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复山河 > 第四百九十七章、城门争夺战

第四百九十七章、城门争夺战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安南会馆。

    “会长,大事不好!”

    “辽东镇反了,叛军正在向京师杀来!”

    听到这个消息,李和颂眉头瞬间紧皱起来。

    最近这些日子,可是噩耗不断。

    先是大沽口沦陷,刚运抵港口的钱粮,被叛军洗劫一空。

    除了朝廷之外,损失最大的就是汉水侯府。

    不光囤积在港口的物资,落入了叛军之手,连在顺天府的移民行动也被迫中止。

    有多少人员损失,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

    吃了这么大的亏,他第一时间派人向李牧进行上报。

    消息还没送到安南,现在辽东镇又反了。

    相比那些不入流的叛军,藩镇造反的危害性,明显要高的多。

    “知道了!”

    “接下来京中要出乱子,把我们的人集结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李和颂平静的下令道。

    凡事都有两面性。

    单纯看表面上的财货,汉水侯府无疑是血亏。

    可一旦着眼于全局,危险中也蕴含着机遇。

    辽东镇此时造反,无疑给了大虞王朝最后一击。

    甭管能否把这场叛乱镇压下去,开了这个先河之后,中央朝廷的权威必然大减,搞不好大虞帝国会因此而崩溃。

    一旦大虞朝崩溃,束缚在自家侯爷身上的政治枷锁,也将迎刃而解。

    放眼全天下,有资格参与乱世争霸的势力,一共就那么几家。

    其中汉水侯府和北虏属于第一梯队,一方拥有当世最强骑兵,一方拥有当代最强步兵和水师。

    并且都拥有稳固的大后方,综合实力远超其他竞争者。

    刚刚造反的辽东镇,则属于第二梯队。

    看似兵强马壮,可缺乏稳固的大后方,在政治上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四面开花的农民起义军和隐藏在暗处各地世家,则属于乱世争霸的第三梯队。

    只能说潜力很大,但现在尚未成长起来。

    包括占据关中,自称闯王的家伙,根基同样不稳。

    疲敝的关中大地,根本无法给他提供足够的钱粮,养活麾下的百万大军。

    要么尽快打出去,要么自己把自己玩死。

    暗自盘算了一番之后,觉得自家侯爷胜算最大的李和颂,当即熄了帮朝廷守城的心思。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不介意再推上一把。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谁都能玩的。

    以辽东镇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口碑,入主京师也只能当董卓。

    纵使施靖风能够保持克制,全心全意的辅佐皇帝,大家也会把他变成董卓。

    文官们不会服他,勋贵们更不可能买他的帐,宗室更是要跳出来反他。

    稍微推上一把,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王、称帝。

    乱世争霸开启,南方各省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和自家侯爷抗衡。

    估摸着只需要两三年之功,就能够席卷南方大地。

    至于北方大地,大不了暂时丢给各路叛军和北虏争夺。

    纵使被人统一了,疲敝的北方大地,也无法为一个政权提供足够的钱粮。

    虽说南方政权统一全国的概率低,但凡事总有例外。

    以自家侯爷的用兵能力,区区北伐根本不在话下。

    甚至不需要亲自出手,凭借钱粮上的优势,都能够耗死北方政权。

    想清楚这一切之后,李和颂觉得自己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家侯爷的霸业增添一分助力。

    ……

    午夜时分,镇远侯府灯火通明。

    李氏宗族高层纷纷聚集过来,商议应对之策,其中不乏军中将领。

    搁在往常的时候,组织这样的聚会,少不了被御史弹劾。

    稍有不慎,还会被扣上密谋造反的罪名。

    现在这种时候无需担心,纵使侯府的政敌,也不会在此时给他们扣上这种罪名。

    没有别的原因,李家是真有造反的实力。

    镇远侯退出权力中心,仅仅只是因为继承人年幼,并非景家那样伤了元气。

    何况除了京中这一脉,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疆,还有实力雄厚的汉水侯府。

    “今夜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一下,如何应对眼下的复杂局势。

    吾儿年幼无法拿主意,老身一介妇道人家,也不懂那么多。

    事关李氏一门的安危,就拜托诸位了!”

