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大乾最狂驸马爷 > 916、八十老翁,升官最快

916、八十老翁,升官最快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顾道本想就这么算了,蜀中杀了一通,已经能够震慑天下佛门。

    何况那些带刀的御史下手也不轻,一个八十岁的李柱石,都能杀得地方人头滚滚。

    实在没必要把钱恕这头恶犬放出去。

    可来不及了。

    巡视河南的都察院御史赵唯忠,连同保护他的五十护卫,遭受到了袭击。

    护卫被打散,赵唯忠的脑袋被挂在黄河白洋渡。

    这一封地方官急报,经过刑部到达了朝堂,把顾道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不用说了。

    现在已经不是顾道的事情了,竟然连带御赐宝刀的钦差御史都敢杀,河南疯了。

    这简直是在往朝廷的脸上甩屎。

    “呵呵……”

    太后笑了,声音在大殿上瘆人地回荡。

    御史是她派出去的眼睛,派出去的刀,竟然被人杀了,脑袋挂在黄河渡口。

    这是对她和小皇帝的挑衅。

    “大乾立朝以来,此等挑衅闻所未闻,若不严惩,朝廷再无威信,国将不国。”

    温尔雅脸上,再也没有温文尔雅的稳重,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杀气。

    “查,给我查!”

    太后站起来,凝视着朝臣,一字一句的说道,每一个字都带着颤音。

    “河南有反贼,河南有反心。”

    “谁可为河南总督,给我查清此事,诛杀逆贼。”

    太后连‘本宫’二字都忘了,可见怒气已经让她失去了心智。

    河南总督。

    这个职务从太后嘴里说出来,满朝文武再次震惊。

    河南原本是一个府的总称呼,下辖八个州一百多个县,是大乾腹地。

    但当年大乾国土面积太小,又有辽东和蜀中镇守府,就把府级别长官取消了。

    如有需要临时设置巡抚,平时这些州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但是今天太后气急了,把河南总督这个职务给拿出来了。

    一府的长官只能掌管民政,但是总督这个职务,军政和民政都在他手里。

    而且他对下面的官员还有罢免生杀的权利,这个权力之大,只比镇守差一线。

    “臣举荐李柱石。”

    温尔雅马上出列说道。

    此时太后脑子发热,决不能逆着她,那就把所有弊端降到最低。

    总督的权力太大,河南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而且是钱粮重地。

    这里设置总督,要慎之又慎。

    因为设置容易,万一将来拿不下来就是麻烦。

    “李柱石,他回来了?”

    “他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去河南能干什么?”

    太后强忍怒气,看着温尔雅,不明白他为何要推荐这么一个人。

    而且他就是个御史,以前默默无闻,突然给这么重的职务,这是破了多少格?

    温尔雅心说,就是因为他八十多了。

    最好是干完事情就死。

    “回太后,李柱石敢担当,一身肝胆有杀气,此时他去河南合适。”

    温尔雅说道。

    杀气二字,提醒了太后,这老头杀人比钱恕少,但他喜欢杀完了再找证据。

    河南,正合适他!

    “李柱石为官清正,敢于任事,臣推荐他为都察院副都御史,河南总督。”

    这时候兵部尚书高岸也站出来说道。

    让李柱石马上任总督,实在是有点破格,先给他加一个副都御史,破的就不那么严重了。

    “臣附议……”

    左都御史洪范也说道。

    高岸跟温尔雅想的一样,设置河南巡抚或者其他长官都行,总督有点过分了。

    岁数大了好啊,就算想要占着地方不动,那也占不了几年。

    至于洪范,高兴得都快冒泡了。

    不管李柱石多大岁数了,那都是他都察院的人,都察院出一个总督。

    这下大发了。

    太后也不等其他人的意见。

    “好,如你们所请,提拔李柱石为副都御史,总督河南事,查清赵唯中被杀一事。”

    太后冷冷的下令。

    李柱石年近八十,创造了大乾历史上,升官速度最快的记录。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御史,一跃成为河南总督。

    “钱恕奏折,言之有理,所有涉嫌谋逆者,一定要严查到底,让他顺着十八家寺庙查。”

    “各地官员和巡视御史,必须严格配合。”

    太后下达了第二道旨意。

    这下没人劝阻了,因为赵唯忠的惨死,极大可能就是佛门干的。

    挑衅朝廷,挑衅所有官员,必须付出代价。

    袁琮府邸。

    了然和尚带着觉明,正在跟袁琮聊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袁琮终于缓过来了,气色也好多了。

    不过依旧萎靡,不复从前。

    “太上皇龙驭宾天,老僧在场,是太上皇邀请老僧做个见证的。”

    了然的闭口禅也不闭了。

    他被觉明从小庙接出来,知道佛门现状之后,一脚把觉明从小山上踹了下去。

    高僧也忍不住无明火。

    他算到佛门有一劫,拼尽全力把顾道变成护法,然后安排了佛门自净改革。

    觉明却自作聪明,打乱了他的一切安排,佛门现在彻底玩完了。

    好在小山不高,觉明没摔死,又爬起来了,把太后的条件说了。

    为了佛门的最后一线生机,了然只能替太后奔走。

    亲自跟袁琮和郑国公解释,太上皇当初龙驭宾天的细节,太后没有隐瞒。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太上皇主动龙驭宾天,老夫从未怀疑,大师无需跟老夫证明什么,反而有越描越黑的嫌疑。”

    袁琮语气不耐烦。

    了然一代高僧,为了佛门,现在竟然也替太后奔走解释,这让他很是感慨。

    高僧能看透因果,却也被因果束缚,谁也不自由。

    “老僧要说,是受人之托,听不听,听成什么,在袁公自己。”

    了然和尚说道。

    “太上皇龙驭宾天的时候,特意交代,要秘不发丧,等到李重彻底掌握朝政之后,才可以发丧。”

    这话让袁琮一皱眉。

    “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为何要撒谎。”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李重乃是矫诏篡位,太上皇怎么会为他着想,还……”

    说到这里,袁琮有些不清醒的头脑,一下子反应过来,有人撒谎了。

    太后撒谎了。

    如果李重不是矫诏篡位,就是太上皇指定的继承人,那太上皇利用自己的余威,扶儿子一程。

    故意让人秘不发丧,等到他完全掌握朝政,再公布自己的死讯。

    这就说得通了。

    “原来太后耍了我们,李重矫诏是她编造的,她让你来找老夫说这些,什么意思?”

    袁琮怒问。

    “老僧只是说出一切,太后什么意思,老僧不知,袁公自己知道。”

    了然故弄玄虚地说道。

    要是放在顾道身上,绝对一句秃驴骂过来,但是对袁琮非常管用。

    袁琮眼眸晃了一下,了然是高僧,不会随便乱说话,他收了怒气。

    没了愤怒蒙蔽眼睛,一下子就想通了。

    当时李重在江南被抓,太后没得选,必须让李重变成矫诏篡位,对大乾最有利。

    可是把李重变成矫诏,是解决问题了,也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

    秘不发丧这件事解释不通。

    这件事的真相,不能从太后嘴里说出来,所以太后找了然跟袁琮解释。

    目的就是想要拉袁琮重新支持自己,信任自己。

    如果袁琮想要翻旧账,抓着秘不发丧或者李重合法这件事不放。

    那死的就只能是了然。

    现在佛门生死在太后手里,了然绝对可以否定他说过这话,然后一死了之。

    刚逼死了太皇太后,还要逼死一代高僧么?

    太后的手段阴柔,但是狠辣,看似解释,实际上也是一种逼迫,和消除后患。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