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在全人类的焦点都聚焦在太空之际,罗辑来到了最深的地下。
南极地下城。
地下九千米,抛去那2700米厚的冰盖以及200米左右的海拔,那也有着海平面地下7千米的高度,是人类所建造的最低地下城市。
相比于冰天雪地的南极地表,深入地壳的南极地下城反而十分温暖,在这里,罗辑见到了落日工程的总工程师。
落日工程并不是由罗辑这位面壁者提出并推动的。
早在吞食战争结束后,人类就将一部分探索方向转向地球内部,并启动“落日工程”,这一计划的灵感源于对地球物理结构的科学好奇,以及对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预测等实际需求的延伸。
另外就是,地球内部也曾被计划为人类与三体的战争战败后,作为与三体侵略军殊死搏斗的地下游击根据地。
基于种种原因,又受得了大环内‘白矮星鱼族群’的启发,“探索地球工程”最终被提上日程,后又更名为“落日工程”。
相比于如今正在建造的环日加速器、太阳系防御体系、星环城等大型工程,落日工程的投入资源并不多。
但恐龙们表示对落日工程很有兴趣,并提供了一部分白矮星鱼来帮助落日工程的计划立项,这给落日工程的研究团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至于后来面壁者罗辑的关注,那反而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落日工程总工程师叫李豪,一个很有公元气息的名字,但他并不是公元人,而是一位从未冬眠过的现代人,来自一个传统婚育家庭,也不过五十多岁,放在这个时代,正是年轻的时候。
李豪穿着沾着机油痕迹的深灰色工装,手上还拿着半张结构图纸,引导着罗辑在控制台旁的座椅上坐下。
“没想到您亲自过来,我还以为您上次给我们发的消息只是一时兴起。”李豪从兜里掏出一盒香烟,随后非常有标志性的给罗辑递了一根。
“李工,您这一套跟谁学的?”罗辑疑惑。
“我爸,我是现代人,但是我爸是冬眠过来的,就是为了躲避大低谷。”李豪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罗辑了然。
罗辑说:“我对落日工程的关注纯粹是我的个人原因,和面壁计划没什么关系,您也不用将我当面壁者来对待,把我当成一位普通的修仙者就可以。”
李豪:“……”
李豪给自己点了根烟,抽了一口,感觉思路变得清明了一些。
“您想了解哪一方面?”
罗辑:“全部。”
李豪感慨:“那这就有点难度了,有些技术细节我也说不明白,你等我摇个人过来。”
过了一会,一位儒雅的中年人就走过来了。
“技术总工,我负责设计落日工程的全局,他负责把我说的胡话实现,沈渊,和我一样是传统婚育家庭出生的,大低谷时期出生,冬眠过一百年,您叫他沈工或者小沈子都可以,他有一个超可爱的女儿……”
“停停停停。”罗辑急忙叫停了无关紧要的介绍。
李豪一顿,开始给沈渊介绍李豪:“沈渊,这位是罗辑,他是……”
“李总工,我不是傻子,介绍罗辑博士部分就免了吧。”沈渊苦笑。
罗辑起身与沈渊握了握手,以沈工称呼。
小沈子什么的实在是说不出口。
罗辑问:“目前落日工程已经到哪个阶段了?”
李豪把手上脏兮兮的东西往衣服上一蹭,随后点上那洁白的面板,调出了一行工程进度面板:
“目前正式的落日一号地船正在搭建骨架,骨架参考了白矮星鱼在固体中游动的姿态,骨架材料是白矮星物质,从设计角度来看基本上可以免疫地心的温度和压力,等骨架主体搭建好之后,落日一号地船的表面会采用和水滴相同材料的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充当壳身,极其坚固,不用担心地心触礁。”
罗辑问:“没有原型机吗?”
李豪瞅了瞅沈渊,意思是让对方来说。
沈渊给罗辑解释道:“罗辑博士,原型机也是有的,‘落日零号’原型机刚完成地底测试,安全下潜深度能到1100公里,比之前设计的多了300公里。”
沈渊用力从李豪手里抢过来指示笔,又点了点屏幕上的矿脉和热源标记,“但是再深就不行了,动力系统是一个问题,越往地心接近失重感也就越强,飞船很难在地幔层中自由转向,但是我们也在这个深度发现了稳定的地热源和金属矿脉,理论上能支撑中型避难所的能源和物资需求。”
罗辑:“落日计划又不是为了搭建地下避难所。”
沈渊笑道:“立项时确实有这个因素……好吧,现在三体人们都跑了,这已经是一个纯科研工程了。”
罗辑皱眉:“这个原型机,不能再继续下潜了吗?”
李豪问:“罗辑博士,您对落日工程很感兴趣的原因是?”
罗辑不说话。
李豪假装自己没有问过那个问题。
沈渊技术总工说:“不能下潜了,实际上原型机已经卡住不动了,通讯的问题虽然因为量子纠缠技术的突破已经解决,但感官共享还做不到,很容易卡在地幔裂隙中,其实对于进入地心有一个很直接的办法,那就是把飞船做的足够重,做成一个实心的白矮星船……但那样也出不来了。我相信罗辑博士应该是想要看见一个能够自由出入地心的飞船成品,对吧?”
罗辑点头:“我确实有需求,深入地核一趟,而且比较着急。”
罗辑问:“你们有什么困难吗?”