    说完,侯爵夫人抱着儿子,向众人微微行了一礼。

    没有丝毫迟疑,众人急忙起身还礼。

    在宗法制度下,族长和爵位一样,都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哪怕只有几岁,依旧是李氏宗族的族长。

    “夫人言重了,辅佐族长本就是应有之义。”

    辈分最高的族老,率先表明了立场。

    族长年幼,那也是李氏宗族的族长,不能因为族长年幼就怠慢。

    一旦坏了规矩,宗族的向心力也就没了。

    “三叔公,今天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辽东镇谋反之事。

    叛军来势汹汹,京营还有四个团营在外面,局势对朝廷非常不利。

    尤其是辽东镇和晋商关系密切,这帮人腐蚀了朝中官员,守城期间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为了李家一门老小的安危,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李森神色凝重的说道。

    外调的京营部队中,就有李家手中的团营。

    如果不是这支部队在外面,他们也不会这么慌。

    “森少爷说的不错,现在的局势非常糟糕。

    朝中百官内斗不休,无法全心投入到京师保卫战中。

    叛军都快要兵临城下了,还有人大言不惭让朝廷出兵围剿叛军,全然不顾京师的安危。

    搞不好朝中一些官员见叛军势大,在暗地里已经和辽东镇那帮有了联系,正等着把朝廷卖上一个好价钱。

    我们勋贵世家,世受皇恩肯定不能与之为伍。

    万一京师不幸沦陷,为了家族存续,我们必须安排好撤退之路。”

    李和颂顺势接过话题。

    作为李氏宗族的远支旁系,正常情况下,这种会议没有他参加的份。

    能够出现在这里,那是因为他代表的是李牧。

    作为宗族中权势最显赫的一支,肯定不能视为普通旁系对待。

    李牧的意见,没人可以无视。

    “和颂啊,京师城池坚固,绝非叛军能轻易突破的。

    敌军想要杀进来,唯有封锁京师的对外联络通道,延长战争的周期,慢慢拖死敌人。

    只要勤王大军来的足够快,收拾叛军就完全不在话下!”

    紫衣族老的回答,让李和颂很是无语。

    都到了这种时候,还敢把希望寄托在勤王大军身上。

    “六叔公,等勤王大军汇聚起来,给我们收尸都赶不上。

    边军断粮多日,现在一个个边军将领,都在为军饷钱粮发愁。

    纵使朝廷下达圣旨,边军将领愿意出兵救援京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边的援军指望不上,南方的援军更是没戏。

    南下的北疆军团,需要镇压江南大地,还要负责疏通京杭大运河,根本无法动弹。

    南方其余各省最能打的军队,在上一次和北虏会战的时候,就被抽调到了北方,至今都未返回。

    除非给侯爷下诏,让他从安南起兵勤王。

    鉴于现实问题,纵使朝廷下达了圣旨,等侯爷的援兵赶来也是数月之后。

    京中的粮食支撑不了那么久,就算叛军不攻城,城中秩序也会崩溃。”

    李和颂一脸淡定的解释道。

    勋贵世家与国同休,享受了盛世的红利,也要在乱世中付出代价。

    镇远侯府算是好的,上一任镇远侯死在了出征路上,算是对得起大虞朝了。

    当代镇远侯年幼,尚未正式承袭爵位,暂时无需承担相应责任。

    帝国危难时刻撒丫子跑路,世人也不会苛责一孩童。

    如果换个时间点,哪怕局势再怎么凶险,为了家族声誉也必须和朝廷站在一起死扛。

    “你的意思是城破之后,找机会逃离京师?”

    六叔公沉声问道。

    提前跑路是不可能的,李家丢不起那脸。

    家族积攒了数百年的政治信誉,不能在他们这一代葬送掉。

    “没错!”

    李和颂坦率的回答道。

    从利益角度出发,他是希望李家能够带着手中的军队,南下投奔汉水侯。

    举宗族之力,一起参与乱世争龙,胜算无疑会大大增加。

    可现实条件不允许,勋贵世家的傲气,也不允许他们逃避。

    哪怕必须转移,也得先和叛军干一仗,证明李家为朝廷尽了忠。

    “三哥,如果京师真的不保,我看可以安排一些年轻子弟,趁乱突围以保全各房的血脉传承。

    辽东那帮反贼若是入了城,我们这些老家伙过去应付便是。”

    六叔公冲白发老者说道。

    世家大族能够长期传承,最主要的就是懂得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分散风险。

    忠义之名他们想要,但宗族传承更不能断。

    “嗯!”

