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帐中火光昏黄,烛焰在风口处微微倾斜,火舌一寸寸舔着空气,发出细碎的爆裂声。
    赵烈沉默了许久,喉咙像被什么堵住。那种沉闷的气息,令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抬头看向萧宁,想说什么,又压下。可那股郁结终究难忍,在胸腔翻腾了几次后,还是化作一声沉沉的低问。
    “陛下,”
    他低声道,语气带着几分劝谏,也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急切,
    “末将斗胆再问一句——我们之前已经动员过了,如今弟兄们个个铆足了劲,都在盼着再守三日。”
    “咱们现在的局势也还稳,粮草充足,壕沟未破,箭矢尚丰。既然如此……何必放弃?”
    他语声沉稳,却分明有一丝恳切。那“何必”两字一出,帐内气息更凝。
    萧宁原本负手而立,听到此言,微微挑了挑眉。
    火光掠过他那双平静的眼,映出一线极淡的光。
    他看了赵烈一眼,神色淡如寒铁。
    “谁说——平阳不守了?”
    他的话极轻,却清晰得让人心头一震。
    一瞬间,帐中空气仿佛凝固。
    赵烈怔在原地,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听错。
    “陛下……您方才不是下令退兵吗?退到北关之前扎营……那不就是——”
    他声音低下去,像被什么猛然掐住。
    “那不就是……弃守平阳?”
    萧宁没有立刻答,只是那眼神微微一动,唇角轻轻扬起。
    那一抹笑意,不是温和,也不是讽刺。
    更像是一种已经洞悉一切的笃定。
    “退兵,”
    他缓缓开口,声音极轻,却带着一种无可撼动的气势。
    “是让你们退。”
    他顿了顿,目光自几人之间扫过,
    “平阳要守——只需我一人,便够了。”
    烛火忽地一跳。
    那一瞬间,仿佛整顶帐篷都陷入了某种无声的震颤。
    几人怔在原地,谁都没有立刻反应过来。
    风吹过帐口,卷起几缕雪,白光在空气中飘荡。
    那一刻的寂静,比刀锋还锋利。
    赵烈呼吸滞住。
    他愣愣地看着萧宁,只觉得脑中一阵嗡鸣。
    “一个人……”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字,却愈发觉得荒诞。
    一个人?
    一个人守平阳?
    他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平阳之地,壕沟纵横,山势险峻,三十万敌军已压境。任何一寸土地的丢失,都是用血堆出来的。
    如今天子却说——要以一人守。
    赵烈心中猛地一紧。那种紧,不是惊,而是恐。
    他见过陛下的冷静,见过陛下的果断,也见过陛下在战阵间的那种近乎超然的胆识。
    可这一次,他第一次生出一种异样的惧意。
    不是对敌。
    而是对陛下。
    那一刻,他忽然有种错觉:这位年轻的帝王,像是站在了某种凡人不可及的高度。
    他不在意输赢,不在意安危,甚至不在意生死。
    他只在意——那一局。
    赵烈的心跳渐渐快了,他张了张嘴,却再说不出一句话。
    韩云仞站在一旁,神情亦是震动。
    那句话在他脑中反复回荡——“让我一个人来守就够了。”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人守?
    三十万敌军。
    一座孤城。
    他闭了闭眼,心中有一瞬的荒谬感——这话若出自旁人之口,他必斥为狂言。
    可这话偏偏是萧宁说的。
    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个人,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假话”。
    韩云仞的喉咙有些发紧,他的思绪像被两股力量撕扯——
    一边是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边是信念,告诉他陛下绝不会无端言此。
    他忽然有些茫然。
    他信萧宁。
    可他更怕这份信,最后化成了信而无凭的死局。
    他心中有太多话想说,却一句都不敢出口。
    因为他从萧宁的神情里,看不出丝毫犹疑。
    那不是在试探。
    那是真要如此。
    他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的寒气几乎冻成了冰。
    梁桓站在一侧,面色比任何人都要难看。
    他的指节死死绷紧,额角青筋突起。
    他不是那种多思的人,行军打仗多年,惯以直觉断事。
    此刻他的直觉,几乎在咆哮——
    疯了!
    他不敢说出口,但心里每一个字都在往外撞。
    一个人守平阳?那是拿命在堵天。
    可他又不得不承认——陛下的每一个决定,从未失过手。
    五年前的河西之役,三千破万骑。
    两年前的南洮之战,半夜纵火,断敌粮道。
    那每一仗看似疯狂,最终却都赢了。
    所以,他心底那句“疯了”,还没来得及成形,就被更深的敬惧压了回去。
    他只是死死盯着萧宁,心中涌上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
    他信陛下。
    但他更怕这一次,连奇迹都不够用了。
    董延站得最远,却看得最久。
    他眼神微颤,心中像有乱雷。
    那一瞬间,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理解错了“一个人”的意思。
    他在心里一遍遍揣度——
    陛下莫非是要留下诱敌?