李豪和沈渊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道:“我们需要更多的白矮星鱼。”
李豪说:“但这些鱼其实不好找,毕竟他们是恐龙的财产,不是地球的,找联邦政府审批的话也特别麻烦,这毕竟涉及到了人类和恐龙之间的外交关系……”
罗辑打断道,“这样,李总工,沈工,你们把进度报告、材料测试数据和落日系列地船的规划图,都给我。我直接去找联邦政府的专业理事会去评估,给你们把资源投入拉满。”
李豪把烟头踩灭:“爽了,狠狠吃回扣。”
罗辑的脑袋弹出一个问号。
沈渊摇摇头:“罗辑博士,您不用管他,他整天胡言乱语,但实际上没有李豪总工,整个落日计划也成不了,他就是爱说胡话。”
沈渊又道:“联邦政府要是能批额外的能源研发经费和更多的白矮星鱼,我们就能争取直接让正在建造的落日一号地船在半年之内完工,并且直接将下潜深度提升到3000公里,至于动力系统,我们再想想办法。
——主要是落日一号地船体积太小,设计长度只有20米左右,相当于一艘小型潜艇,塞不下核聚变引擎,只能用常规动力引擎推进,而且由于地心阻力极大,完全没法套用战舰的无工质推进,只能让他类似白星鱼那样用尾部游动,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又是固定的如何进行尾部的甩动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李豪:“等离子堆推进也可以考虑。”
沈渊:“小船塞不下那么多燃料,零号地船就是因为燃料不够才返航的。”
李豪:“不行就找几百条白鱼绑在地船前面。”
沈渊:“我们要造的是地船,不是马车,另外你告诉我什么东西能把白鱼绑得住?”
李豪指了指旁边的罗辑。
罗辑摊手:“一条白鱼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重,能轻易撞死我,况且白鱼一旦失控,那么全球各地的几十个地下城可就要遭难了。”
闻言,李豪的用鱼拉车梦想破灭了。
沈渊把李总工摁在了座椅上,对罗辑解释:“罗辑博士请您谅解,有时候真不是资源够就能解决的,等离子推进也好,鱼尾摆动也罢,都需要慢慢实验,毕竟人类没研究过在地下怎么驱动船只。”
罗辑表示理解:“我知道科研不是堆资源就能出成果的,但是足够的资源起码能让你们省掉很多烦心事。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尽快成功。”
“一定。”沈渊说。
…
参观完落日工程的地船生产间,在离开之前,罗辑单独找到了李豪。
“李豪总工,我总感觉沈渊工程师有些眼熟,他在来到落日工程这个团队之前,是做什么的?”
李豪收起了那玩世不恭的表情,皱眉思索了一会。
“罗辑博士,您知道‘南极庭院工程’吗?”
罗辑的眼中罕见的露出了些许茫然。
李豪叹息道:“您冬眠太早了,很多大低谷时期的事情都不清楚,我简单给您介绍一下这个计划。”
“21世纪中叶,因经济衰退、自然环境衰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各种危机加剧,内有ETO成规模的叛军,外有全球资源枯竭的因素,在罗清闭关的情况下,当时的联合国对各国限制被削弱了很多,由于缺乏资源,这直接导致了1952年签订的《南极条约》名存实亡,直接导致各国明牌争夺南极大陆。
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先开了这个坏头,随后各个世界强国立马就跟上了,都是为了争夺南极的淡水资源。
当然,南极极点所在的南极冬眠基地是PDC的,各国不打主意,打主意的是南极的其他地方,其中中国物理学家沈华北在地下实验恒星型核弹时,意外发现“新固态”材料——一种在核爆压力下压缩后能穿透地层的超硬物质,这种物质虽然比不上中子星物质,但也可以抵抗地心的压力与温度,形成固定的长廊。”
罗辑注意到了沈华北的‘沈’姓。
果然,李豪又说:“沈华北博士就是沈渊总工的父亲,沈渊在青草纪元之后向国家层提出“南极庭院”设想:从中国漠河开凿一条贯穿地心直达阿根廷的隧道,使南极成为国家“后院”,实现42分钟地心穿越运输,完成对全国淡水资源的补充。”
罗辑:“可是,哪怕来到了青草纪元,以当时的生产力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吧?除非把雷迪亚兹时期开始生产的所有恒星星气弹全部聚拢在地球上,然后炸出一条通道。”
李豪点点头:“是这样,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沦为彻底的构想,沈渊这家伙也就干脆冬眠了,一直到危机纪元190年才醒来,后来这家伙来到了南极,又认识了我,我们两个就成为了搭档。”
李豪若有所思:“如果说您觉得他眼熟的话,那我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您在危机205年苏醒时碰见过他,毕竟这里的地下城直通南极冬眠基地,您苏醒后可能正巧碰过他去冬眠基地的食堂吃饭,有些印象也是有可能的。”
罗辑了然,又问道:“可他能和你一起从事落日工程的研究,是不是也说明他对于地心也有着强烈的兴趣?”
李豪皱眉:“这我就不知道了,没听他说过,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当时南极庭院计划被国家层给否决了之后,沈渊确实抑郁不振了一阵子,不然也不会选择冬眠100年,直到危机纪元,190年才醒来。”
“行,谢谢你给我说这么多,我上去了。”
罗辑打算出去后自己搜集一下大低谷前后的相关资料,看看那些年发生了什么被自己忽略的大事。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