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复山河 > 第五百零二章 、荒唐闹剧

第五百零二章 、荒唐闹剧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南京六部。

    看着手中的勤王诏书,众人脸色阴沉的可怕。

    显然辽东镇谋反,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大虞朝建立这么多年,一方边镇集体谋反,还是开国以来头一遭。

    以往的时候,边军顶多闹闹饷。

    钱粮往下一发,就能把军心安抚下来。

    在文官们眼中,辽东镇无非是嚣张跋扈了一点,断然是不敢造反的。

    前些年的时候,朝中还有不少人主张,扶持辽东镇制衡勋贵系。

    “辽东镇谋反,京师危在旦夕。

    朝廷下达了勤王诏令,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必须尽快拿出方略来。”

    万怀瑾率先开口说道。

    在六部尚书排名之中,户部只能排在第二位,但他还是朝廷委派的钦差。

    按照大虞朝的惯例,钦差大臣下地方代表的是皇帝,属于见官大一级。

    他的身份地位最高,站出来主持六部会议,自然是顺理成章。

    “受徐州叛乱的影响,驿卒是绕路把讯息,从京师传过来的。

    算算时间的话,距离辽东镇谋反,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京师情况不明,我们手中能够调动的精兵,不过两三万人,并且以步兵为主。

    这点儿部队,如果在野外和辽东铁骑遭遇,怕是会吃大亏。

    何况江南目前的局势,也不适合抽调大军离开。

    兵部的意见,先搞清楚京中局势,再联合南方各省共同组建勤王之兵。”

    兵部尚书史清尘缓缓说道。

    兵者国之重器,用之不可不慎。

    大虞朝的军事管理体系,主要是两条主线,分别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

    名义上兵部统领全国武官考核、军队调遣、边防筹划等事务,到了具体运用上,权力却受到了五军都督府的制约。

    调兵的命令是兵部发出的不假,但在命令发布前,皇帝先得召集内阁、都督府一起商议。

    在大多数时间,兵部负责军政后勤管理,五军都督府掌控调兵权。

    京中的兵部尚书权力都受到限制,南京兵部尚书手中的权力,那就更小了。

    按照大虞律规定,南京兵部负责管理南京留守、军事卫所及江南地区的军事防务。

    名义上管辖二十余万的军队,其职能涵盖水陆两军,包括马政、船政、驿站事务。

    怎奈这些部队,都是纸面上的数据。

    卫所糜烂日久,指望他们勤王救驾,明显是痴人说梦。

    真正能打的部队,还是朝廷派过来的北疆兵团,顶多再加上留守江南的几千募兵。

    总兵力不超过三万,还以步兵为主。

    冒然派兵北上,就是对江南局势不负责。

    搞不好大军前脚刚走,地方士绅后脚就跳出来背刺。

    “我们能够等得起,朝廷那边怕是等不起啊!”

    礼部尚书柏锦文当即反对道。

    等搞清楚了状况,再和南方各省组成联军,最快也要数月时间。

    以京师目前的情况,能不能坚持那么久,谁也说不准。

    搞不好没等他们筹备好,大虞朝就先一步没了。

    “辽东军谋逆,边军没有反应,多半是北疆出了事。

    眼下忠于朝廷的军事力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比白莲教之乱时还要凶险。

    想要平定辽东军叛乱,唯有请汉水侯出山,整合南方各省的军力,方能有一战之力。

    要不然就只能利用北方缺粮,靠时间拖死叛军!”

    刑部尚书安敬之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不是救不救援京师的问题,而是南京兵部手中能够调动的军事力量,根本打不过叛军。

    其他的各省的勤王大军,那得等地方衙门收到勤王诏书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兵人数。

    总体上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有能力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唯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汉水侯。

    考虑到距离问题,就算李牧收到诏书后立即起兵勤王,也要数月时间大军才赶的过来。

    “此次勤王之战,确实少不了汉水侯参与。

    为了加快勤王大军整合速度,我们不如派出代表,前往安南和汉水侯商议。”

    史清尘想了想后提议道。

    李牧能不能靠得住,谁也说不准。

    可是眼下的局势,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大兵团作战,不是谁都能够指挥的。

    除了这位军中第一人,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整合各地的军队,其他人根本搞不定。

    “史大人,言之有理。

    战场上兵贵神速,能节省一天时间算一天。

    不过这个使者人选,怕是需要仔细斟酌。”

    万怀瑾点了点头说道。

    天塌下来,高个子先顶着,现在军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李牧。

    作为大虞朝的“忠臣”,这次勤王大战,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

    京师。

    “蠢货!”