    莫非是另有暗伏?
    或是早布奇兵?
    可不论他如何想,脑中那个“一个人”的形象,总是挥之不去。
    雪夜孤城,烽火四起。
    城头上只立一人。
    那一幕,他越想越清晰,直到心底都在颤。
    董延忽然觉得喉咙发干。
    他当然知道陛下不是莽夫,若真是计,那必是天险之谋。
    可那又如何?
    纵是计,也太险。
    一个人——终究只是一个人。
    他想开口劝,却又怕一句多言,让陛下生疑。
    于是只能低着头,死死攥拳,指甲陷入掌心,疼得他几乎清醒不过来。
    帐中气息越发凝重。
    萧宁的身影立在火光里,背后是呼啸的风雪。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望着他们,眼神沉静,像早已超脱了人间的惊惶与惧怕。
    那种平静,反倒让众人更加不安。
    赵烈心头一片混乱。
    他脑中浮现出许多场景——平阳壕前的阵列、城墙上的火炬、鼓声、号角,还有那漫天的雪。
    一切都在眼前翻滚,可所有声音最后都被那一句话掩没:
    “让我一个人来守就够了。”
    那句话像一道烙印,烫在心上,无法抹去。
    他忽然觉得胸中发闷,连呼吸都开始疼。
    他看向韩云仞,又看向梁桓、董延。
    几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皆是惊疑不定。
    没有人说话。
    可那种震惊、茫然、惶惑,却像风一样在帐中旋转。
    ——陛下的意思,真的是……一个人?
    他们不敢信。
    也不愿信。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眼睁睁看着天子独留平阳。
    而他们——要退。
    那种羞耻、痛苦与不解,在每个人心里纠缠成一团,几乎要撕裂胸腔。
    赵烈垂下头,手背青筋暴起,唇齿紧咬。
    他是最理智的那个人,此刻却第一次生出近乎绝望的冲动。
    韩云仞闭着眼,心口剧烈起伏,像被人重击。
    他想说“陛下疯了”,可又说不出口。
    因为他知道——
    那不是疯。
    那是——一种只有帝王才配拥有的孤决。
    梁桓呼吸紊乱,喉咙一阵发烫,仿佛有血气上涌。
    他忽然意识到,这一刻的陛下,不只是下令的人,而是——在以身作令。
    董延低头,不敢再看萧宁。
    他怕那一双眼。
    那眼里没有温度,也没有情绪,只有一种近乎命定的平静。
    他心底泛起一个模糊的念头:
    ——或许,陛下早已知道,他们谁都挡不住这场局。
    所以他要自己去。
    他要以一人之力,去完成那最后一步。
    烛火再次摇曳。
    风从帐口掠过,带着雪的腥甜气息。
    无人再言。
    赵烈的指尖微微发颤,掌心渗出冷汗。
    他心头的惶惑化作一阵隐痛,压着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终于明白——陛下所谓的“退”,不是逃。
    而是让他们走。
    让他们活。
    他张了张嘴,却已无言。
    火光映在几人的脸上,明明灭灭。
    一阵长风掠过,烛焰几乎熄灭。
    帐内只余炭盆里低沉的燃烧声,像远处战场未起的鼓。
    那是一种将要爆裂的静。
    几人默默立着,心跳在胸腔里重叠,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萧宁依旧站在原地,负手而立,衣袍被风掀起。
    他没有再言语。
    只是凝望着那一片雪色,神情深得像看不见底。
    那种静,仿佛已经超越了生死。
    赵烈忽然明白——他们这辈子,或许再也不会忘记今晚。
    ——那个雪夜,烛火微颤。
    ——那个少年天子,平静地说:“让我一个人来守就够了。”
    他没有解释,也没有多言。
    可那一刻,他们所有人都懂了。
    懂了那句话的重量,
    也懂了那种孤独的冷意。
    风再起。
    雪从帘缝中钻入,散落在地毡上,融成无声的水。
    烛焰摇晃,光线一点点暗下去。
    几人仍未动。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怕自己一动,那火光就会灭,那背影就会消失。
    ——这一夜,注定要被记住。
    因为就在这夜的沉默里,平阳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写。
    帐内的火光渐渐暗了下去。
    萧宁依旧负手而立,神情沉稳。
    赵烈、韩云仞、梁桓、董延几人仍在原地跪着,面面相觑,不知还能说些什么。
    空气像被冰凝固,连呼吸都透着一股疼。
    萧宁缓缓抬起手,掌心在空中轻轻一摆。
    “好了。”
