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20章 相遇

第220章 相遇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沉浸在与挚友分别的淡淡愁绪中,竟未察觉身侧何时多了一人。

    一个清脆悦耳,带着几分好奇与跳脱的声音忽然响起,将他从沉思中惊醒:"枫红几度经寒暑,舟楫一朝各南北……好诗!好一句'舟楫一朝各南北',道尽离愁别绪呢!"

    秦思齐猛地抬头,只见身旁不知何时站着一位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女。她身着浅碧色杭绸褙子,下系月白绫裙,身形娇小玲珑,容颜清丽,一双大眼睛灵动有神,正歪着头,毫不避讳地打量着他手中诗稿,方才那诗句正是由她口中念出。

    猝不及防之下,两人目光直直对上。秦思齐只见对方梳着双鬟,肌肤白皙,鼻梁秀挺,唇瓣如樱,尤其那双眸子,清澈明亮如秋水,此刻因惊讶而微微睁大,倒映出他自己略显愕然的样子。身高五尺有余(明代一尺月32厘米,约1.7米),穿着朴素的青色直身,却掩不住挺拔的身姿和俊朗的眉眼,眉宇间自有股书卷清气。

    秦思齐这才意识到自己竟失礼地直视一位陌生姑娘,心中一惊,慌忙移开视线。那少女似乎也才察觉唐突,脸颊倏地飞起两抹红云,如同染上了天边的霞彩,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略显慌乱地低下头,摆弄着手中的绣帕。

    秦思齐稳住心神,率先拱手施礼,声音温和带着歉意:"在下失礼,惊扰小姐了。方才沉浸诗中,未曾察觉小姐近前,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那少女闻言,抬起头飞快地瞥了他一眼,脸上的红晕未褪,声音比方才低了些,却依旧清脆:"是……是我冒昧在先,偷看了公子的诗作……公子勿怪。"

    她顿了顿,似乎想说什么,又不知如何开口,最终只是抿嘴一笑,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又看了秦思齐一下,随即转身,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般,脚步轻盈地快步走向船舱门口,裙裾飘动间便消失了身影。

    秦思齐望着她消失的方向,一时有些怔忡。那少女灵动脱俗的气质和那双清澈的眼睛,给他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摇头失笑,正准备将诗稿收好,却见一位年约四十余岁、身着靛蓝色直裰、头戴方巾、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文士,自船舱方向缓步走来,方才那少女正是消失在他来的方向。

    那文士行至近前,面带温和笑容,目光赞赏地看向秦思齐手中的诗稿,拱手道:"这位小友,有礼了。"

    秦思齐连忙整衣还礼:"先生有礼。"

    文士笑道:"方才小女无状,惊扰了小友雅兴,老夫在此代她赔个不是。偶然听得小友诗作,格调高远,情真意切,尤其是'墨痕犹记登临意,云影长萦旧时扉'一联,颇有深意,忍不住想来结识一番。

    冒昧请问小友高姓大名?欲往何处游学?"

    秦思齐见对方态度谦和,谈吐风雅,心生好感,恭敬答道:"先生过奖了,晚辈愧不敢当。晚辈姓秦,名思齐,乃北武昌府人士。晚辈不才,前岁侥幸得中举人,蒙湖广江汉书院山长青眼,特允我沿江东下,一路游学,以期增广见闻、切磋学问。此前已在岳麓书院盘桓半载,受益匪浅。此番正是欲前往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继续研学。"

    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哦?白鹿洞书院?真是巧了。老夫姓白,名葵,字载阳,自号鸣玉逸老。乃四川忠州一名贡生,此番亦受友人之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进行一番学术访问。不想在这江舟之上,竟能遇见同路之人,更难得的是能闻此佳作,实乃缘份。"

    白葵抚须微笑,态度愈发和蔼:"观小友诗才,不知小友师从何处?方才那诗,似乎是离别之作?"