    “谁让你把内阁诸公全杀了的?”

    看着前来报捷的族弟,施靖风忍不住怒吼道。

    辽东镇夺取了京师,杀几名朝廷大员立威,完全是基本操作。

    可杀人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肆无忌惮的滥杀,必须遵守基本游戏规则。

    内阁大员全是朝中各派的领袖,就算是要死,也必须死的光明正大。

    按照施靖风的计划是推永宁帝复位,然后给这些人扣上乱臣贼子的罪名,再以皇帝的名义杀人立威。

    事后天下人怒骂,也是永宁帝背锅。

    现在永宁帝都没上位,内阁诸公就先一步死在战场上,无疑是给施家拉了一大波的仇恨。

    发生了这种变故,以他们为首的各方政治势力,肯定不会买施家的帐。

    “大哥,当时将士们都杀红了眼,一不留神就把挟持小皇帝的乱党都给杀了。”

    施靖海硬着头皮解释道。

    格杀勿论的军令是他下的,但现在这种时候明显是事情大条了,肯定不能承认。

    反正人是死在乱军中的,只要他不承认是自己下令杀的,那就是意外死亡。

    “哼!”

    冷喝一声表示不满后,施靖风陷入了沉思中。

    “大哥,杀人立威的计划,不然暂且搁置吧!

    没有内阁诸公,用其他人的脑袋,份量还是差了一些。

    眼下在城中,我们也不是没有合作者,完全可以先恢复朝廷的建制。

    后续等京中局势稳定下来,再徐徐图之。”

    施靖林委婉的劝说道。

    杀内阁众人立威,不光是为了震慑百官,也是为这场叛乱披上合法的外衣。

    既然想要获得合法性,自然要先给对方定罪,再经三司衙门审判后处斩。

    一套流程走下来,才让天下人相信,他们发起的是政变,而不是叛乱。

    现在人提前死在了乱军中,程序自然走不下去。

    强行给死人扣帽子,看似最终结果一样,但信服力上免不了大打折扣。

    “嗯!”

    “召集文武百官明日议事,老夫要行废立之事,拥立太上皇复位。”

    施靖风冷漠的下令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辽东镇起兵,就是打着太上皇的旗号,现在自然要兑现政治承诺。

    甭管永宁帝有多废物,都要先把人送到位置上再说。

    “大哥,太上皇就这么一个活着的儿子,早早就被册立为了太子。

    就这么废帝拥立,按照大虞律中的继承法案,小皇帝还是会被册封为太子。

    老子抢儿子的皇位,传出去也不好听。

    最关键是下面的弟兄们不放心,担心小皇帝未来继承皇位,行政治清算之事。”

    施靖林隐晦的提醒道。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尤其是涉及到皇权,更是你死我活的博弈。

    他们这些高层知道,施家迈出这一步,就是冲着争夺天下去的。

    太上皇也罢,小皇帝也罢,都是他们手中的棋子。

    可下面的人不清楚。

    在很多基层士兵眼中,他们还是大虞朝的兵,对皇权依旧存在敬畏之心。

    “无妨!”

    “告诉下面的人,让他们且安心,此事老夫自会解决。”

    “这年头孩童夭折率,可是非常高的。

    先帝的几个孩子,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太上皇前些年,也夭折了两名皇子和一名公主。

    纵使再次立为太子,能不能活到成年,也是一个未知数。”

    施靖风一脸不屑的说道。

    士兵们的担心,只会发生在太平盛世。

    乱世之中,小皇帝能不能成年,还要看他们的眼色。

    孩童夭折率高不假,可那大都是物资匮乏、医疗条件落后导致的。

    皇子、公主们拥有最好的物质保障,最好的医疗条件,正常情况下夭折的概率应该非常低。

    先帝和太上皇的孩子频繁夭折,本质上还是朝堂政治斗争的延续。

    触及到了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人家肯定要发起反击。

    皇帝身边戒备森严,直接出手弑君,风险系数太高。

    相比之下,对皇子、公主们下手,难度系数就要低的多。

    纵使出手暗算失败,幼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深入调查,还以为是宫中嫔妃之间内斗。