    他声音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疲意,却无半分迟疑。
    “朕意已决。”
    那短短四个字,像刀落铁面,铿锵有声,切断了众人心中所有试图再挽的念头。
    赵烈还想再说,却被萧宁的目光止住。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
    陛下的命令,不只是命令。
    那是一堵墙。
    他们谁,都撞不过去。
    萧宁轻声道:“回去吧。各自整顿人马,按原令退往北关。天亮之前,不得迟疑。”
    “陛下——”韩云仞声音颤了颤。
    “退下。”萧宁没有看他,只抬了抬手。
    那抬手的动作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极重的威压,像山岳沉落。
    风又灌入帐内,烛焰跳动,光影一晃,映出萧宁半张被火光割裂的脸。
    那是一张静到极致的脸——静得像是已经看透了生死。
    赵烈胸口一紧,只觉那一刻,心里什么都塌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的情绪,抱拳一拜。
    “……遵旨。”
    韩云仞、梁桓、董延也陆续起身,神情复杂到极点。
    他们知道,再多的劝,已无意义。
    这位少年天子一旦说出“意已决”,就再没有回头的余地。
    几人硬生生跪拜,再起身时,心里都像被刀划了一道口子。
    转身离开之际,赵烈忍不住回头。
    帐门帘掀开,寒风卷雪。
    他看见萧宁仍站在火前,背影被风雪掩去一半。
    那道身影孤立无援,却又沉稳得仿佛能压住整座城。
    赵烈胸中一阵钝痛,咬牙低声道:“陛下……保重。”
    萧宁没有答,只微微颔首。
    帘幕落下的瞬间,几人心头像被一层雪彻底封死。
    ——
    夜色愈深,风越急。
    平阳营外的积雪,厚得几乎能没过脚踝。
    赵烈、韩云仞、梁桓、董延几人披着斗篷,踩着雪一路往外走。
    身后是中军大帐那一点橘红的火光,渐渐远去。
    他们谁都没说话。
    风声像野兽,在四周呼啸。
    直到行至辎重营外,梁桓终于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
    “一个人守平阳……这算什么主意?”
    那声音闷哑,几乎被风吹散。
    赵烈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色疲惫,却没有斥责。
    梁桓呼吸沉重,满腔郁气,咬牙又道:“我就不信,陛下真能一个人挡得住三十万大军!这不是疯话是什么?!”
    韩云仞皱眉:“闭嘴。”
    他话虽严厉,声音却压得极低,像怕被风听见。
    梁桓冷哼一声,但终究没再吭。
    几人走到路口,停下。
    雪落在盔甲上,发出极轻的“簌簌”声。
    风从营垒之间穿过,旗角猎猎作响。
    良久,韩云仞沉声道:“陛下的心思,恐怕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赵烈侧头看他。
    韩云仞继续道:“你们不觉得吗?陛下的命令里,似乎有意让我们退——不是因为他畏战,而是另有用意。”
    董延抬头,眉间皱着:“用意?什么用意?”
    韩云仞看向远方的天色,那雪夜之中,平阳的方向被白雾吞没。
    “我在想,陛下会不会有别的心思。”
    几人都默不作声。
    韩云仞的声音更低了些:“也许……陛下另有计策。”
    梁桓哼了一声,冷道:“计策?他一个人能有啥计策?面对三十万大军,哪怕是神仙下凡,也没法一个人守住城!”
    赵烈没接话,只是沉默。
    他在心里反复琢磨那句——“让我一个人来守就够了”。
    那句话太奇怪,太不合常理。
    若不是陛下亲口所言,任何人敢这么说,他早一刀削了脑袋。
    他忽然停下脚步。
    风雪吹在他脸上,冰冷刺骨。
    他喃喃道:“不……或许陛下真有他的打算。”
    韩云仞看向他,眉头一动。
    “赵将军的意思是?”
    赵烈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你们都知道,陛下武功之高,咱们中谁也比不过。若真让他一个人留下,他未必会立刻陷入险境。”
    “可……”董延皱眉,“就算他再强,一个人能挡多少?几十人?几百人?那也是三十万铁骑啊!”
    赵烈点头,眼神却越发冷静:“我自然知道他一个人不可能挡下三十万。但若他只是要拖延——呢?”
    “毕竟,陛下之前就说过,平阳城,只要守住三日,敌军自退!”
    “如果咱们相信这句话,把这句话当成真的,那么,陛下定然是要守这平阳城三日的!”
    “可是呢,如果让咱们留下来守,咱们必定死伤惨重!所以,陛下依旧打算守城,可又不想咱们再死伤惨烈!”
    “所以,他决定用自己的武功优势,进行拖延!”