    "晚辈先前在长沙岳麓书院游学半载,方才那诗,确是离别时赠予几位同窗挚友的。"秦思齐答道,心中对这位白先生顿生亲切之感。

    白葵连连点头,兴致更高:"岳麓书院?朱张讲学之圣地。岳麓与白鹿洞,皆为天下书院之翘楚,学风虽有异同,然共倡圣学之旨归一。不知小友在岳麓,于朱张之学、湖湘经世之论,有何心得?"

    于是,一老一少,凭栏临风,竟就着岳麓学风、朱张异同、格物致知与心性修养等话题畅谈起来。

    白葵学识渊博,引经据典,却又不忘询问秦思齐的见解;秦思齐则将岳麓半年所学所思,结合自己的体会,一一阐述,虽偶有稚嫩之处,却不乏真知灼见,尤其对经世致用之学颇有见地。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理学流派谈到科举文章,从先秦经典谈到当代时务,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忽略了周遭的江风与航行的颠簸。

    白葵对秦思齐的才思与扎实的功底暗暗称赞,心想此子年纪轻轻,不仅文采斐然,且见解不俗,非一般死读书的秀才可比,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而秦思齐则深感白先生虽为贡生,却无迂腐之气,思想开明,尤其对实学颇为重视,与自己志趣相投,受益匪浅。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略带嗔怪却又清脆熟悉的声音插入他们的讨论:"爹爹!您怎的还在这里?船家都已开始派发午膳了,女儿寻了您好久!莫不是又要忘了吃饭,与这位……公子讨论学问讨论得废寝忘食了?"

    两人这才从酣畅的学术讨论中惊醒过来,回头一看,只见方才那位碧衣少女——白榆,正俏生生地站在船舱入口处,双手叉腰,故作生气状,但那双眼眸却含着笑意,目光在秦思齐脸上飞快地转了一圈,又是一阵不易察觉的红晕掠过脸颊。

    白葵一拍额头,恍然大笑道:"哎呀呀,竟是忘了时辰!与秦小友一席谈,痛快淋漓,竟不觉饥渴矣!榆儿莫怪,莫怪。"

    转而向秦思齐介绍道:"秦小友,这是小女白榆,自幼被老夫惯坏了,没大没小,让你见笑了。"

    秦思齐连忙向白榆拱手:"白小姐,有礼了。"

    白榆敛衽还礼,声音比之前沉稳了些,但依旧带着少女的娇俏:"秦公子有礼。"

    悄悄抬眼打量秦思齐,见秦思齐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目疏朗,眼神清澈而沉稳,既有书卷气,又不显文弱,方才与父亲谈论时神情专注,言辞有条不紊,心中不禁又添了几分好感,脸上刚褪下的脸红似乎又悄悄爬了上来。

    白葵看着两个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捋须道:"秦小友,相请不如偶遇。既同舟共渡,又同往白鹿洞,不如共进午膳如何?船家提供的饭食虽简陋,然江鱼甚鲜,亦可小酌两杯,你我正好继续方才未尽之谈。"

    秦思齐正觉与白先生交谈获益良多,且对那位活泼灵动的白小姐也存有一丝好奇,便欣然应允:"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多谢白前辈、白小姐盛情。"

    白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欢喜,忙道:"那我去让船家将饭菜送到甲板上来,此处临风观景,比舱内气闷要好得多。"说着,又像一只快乐的蝴蝶般翩然转身去安排了。

    阳光洒在江面上,泛起粼粼金光。客船顺流而下,两岸青山相对而出。仆役在甲板一角的矮几上布好了简单的饭菜:一盆奶白色的鱼汤,几样时蔬,一碟腊味,还有一壶薄酒。

    秦思齐与白葵相对而坐,继续着之前的话题,时而争论,时而共鸣。

    白榆则安静地坐在父亲下首,偶尔为二人斟酒布菜,大多数时候则静静地听着,那双妙目总是在秦思齐侃侃而谈时,流露出专注与思索的神色,有时甚至会提出一两个聪慧的问题,显出她并非寻常闺阁女子,亦受过良好的教养且心思敏捷。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