    纵观整个历史,开国之主之类强势的皇帝,后代夭折率都很低。

    一旦到了王朝中后期,宫廷斗争加剧、朝堂党争升温,皇子公主们的夭折率一下子就上去了。

    下毒、刺杀都是不入流的手段,真正的黑手可能在一次宫殿维修中,就提前布下了暗手。

    可能是一块木头,也可以是一块特殊的石头。

    甚至单独的材料都没问题,但多种材料混杂在一起,就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剧毒。

    孩童中招概率更高,那是他们缺乏意志力,经常伸手触摸身边的器物,又喜欢把手指塞入嘴中。

    最惨的当属宋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子嗣艰难,尤其是南宋时期,绝嗣都成了常态。

    除了皇帝喜欢炼丹外,宫殿大量采用铅、水银、朱砂等毒物充当建筑材料,也是引发灾难的主要原因。

    “大哥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施靖林淡定的回答道。

    有了成算就行,大家要的是一个安心,最怕当老大的妇人之仁。

    ……

    次日清晨,早朝一开始,太和殿就热闹起来。

    听说施家要行废立之事,不光京中文武百官出现在了朝堂上,就连宗室王公、勋贵外戚也全部赶了过来。

    “自福临元年开始,我大虞就急转直下。

    国事衰微,天灾人祸不断,皆是上天的预警。

    一切的根源,都来自永宁十年的那场政变。

    现在乱臣贼子已经被铲除,当拨乱反正,迎太上皇复位!”

    吕凌风率先开炮道。

    没有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三言两语就直入主题,全程没有夸永宁帝一句。

    看得出来支持永宁帝复位,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毕竟,永宁帝虽然好忽悠,但架不住在位期间骚操作太多,清流党人一样怕这位败家子皇帝。

    可是没有办法,国库空空如也,他这个户部尚书地位太过尴尬。

    清流党选择了和施家合作,自然要拿出诚意来。

    带头请小皇帝退位,再拥立永宁帝复位,就是他要纳的投名状。

    “荒唐!”

    “亏你还熟读圣贤书,连礼法都记不住,干脆抹脖子自杀算了!

    从来都是子承父业,‘父继子位’的荒诞剧,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只出现了一次。

    那位有违人伦,强行上位的卫后庄公,后续是什么下场,不需要老夫多说吧!”

    李亨率先反驳道。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了机会。

    皇权更替有一套完善的礼法,皇位传承了下去,就不是想拿回来就能拿回来的。

    施家要搞“父继子位”,完全是在礼法对着干。

    站出来维护礼法,反对施家的计划,完全是名正言顺。

    “你这老匹夫,岂知天命……”

    话说到一半,一个响亮的巴掌响起,吕凌风直接被打懵了。

    现在可是京中的施家天下,这帮勋贵匹夫,居然还敢如此放肆。

    “混账!”

    “朝堂上乃神圣之地,岂容尔肆意妄为!”

    施靖风厉声呵斥道。

    入住京师之后,他对一众勋贵可是礼遇有加,连抵抗王师的重罪他都没追究。。

    本以为能收买人心,万万没想到,现在还是有人跳出来找死。

    “呵呵……”

    “我镇远侯府世受皇恩,岂能和你这逆贼为伍!”

    李亨不屑的说道。

    从自报家门那一刻开始,他就不怕施靖风暴起杀人。

    死在阴暗的角落里,哪有在百官众目睽睽之下殉国来的耀眼。

    话音落地,朝臣迅速分成两波。

    见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出现在李亨的身后,施靖风瞬间绷不住了。

    大虞传承近三百年,有忠臣愿意跟着这个帝国殉葬,并不算奇怪。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

    “老匹夫,这是欺我的刀不利呼?”

    话音出口,他就后悔了。

    眼前的一幕,太像东汉末年朝堂上的一幕。

    “无妨,吾等的剑同样锋利!”

    李熙的接话,让大殿内的紧张气氛越发凝重。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