    这句话一出,几人同时怔住。
    “拖延?”韩云仞低声重复。
    “嗯。”赵烈的声音低沉而缓,“陛下若真要我们退,那他留守平阳,或许就是为了掩护撤军。”
    “同时,还能达到守住平阳城三日的目的!”
    风声卷过,众人面面相觑。
    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赵烈话中的分量。
    ——掩护撤军。
    ——以身为饵。
    梁桓脸色变了,额角青筋暴起:“你是说,陛下要独自留下拖住敌军?!而且还是三日?!那……那岂不是送死?!”
    赵烈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垂下头。
    韩云仞脸色也阴沉下来,神情复杂到极点。
    他喃喃道:“若真如此……那陛下这回,是要拿命护我们了,护这平阳城了!”
    几人沉默了。
    雪在他们肩头一层层积起,风一阵阵呼啸。
    整个营地寂静得只剩下呼吸与风声。
    良久,董延低声道:“可是……陛下的武功再高,能拖得住多久?一炷香?一刻?一夜?”
    “谁知道呢。”赵烈声音低沉,“也许他有别的算计,也许他心里早有准备。但无论如何,再多的计谋,与无法支撑一人战胜三十万人!”
    “这种法子——终究是拿命换。”
    梁桓狠狠一拳砸在雪地上,怒声低吼:“那我们算什么?我们这些人算什么?!让陛下一人去死,我们活着逃?!”
    那声音低沉嘶哑,带着怒意。
    韩云仞闭了闭眼,心口剧烈起伏。
    他喃喃道:“不行。”
    赵烈转头看他。
    韩云仞咬牙道:“我们不能走。哪怕陛下真要以身断后,我们也不能丢下他。”
    赵烈沉默不语。
    可那一瞬间,他的拳头已经握紧到发白。
    董延也抬起头,眼神里闪着某种坚决:“没错,若真如此,我们不能退。”
    梁桓一脚踢开身边的雪,狠狠道:“退?退到北关算什么!陛下一个人守平阳,我们还苟着活命?老子不干!”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不高,却压得风雪都显得沉重。
    赵烈垂头,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开口:“我也不走。”
    那声音平静,却像一块石落在雪地,砸出厚重的回响。
    “陛下命我们退,是为护我等性命。可若他真独守平阳,那便是以命换命。”
    “此战若败,北关也守不住。”
    “与其苟活,不如与陛下同生共死。”
    韩云仞抬头,望着风雪之中那一点隐约的灯火。
    那是中军大帐的方向。
    火光早已被风雪模糊,但他们都知道——陛下还在那里。
    “他一人守平阳,我们四人,怎能退?”
    他咬紧牙关,一字一顿地道。
    梁桓沉声附和:“若是送死,那也该一起送!”
    董延的唇在发颤,声音低哑:“陛下为君,能舍生护臣;我等为臣,岂能畏死弃君?”
    风声呼啸,卷起一片雪尘。
    赵烈抬起头,眼中闪着一点火光。
    那火光不是狂热,而是冷静到极致的决心。
    “不可退。”
    他声音沙哑,却坚如铁。
    “无论陛下怎么命,我们都不能退。”
    “平阳若亡,我们便亡。”
    “平阳若立,我们便同立。”
    几人对视,目光如刀。
    风雪扑面,却再无一人畏缩。
    韩云仞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明日天亮,若陛下真下令撤,我们……便留下。”
    “留下?”梁桓眼神炽热,“当然要留下!”
    赵烈点头,沉声道:“各自回营,暗中传令,准备待命。明晨之前,不可走一步。”
    “喏!”
    几人齐声应下。
    风雪呼啸,夜色如墨。
    他们转身离去,背影沉重,却步伐坚定。
    雪压在他们肩头,冷得像铁。
    可他们心头的那股热,却在风雪中燃得更烈。
    因为他们已明白——
    此战,已不止是平阳之守。
    更是命与信的分界。
    退,是苟活。
    留,是血。
    他们知道,陛下不许他们死。
    可有时候——
    臣子死,才是忠。
    这一夜,平阳的雪下得更大了。
    风声里,仿佛有鼓鸣自远方传来。
    那是血的召唤。
    赵烈回头,望向中军方向。
    烛光微弱,却依旧未灭。
    他低声喃喃:
    “陛下……您要独守平阳,我们也不会退的。”
    风雪吞没了他的声音。
    天地茫茫,
    唯有那点火光,在风雪中摇曳——
    像是平阳城最后的心跳。
    几人很是默契的对视了一眼,目光逐渐坚定!
    继而,化作了脚下的动力,重新朝着萧宁所在的营帐走去!
    这次!
    他们要!
    抗命!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