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第一百三十章佛与血(1)
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这蜜酒里不知藏着什么毒,又或是有什么控制人的诡异玩意儿,不过此刻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大不了就是一死,自己身为班长,可不能白当。
一旁的千芳夫人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只是那态度依旧冷冰冰的,开口说道:“果然是跟人族混在一起的妖奸,说的话都是花言巧语,一套一套的。
不过今日本夫人心情还算不错,就给你们桃源山一个面子,还不快滚下去伺候客人。”
蝶梦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强撑着走到陆鸣旁边,准备伺候倒酒。陆鸣看着蝶梦那触目惊心的伤势,哪里忍心让她做这些,赶忙说道:“夫人,我自己来就好,不敢劳烦蝶梦姑娘。”
没想到千芳夫人转头又对着陆鸣说道:“桃源山在附近也算是远近闻名,这些年名气大得很呢。我虽然生性不爱走动,但也曾有所耳闻。
怎么,你们桃源山是终于忍不住了吗?雷鸣夫人和那头当康的领地都满足不了你们这群妖奸了?想吃下我们千芳山了吗?
本夫人好像也没招惹你们?还是说你们想做人族的利剑,拿我们千芳山开刀,试探试探十三虎娘娘的态度?”
千芳夫人眼神中带着挪喻,又隐隐透着几分警惕,那绿色的眸子紧紧盯着陆鸣。
陆鸣听得一头雾水,心里满是疑惑,啥?千芳夫人在说啥呀?雷鸣夫人和那头当康的领地,那可都是桃源山凭本事光明正大拿下来的呀。
如今桃源山地盘可不小,雀儿和小金雕天天带着战斗鸟部队四处巡逻,都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心思去扩大什么地盘,不把大家累死才怪。
妖奸?虽说桃源山确实和人族关系不错,但也不至于就被这么污蔑吧,他们桃源山向来不歧视人族,也不歧视妖族,做个中立的第三方难道不行吗?原来外面的妖都是这么看他们桃源山的啊。
还有这十三娘娘,又是哪位?千芳夫人都要尊称一声娘娘,想必是个极其厉害的存在。
陆鸣心里虽然活动丰富,但嘴上却十分谦虚地说道:“夫人,您可真是误会大了。您实力雄厚,威名远扬,我们桃源山向来崇尚和平,只想着好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从来没有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这次贸然唐突来访,确实是我们考虑不周,是我们的错。等我带着蜂花回去,一定如实回禀总管,到时候我们桃源山必会献上厚礼,以表赔罪之意。”
千芳夫人冷哼一声,言语变得严厉起来:“是挺唐突的,跟做贼似的,我还当是谁要对本夫人不利呢。
你们是为了菩提花而来的吧,我的根系在你们到达附近的时候就察觉到了,自然也知道你们的目的。怎么,就凭你三言两语,就想把这小蜜蜂带走?”
陆鸣一听,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赶忙说道:“夫人,我们绝无此意。这菩提花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但我们也没有要强抢的意思。
只是这蜂花是我们桃源山的一员,她此次前来也是出于一些误会,想入谷了解一下您的喜好,不想惊扰了夫人,还望夫人能高抬贵手,放她一马。”
回答陆鸣的,是千芳夫人那如寒冰般冰冷冷的话语:“这小蜜蜂我可以放走,菩提花呢,也能送给你们几朵。不过,你得帮我一个忙。好了,都别跳了,下去吧,没用的废物们。”
随着千芳夫人那威严得如同帝王谕旨般的话音落下,原本在洞穴中央翩翩起舞、身姿婀娜的蝶精小姐姐们,顿时如受惊的小鹿般,小心翼翼地停下了舞步,缓缓退下。
她们路过时,还顺手带走了满脸不情愿的蝶舞。而蝶梦,则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默默回到了看守蜂花的笼子边上。
等那些闲杂人等都退走之后,原本洞口的所在之处,无数藤蔓如灵动的蛇一般缠绕、生长起来,将洞穴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
刹那间,洞穴里只剩下千芳夫人、陆鸣、蝶梦,以及被关在笼子里的蜂花。
千芳夫人斜睨了蝶梦一眼,语气中满是不屑:“听说你们桃源山专门教导这些小妖识字、修行。
看看我这些废物,教她们灵气探查,一个个跟榆木脑袋似的,学了好几年才学会;学文字更是饭桶,学了那么多年,也就这个蝶梦还算能看,只可惜也没什么悟性。”
陆鸣赶忙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开口:“夫人,每个地方的教学方式和进度都不太一样嘛,您别太往心里去。”
千芳夫人却不再理会陆鸣对蝶梦的维护,话锋一转,说道:“听说你们桃源山的妖都会识字,还通晓三教正法。
我这里有一卷对我很重要的经文,你替我说道说道,解释解释。你我在此论道,若是让本夫人心情通畅,这小蜜蜂,还有菩提花,你大可全部带走。”
千芳夫人从一旁缓缓拿出一卷破损的纸经文书卷,那书卷早已破损发黄,边缘处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
但千芳夫人看着它的眼神,却如同看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眼中满是眷恋与珍视。她用那纤细却又带着几分威严的手指,轻轻在书卷上抚摸过几下,仿佛在抚摸着自己最心爱之物。
随后,她才用藤蔓小心翼翼地递给陆鸣,那动作轻柔得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神圣的使命。
陆鸣双手接过书卷,只觉那书卷入手微微有些潮湿,带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仿佛还残留着千芳夫人指尖的温度。
他紧张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夫人,此话当真?那小的就献丑了。”
千芳夫人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本夫人说话,向来算数。你且好好看看,若是解释得不好,可别怪本夫人翻脸不认人。”
陆鸣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书卷。入眼的却是非常熟悉的内容: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这,这是观音慈航娘娘的波若波罗密多心经,也叫心经!”陆鸣顿时紧张全消,此经乃是观音慈航娘娘修行所传,与太上老君说清静经乃是修行修心性入门必修。
桃源山学子早被山主和总管耳提面命,一个个要求背在心里,经文所讲之含义,山主也给它们解析过。
对于此经,陆鸣胸有成竹。当即,他盘腿坐下,神情庄重,开始逐句为千芳夫人解释。
“夫人,这‘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说的是观自在菩萨在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洞察到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为空相,从而能够超越一切苦难。
就好比我们在这世间,若能看透那些外在的物质、感受、想法、行为和意识,不被它们所束缚,就能摆脱许多烦恼和痛苦。”陆鸣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千芳夫人的神情。
千芳夫人微微皱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道:“那何为清静呢?”
