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而后众人又在偏房打扮一番。换上衣服准备跨马游街。
内侍一边为他整理衣领,一边低声赞叹:“秦大人好生气派,这探花袍服穿在您身上,比画里的神仙还要俊朗三分。”
秦思齐躬身道:“多谢公公谬赞。”随后把钱袋子全塞入内侍手中。
内侍神不知鬼不觉收起:“老奴在宫中四十余年,见过的探花郎不少,如秦大人这般年纪轻轻又品貌非凡的,却是头一遭。”说着,他为秦思齐正了正乌纱帽,退后一步端详,满意地点点头。
秦思齐转向一旁的铜镜,镜中的少年身着深蓝官袍,银带束腰,乌纱帽两侧展角平整垂下。
换上御赐袍服的三鼎甲,与其余二甲、三甲进士汇合。所有新科进士皆已换上了相应品级的蓝袍乌纱,一时间殿前广场上一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下蔚为壮观。
庞大的队伍在礼官引导下,浩浩荡荡前往国子监孔庙。
文庙之内,古柏参天,千年松柏苍劲挺拔,见证着无数士子的荣耀时刻。这里进行的释菜礼,是千百年来士子对至圣先师孔子表达最高敬意的仪式。
香烟缭绕,钟磬悠扬,在主祭官的带领下,全体新科进士向孔子像行四拜大礼。
行礼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孔庙梁柱上悬挂的先贤匾额,其中学达性天四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
释菜礼最为核心的环节,是题名碑林。国子监的碑亭内,立着历科进士的题名碑。这些石碑默默记录着王朝选拔英才的历史,每一块都承载着无数士子的梦想与荣耀。
礼官高唱:“请一甲进士题名——”
状元陈文翰率先上前,从礼部官员手中接过一支象征才思与荣耀的雁翎笔。笔杆由上等紫竹制成,笔头选用大雁最长的翎毛,象征着士人如候雁般守信重节。在那光洁的石碑上,于最新一科的最顶端,写下“第一甲第一名 陈斋翰 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陈文翰落笔时手腕极稳,墨迹浓淡相宜,显示出多年苦练的功底。写毕,他轻轻搁笔,退后一步。
随后是榜眼张汝霖,他亦上前,在陈文翰之名下方,写下自己的籍贯姓名。张汝霖出身书香门第,曾祖父、祖父皆中过进士,唯独其父止步于举人。如今他高中榜眼,不仅光耀门楣,更弥补了父亲一生的遗憾。字迹秀逸流畅,如行云流水,引得旁观的几位老翰林微微颔首。
最后,轮到了秦思齐,步至碑前。手握御赐雁翎笔,在金榜题名碑上书写自己的名字,人生际遇之奇,令人感慨。
他悬腕运笔,在那冰冷的石碑上,清晰地刻下自己的荣耀:“第一甲第三名 秦思齐 湖广武昌府恩施县”。题名完毕,二甲第一名(传胪)及之后的进士,则按序集体署名。
周侍郎再次上前,高声道:“礼成——新科进士出宫游街!”
按照规制,唯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从皇宫中轴线的正门出宫,这是属于一甲的荣耀。其他进士则需从两侧的掖门而出。陈文翰在前,秦思齐和张汝霖并肩而行,迈向那扇平日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的正大门。
穿过深深的门洞,外面早已人声鼎沸。顺天府尹亲自等候在门外,见三人出来。
顺天府尹笑着说道:“恭喜三位!马已备好,请随本官来。”目光在秦思齐脸上多停留了片刻,似乎也被这少年的俊朗所吸引。
宫门外,三匹骏马早已备好。状元陈文翰骑的是御赐白马,配着金鞍红辔,神骏非凡;秦思齐与张汝霖则分骑两匹青骢马,马鞍上铺着锦垫,辔头上系着红绸。
陈文翰率先上马,动作利落。张汝霖随之而上,姿态优雅。秦思齐抓住马鞍,一跃而上。上马姿态潇洒自如,引来一阵喝彩。
“人靠衣冠,马靠鞍。秦探花这一身打扮,真真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啊!”礼部一位官员低声对同僚说道,声音虽小,却恰好能让秦思齐听见。
秦思齐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下意识地挺直腰背,手握缰绳,目光平视前方。
顺天府尹翻身上了自己的坐骑,挥手示意。鼓乐声顿时大作,仪仗队开始前行。军士们护卫在队伍两侧,维持秩序。
队伍从礼部出发,经长安街向正阳门而去。这是荣耀的巅峰展示,沿途早已挤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欢呼之声震耳欲聋,鲜花彩带甚至香囊手帕如雨点般抛向队伍。
“看!那就是最年轻的探花郎!”有人高声喊道。
无数目光聚焦在秦思齐身上。街边楼阁上,小姐们隔帘观望,窃窃私语,不时掩面轻笑。有大胆的甚至从窗中抛下鲜花,恰好落在秦思齐马前。
“不知探花郎可曾婚配?”一位绿衣小姐轻声问身旁的丫鬟,脸上飞起红霞。
丫鬟踮脚望去,只见阳光洒在秦思齐身上,红绸耀眼,金花灿烂,新官服熠熠生辉,衬得他越发俊朗非凡。
“小姐,我听说这秦探花乃武昌府人士,今年方才十九,尚未娶亲呢!”
那小姐闻言,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拿出香囊,向秦思齐掷去。
秦思齐眼见一物飞来,下意识地躲避开,丢到了身的二甲进士手上。抬头望去,见一位小姐正躲在帘后偷看,四目相对时,那小姐慌忙躲了回去。
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大的欢呼声,尤其是少女们的尖叫。更多的花朵和香囊向秦思齐抛来。秦思齐左右摇摆躲避,身后的二甲进士苦着脸,低声说道:“思齐兄,别躲了,全丢我这里来了。”
张汝霖驱马靠近,打趣道:“思齐兄今日可是抢尽了风头,连文翰兄这状元郎都比下去了。”
陈文翰在前闻言,回头笑道:“无妨无妨,思齐年纪最轻,容貌最俊,合该如此。”语气中满是豁达。
秦思齐不好意思地笑笑,“二位兄长莫要取笑我了。”
队伍行至正阳门大街,这里人流更加密集。路旁茶馆二楼,几位衣着华贵的公子正凭栏观望。
“那就是探花郎秦思齐?”一位蓝衣公子摇着扇子问道。
“正是他。听说不仅文章做得好,还精通音律,数之一道。”同伴回答。
蓝衣公子合上扇子,轻轻敲打着栏杆,“可惜了,若不是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说不定能中状元。”
“十九岁的探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阳光越发灿烂,照得人暖洋洋的。秦思齐端坐马背,真正体会到了何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忽然,一阵清脆的歌声从街边传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秦思齐循声望去,见一群少女正手挽手唱着这首《子衿》,目光却都聚焦在他身上。这是表达思慕之情的古老歌谣,此刻唱来,别有一番大胆的意味。
张汝霖笑道:“思齐兄今日可是俘获了满城少女的芳心啊。”
秦思齐只是摇头,不知如何回应。他确实尚未婚配,但此刻心中却莫名浮现出一个身影。
队伍终于行至崇文门,这意味着游街接近尾声。顺天府尹示意队伍放缓速度,鼓乐声越发响亮,仪仗队分列两旁,让三位进士并骑前行。
陈文翰居中,秦思齐在右,张汝霖在左。三人并辔而行的画面,将被画师绘下《丙辰科三鼎甲游街图》。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