    “安排一些精英子弟突围可以,但必须是未入仕的。

    当了朝廷的官,拿了朝廷的俸禄,就要做好和大虞共存亡的准备。

    一旦城池沦陷,就跟着我们这帮老家伙去守卫皇宫,保卫陛下的安全。

    若是死在逆贼手中,正好全了吾等的忠义之名。”

    白发老者一脸淡定的说道。

    这个决定非常残酷,不过李家跟着大虞安享了数百年的富贵,不可能没有表示。

    乱世一旦开启,这份忠义之名,就变得至关重要。

    在家天下时代,宗族利益往往高于个人生命。

    活了一大把的年纪,各种大风大浪,他都见过了。

    眼前的场面,确实复杂了一些,但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他可以确定,只要没死在乱军中,辽东叛军就不敢对他们出手。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辽东镇既然打着永宁帝的旗号,那就代表着对方还心怀忌惮,不敢明着造反。

    心里有了顾忌,叛军敢在任何地方放肆,进入皇宫中也必须收敛一二。

    士兵又不认识皇帝长啥样,万一不小心捅死了永宁帝,他们的政治旗号就废了。

    没有大义充当遮羞布,连当董卓的资格都没有。

    站在辽东镇的立场上,为了尽快稳定局势,前期肯定要把永宁帝给抬出来。

    京中文武百官大都参与了废帝运动,既然支持永宁帝复位,肯定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清算。

    反正永宁帝好忽悠,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打着皇帝旗号排除异己。

    不过在百官废帝行动中,李家正忙着闭门守孝,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展开政治清算,也牵扯不到他们。

    何况李家人还有政治价值,把他们掌控在手中,能够让李牧投鼠忌器。

    越是有价值,就越不容易死,也越有机会折腾。

    活了一辈子,到了耄耋之年好不容易捞到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他李亨肯定要放手一搏。

    成则是力挽狂澜的功勋,败是壮烈殉国的忠义之士。

    无论哪种结局,未来史书上,都会给予不低的评价。

    “三叔公,何至于此啊!”

    李和颂焦急的劝说道。

    留在京中的族人若是都死了,那么一了百了,没啥好说的。

    怕就怕落入叛军手中,成了威胁自家侯爷的人质。

    尽管能发挥的实际功能有限,没有哪个乱世枭雄会被人质所束缚,但架不住这种操作能恶心人。

    受儒家亲亲相隐的影响,六亲不认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混账!”

    “我李家世代忠良,至此国难当头,老夫岂能退缩!”

    李亨当即怒骂道。

    后路都安排好了,有李牧在后面撑着,李家就不可能没落。

    没有了宗族拖累,青史留名的机会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至于牵连留在京中的族人,直接被他无视。

    大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积攒各种问题,迫于亲情关系很多都没法处理。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来一次刮骨疗毒。

    没有了这些拖后腿的捣乱,离开的精英子弟,才能缔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李家。

    “三哥说的不错,我李家世受皇恩,肯定不能临阵脱逃!”

    一旁的六叔公李熙笑着附和道。

    几十年的兄弟,对方心里想什么,一个眼神就能够知道。

    都有七老八十的人了,纵使跟着逃离京师,也不一定能活着抵达安南。

    与其憋屈的死在路上,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场。

    ……

    寅时三刻,劳累一夜的巡夜的士兵,正三三两两打着哈欠。

    稍不留神的功夫,几名黑影闪过,匕首直接划过了他们的脖子。

    杀完人之后,黑衣人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拖拽着尸体进入院内,迅速换上巡逻士兵的衣服。

    稍微整理一下军服后,就捡起了武器,扮作巡逻士兵缓缓向城门靠近。

    “你们是哪部分的,为何从来都没有见……”

    不等守城官兵说完,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胸口。

    知道暴露了身份,一众冒牌货官兵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向眼前的敌人发起了进攻。

    “敌袭!”

    觉察到不对劲,城墙上的暗哨急忙发出预警。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