部就班,沉稳有序。在旁人看来,这位年轻的知州大人勤勉而又低调,似乎与往常并无不同。

    唯有在夜深人静,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后,秦思齐才会在灯下铺开信笺,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族中长辈、昔日好友以及科举同年们写信。

    信中的内容多是报平安、询问近况、探讨些经义文章,字里行间透着寻常的关怀与问候。

    时间在平静而又暗含焦灼的等待中流逝。一个月后,第一批货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利润也经由隐秘渠道,分批汇拢到了秦思齐指定的地点。

    刨除所有成本和预先支付的份额,属于秦思齐的那部分,净获利八千两白银。

    当秦思齐从秦山青口中得到确切的数字,并亲眼看着那薄薄一叠却代表着巨额财富的银票时,心中并无太多狂喜。

    思索片刻,命人请来了州衙的两位佐官,同知周敬文和判官李振。

    两人被深夜唤至内衙书房,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当他们看到端坐案后、神色平静的秦思齐,以及他手边那明显不同于公文的东西时,更是暗自揣测,不知这位上司有何机密要事。

    秦思齐没有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周同知,李判官,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一桩要事相托。此前,为弥补州用不足,本官设法筹措了一笔款项。”

    轻轻将那一叠银票推向桌案中央:“此番,共获利八千两。”

    “八千两?”周文渊和李振几乎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对于年财税收入不过万两出头的绥德州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他们看向秦思齐的眼神,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秦思齐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说道:“州衙运转,各项事务,乃至边备整饬,皆需银钱。本官决议,将此中四千两,交由二位。”

    目光扫过两人瞬间僵住的脸,“由二位酌情分配,一部分用于补贴州衙公用,余下部分,则分润给衙中诸位尽心办事的僚属、吏员。诸位同僚清苦,本官心中有数,望此些许心意,能稍解困顿,亦望诸位日后更能同心协力,共济时艰。”

    周文渊和李振彻底愣住了,眼睛盯着那半叠银票,仿佛要将其看穿。按照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上官私下弄来的好处,能拿出十分之一分润下属,已是天大难得。

    这位秦知州,竟然直接将一半,足足四千两白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拿了出来?这手笔之大,心思之深,让他们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是试探?还是真的如此大方?

    片刻的失神后,周敬文率先反应过来,站起身,对着秦思齐深深一揖道:“大人如此厚爱,体恤下情,下官…下官等感激涕零!日后大人但有所命,下官等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

    李振也紧随其后:“大人,您放心。衙中上下,谁若不识抬举,不用大人开口,下官第一个饶不了他!从今往后,我等唯大人马首是瞻!”

    看着两人激动得几乎要指天誓日的模样,秦思齐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只有一种冰冷的计算。

    四千两,买来的不仅是他们的暂时的忠诚,更是将整个州衙核心层与自己牢牢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

    利益,才是最牢固的纽带。 秦思齐言安抚了两人几句,又嘱咐此事需绝对保密,分配务求公允,便让他们退下了。

    两人揣着银票,脚步虚浮地离开了书房,心中对这位年轻知州的观感,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待二人走后,一直隐在屏风后旁听的秦思文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赞同和肉疼之色:“大人,你这手笔也未免太大了。那可是四千两白银,足够在老家买上几百亩上好的水田了。

    以往那些大人,哪个不是将银钱看得比命还重?你这一下子分出去一半,未免太过仁厚了!”

    秦思齐看着堂兄那心疼的模样,不由失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缓声道:“思文,眼光需放长远些。银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将这四千两散出去,州衙便如铁桶一般。

    日后我等行事,方能如臂使指。否则,处处掣肘,寸步难行,纵有万两黄金,又有何用?”

    转过身,从剩下的银票中数出五百两,递给秦思文:“这一份,劳烦你设法稳妥地寄回族里,交予族长。便说是我为官所得,补贴家用,光耀门楣。”

    又数出五百两,“这一份,你拿去,给跟随我们来到这苦寒之地的族人们分了。他们背井离乡,不易。”

    秦思文接过银票,看着秦思齐平静无波的脸,心中五味杂陈。这位族弟的心思和魄力,远非自己所能及。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就去办。”

    处理完内部事宜后,第二天下午,秦思齐再次轻车简从,来到了卫所衙门。与上次不同,这次他直接被人引到了马犇的内厅。

    马犇显然早已得到消息,正搓着手在厅内踱步,见到秦思齐,立刻大笑着迎了上来:“秦大人!可是给俺老马送‘军饷’来了?”目光里毫不掩饰自己的期待。

    秦思齐也不拐弯抹角,从怀中取出一个早已备好的锦囊,里面装着兑换好的、相当于两万两白银的银票,双手递了过去:“马指挥使,这是卫所应得的那一份,还请过目。”

    马犇一把接过锦囊,迫不及待地打开,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个清晰的数字上时,那双虎目瞬间瞪得溜圆。反复确认了两遍,脸上那粗豪的笑容如同菊花般绽放开来,每一道皱纹里都洋溢着狂喜。

    “啥也别说了!今日必须留下,陪老子好好喝一顿!不醉不归!”

    盛情难却,秦思齐只好留下。酒宴就设在内厅,只有他们二人。马犇兴致极高,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断说着恭维和感激的话,与之前谈判时的精明警惕判若两人。

    酒至半酣,马犇放下酒碗,瞪着秦思齐看了一会儿,忽然道:“秦大人,你是个文人,但做事够爽快,对俺老马的脾气,俺也得表示表示!”

    他大声吆喝亲兵:“去!把老子那套压箱底的好东西拿来!”

    不多时,几名亲兵吃力地抬进来一个木箱。

    马犇亲自打开箱盖,只见里面赫然是一套保养得极好的鎏金铜盔甲!胸前的护心镜擦得锃亮,如同满月,甲片层层叠叠,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虽然有些许使用过的痕迹,但更添几分沙场征战的血勇之气。

    马犇抚摸着冰凉的甲叶,语气中带着一丝缅怀道:“这套铠甲,是俺当年立下大功,上官赏赐的,跟着俺出生入死,挡过箭,扛过刀!”

    “还有那柄剑,是缴获的草原贵族佩刀,锋利无比!外加门外那匹刚从河西弄来枣红骏马,脚力极佳!这一套,今日俺就送给秦大人了!”

    看着秦思齐,目光真诚:“秦大人,边塞之地,不比内地太平。你虽是文官,但也需有些防身的本事和家伙事儿。穿上这身,骑上那马,万一有事,也能顶上一阵!”

    秦思齐没想到马犇会送出如此厚重,这不仅仅是回礼,更是一种认可,一种将他视为“自己人”的姿态。

    “马指挥使厚赠,思齐感激不尽!却之不恭,思齐拜领了!”

    在马犇的强烈要求下,秦思齐当场试穿了这套铠甲。当他束紧丝绦,戴上那顶带着红缨的铁盔时,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

    原本的文雅书卷气被一股英武之气所取代,挺拔的身躯在铠甲的衬托下更显劲健,光映在鎏金铜盔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竟真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少年将军,儒雅与刚毅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马犇围着秦思齐转了两圈,啧啧称赞:“好!好一个文武双全的秦知州,俺老马这礼物,送得值!”

    离开卫所时,已是夕阳西下。秦思齐没有坐马车,而是骑着那匹神骏的枣红马,秦实诚替他拿着宝剑,秦思文则抱着那套沉重的铠甲。晚霞映照着在甲胄上,显得流光溢彩...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