陆鸣思索片刻,答道:“夫人,清静乃是一种心境。就像这心经中所说,不被五蕴所扰,内心没有杂念和欲望的干扰,便是清静。
在桃源山,我们修行时也常讲求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比如,在这洞穴之中,若我们能不被这阴暗潮湿的环境影响,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便是清静的体现。”
千芳夫人听闻,眉头微蹙,陷入片刻的沉思,随后抬眸,目光中带着探寻之意,再次开口问道:“那究竟何为佛性呢?”
陆鸣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耐心地解释道:“夫人,佛性,亦可称之为道性,乃是每个人、每一个生灵都天然具备、与生俱来的。它并非某种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慈悲、智慧与觉悟的本质。
就好比这《心经》中所传达的般若智慧,当我们真正领悟到‘五蕴皆空’的深刻道理,内心便会盈满慈悲与智慧,不再被世俗的烦恼所羁绊、所困扰,此时,便是佛性道性得以显现的时刻。
每一个生灵,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平凡普通,都有着成佛成道的无限潜力。只是,这潜力常常被各种欲望和烦恼所遮蔽,如同明珠蒙尘,难以绽放出原本的光彩。”
“佛性道性?”千芳夫人微微皱眉,面露不解之色,“外面都传佛道儒三教之间纷争不断、互不相容,在你们这里,怎么竟将它们混为一谈了?”
“夫人,且听小的细细道来。”陆鸣恭敬地说道,“山主曾教导我们,外面的凡夫俗子也好,修士高人也好,哪怕是神魔人仙、妖魔鬼怪也罢,之所以无法成道,皆是因为心中存有分别心和贪嗔痴。
这分别心,让人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分你我、辨善恶、论高低,从而陷入无尽的烦恼与纷争之中;而贪嗔痴,则如同三把利刃,割裂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让人在欲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玄女天尊元君治心消孽真经》中曾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何,人心胜,而道心因之纷扰;微者何,道心失,而人心因以梏亡。’
人心若过于强盛,便会扰乱道心的宁静;而道心一旦迷失,人心便会陷入枷锁与困境之中。因此,人心需要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切不可肆意放纵、追逐虚妄。
道心、佛心、儒心,皆需时刻保持警醒,不可懈怠荒废,要不断积累、不断修行。然而,如今学道佛儒之人众多,真正领悟道佛儒之真谛者却寥寥无几。
许多人只是盲目地追求道佛儒之名,却忽略了道佛儒之实。以此种态度学道佛儒,又怎能不背离道佛儒的本真呢?
学儒者,以克己复礼为要义,旨在祛除私欲、存养天理;学佛者,以净根证果为目标,通过参禅入定来寻求解脱;学道者,以断障除魔为途径,期望明心见性、得道成仙。
然而,若不能破除‘欲’这一关,那么三教的修行功夫便无从下手。
历观仁者理学工夫、从实处修践。仙家玄妙工夫、从静处修持。释家空寂工夫、从虚处修证。
究之、皆在心上用功、无非欲此心之无不善。
圣曰:正心、心善则心正焉。天曰:净心、心善则心净焉。佛曰:守心,心善则心守焉。三教本自天道同理。徹上徹下。
理无二致。所为世人勖(xù)者,不必言希贤希圣、不必言为仙为佛、只此讶天和而修人事。
这段经文乃是说纵观历代仁者的理学功夫,皆是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修行践行;仙家的玄妙功夫,则多是从宁静的环境中修持体悟;释家的空寂功夫,往往是从虚静的境界中修证证悟。
细细探究,其实三教皆是在心上用功,无非都是希望此心能够达到至善的境界。
圣人说:‘正心,心善则心正焉。’天说:‘净心,心善则心净焉。’佛说:‘守心,心善则心守焉。’三教本就源自天道,道理相通,贯穿上下,并无二致。
世人所应当勉励自己的,不必追求成为贤人、圣人,也不必妄想成为仙人、佛陀,不必管自己是道士,是僧侣,还是儒生。
是神魔人仙、妖魔鬼怪也好,都只是一世的身份,不必执着,只需顺应天和,修好人事,便已足够。”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