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全族!供我科举author=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 第307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第307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回到州衙,秦思齐立刻投入到文书制作中。

    按照大丰律例和行政流程,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需由州县发起,撰写详细的申详文书,附上规划图册、预算清单、人力调配方案等,先呈送上级的延安府,由其审核后,再转呈陕西布政司,最终由布政司上报工部备案核准。流程漫长,环节众多。

    秦思齐亲自操刀,撰写那份最重要的文书。充分发挥了翰林院出来的笔杆子优势,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情理并茂,既阐述了工程对于绥德民生、边境稳定的巨大意义,又详细罗列了技术可行性和初步预算,力求打动各级上官。

    同时,他督促韩、冯二位老河工和胥吏们,日夜不停地完善那份《规划及预算详册》,务求数据准确,图文并茂。

    在忙碌的间隙,亲自给远在京城的恩师,工部尚书李立恒,写了一封私信。信中,他没有过多提及地方上的具体困难和个人政绩,而是以学生的身份,诚恳地请教了若干水利工程中的技术问题,并附上了自己规划的简要思路,恳请恩师指点。

    最后,才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此工程规划已初步成熟,不日将按流程上报工部备案,望恩师闲暇时能稍加关注。

    给恩师李尚书的信,走官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与此同时,州衙内,由秦思齐亲自主笔、两位老河工及一众胥吏合力完成的申详文书,连同那本厚达数十页、图文并茂的《工程规划及预算详册》,也正式誊写用印完毕。

    望着装订整齐、散发着墨香的文书册籍,秦思齐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按照常规流程,这份文书从绥德州出发,先送延安府,再由府转呈陕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最后由巡抚衙门定夺是否上达朝廷。

    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的胥吏拖延、官员质疑,都可能让这份心血石沉大海,或者拖延数月乃至数年。

    秦思齐不能坐等,在文书正式派发之前,他做了一件看似寻常,却极具深意的事情。分别给延安府的知府同知,以及布政使司各自去了一封私信。

    信中以汇报工作的口吻,简要提及了绥德州筹划水利之事,言辞谦恭,但在关键处,秦思齐总会不经意地提上一句:

    “…此工程构想,蒙恩师李立恒尚书不弃,于去岁末信中曾略有垂询,并指点迷津,言及‘水利乃国之命脉,因地制宜方为上策’,学生受益匪浅,故此番规划,力求稳妥详实,不敢有负恩师期许…”

    没有直接说李尚书支持这个项目,只是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个项目,工部的李尚书知道,并且曾经在私人信件中给予过指点。

    这就足够了。在官场上,很多时候,不需要明确的表态,只需要一个若有若无的关联,就足以让下面的官员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多几分慎重和效率。

    果然,这份来自绥德州的文书,在延安府几乎没有停留,便被加急送往省城。

    而在陕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相关的经承、书办们收到文书后,一看是绥德州关于水利的,本欲按常规排队,但因此事李尚书有所关注,态度立刻不同。

    审核的速度明显加快,那些原本可能被挑出来反复诘问的细节,也被轻轻放过,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提了些修改意见。

    就这样,这份本该在各级衙门间辗转数月的文书,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走完了司道审核的程序,顺利送达了陕西巡抚衙门!

    就在公文在官道上疾驰的同时,绥德州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夏收时节。田野里,麦浪翻滚,金黄一片,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似乎不错。而秦思齐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夏收不仅是百姓一年生计的关键,也是对州衙行政能力,尤其是对底层胥吏队伍的一次大考。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大量的基层事务依靠胥吏处理。这些胥吏没有朝廷俸禄,其生存主要依靠各种潜规则的常例钱。在征收粮税这种环节,更是他们上下其手、盘剥百姓的丰收季。

    什么“淋尖踢斛”、什么“折色火耗”,名目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秦思齐对此等陋习深恶痛绝,决心好好整顿一下这股歪风。但也明白,胥吏体系盘根错节,强行取缔“常例”而不给活路,必然引起强烈反弹,甚至可能导致政令不出州衙。

    深思熟虑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这天,他将秦思文唤至内堂,指着桌上一小箱雪花白银,神色严肃地说道:“思文,这里是纹银一千两,是从我的内库中拿出来的。”

    秦思文一愣,不明所以。

    秦思齐继续道:“你将这些银两,按照州衙三班六房所有书办、胥吏的等级、职责繁简,分下去。记住,要亲自操作,确保发到每个人手上。”

    秦思文更是惊讶:“大人,这是为何?这可是一千两啊!”

    秦思齐:“拿了这笔钱,今年的夏收,所有人都必须给我秉公办事!一视同仁,绝不允许再有吃拿卡要、盘剥百姓的事情发生!谁敢再玩‘淋尖踢斛’、‘虚报损耗’那些小把戏,就别怪我秦思齐翻脸无情!”

    “你让我们带来的族人,还有你信任的人,都给我瞪大了眼睛盯着!发现一例,查实一例,你直接报给我名字!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手段硬,还是我的板子硬!”

    秦思文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为秦思齐这手“以贿止贿”、恩威并施的手段叫绝。

    这一千两,看似花了出去,但若能换来夏收的顺利和吏治的暂时清明,为后续更大的水利工程扫清障碍,那简直是赚翻了!

    这不仅是给胥吏们补偿,更是直接砸碎了他们盘剥百姓的合理性,大人已经额外给你们好处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勒索百姓?

    秦思文心悦诚服地领命而去;“大人高明,属下明白了,定将此事办妥!”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