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不得不说,郑朝宗送上的马屁很高明。
高端的马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用朴素的方式说出口。
郑朝宗的马屁高明在,他不仅拍得响亮,而且论点清晰,极具说服力,而不是盲目的一味瞎吹捧。
殿内群臣侧眼看着他,目光很复杂。
原本官家将郑朝宗晋升入新政司,大家也都看过郑朝宗的奏疏,被这家伙敢说敢做的直率性格震惊了,都以为他是如同唐朝魏徵一样,是个刚正不阿的谏臣。
没想到啊,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拍起官家的马屁来,竟也如此响亮。
赵孝骞乐得不行,好话人人爱听,他自然也不能免俗。
主要是郑朝宗这番马屁有理有据,太合他的心意了。
呐,这个就叫专业。
胡乱吹捧的马屁,没人往心里去,但有理有据的马屁,那就不是马屁,是铁一般的事实。
赵孝骞觉得自己果然属于英明神武,千古一帝那个档次的帝王。
“不错,从郑卿的眼中,朕看到了‘真诚’二字,这两个字非常滚烫热辣,朕毫不怀疑郑卿说的是真话,实话。”赵孝骞正色道。
群臣默默叹了口气。
好吧,你高兴就好。
“关于‘青苗法’的废行,朕觉得在座诸位应该没有异议了吧?”赵孝骞缓缓道。
苏辙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臣觉得,青苗法可谨慎实施,主要是对地方官员的监管方面,朝廷要下大力气,否则善政也会变成恶政。”
赵孝骞嗯了一声,然后望向韩忠彦。
韩忠彦收到了赵孝骞的眼神,立马道:“监察府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并且大量任用官员,分赴各地州府县,监察地方官员落实新政的情况,任上官员但有不法事,监察府定会及时查办问罪。”
韩忠彦说完后,殿内又是一阵沉默。
在座的有不少政事堂的宰相,对于监察府的印象,自然不算太好,当初设立时,他们就激烈反对。
如今官家力排众议,监察府在一片反对声中还是成立了,木已成舟,宰相们也没有办法,只好默认它的存在。
赵孝骞当然也清楚在座的许多人对监察府的抵触情绪,但他并不打算理会。
“监察府的架构要继续完善起来,度支司可拨出钱款,监察府将在大宋各路,府,州设立地方监察司,监察司官员谨慎任用,三年轮换,并且是终生责任制。”
赵孝骞顿了顿,道:“‘终生责任制’的意思是,监察官员若做出徇私枉法,包庇构陷等不法事,无论事情过了多久,朝廷都要追责。”
“只要朝廷查出来,哪怕事情过了几十年,这个官员已致仕告老回乡,当年的事也过不去,就算人已经老死,进棺材了,责任也要落到他的后代子孙身上,比如查没家产,后代不准参加科举等等惩罚。”
此言毕,在座的群臣皆露出异样的表情。
监察府的韩忠彦,吕惠卿,李清臣等人面色凝重,其他人则露出几分幸灾乐祸之色。
本该如此,监察府手握如此大的权力,确实要承担与之相配的压力,不然好事都让你们占了,天下官员都要看你们的脸色,世上没人管住你们了。
监察府的事只是顺口一提,事情回到正轨。
经过一番辩论后,“青苗法”的实施已没有异议。
赵孝骞对青苗法倒是有了另一个疑问。
“子厚先生,朝廷的‘青苗法’条款里,官府给百姓提供借贷,来年百姓归还时,还要加付两成的利息,这一条是否合理?”
两成的利息不是高利贷,而是青苗法里明文规定的。
但赵孝骞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青苗法的初衷,是帮助受灾的百姓暂时度过难关,从情理上来说,百姓刚度过难关,第二年就要偿还官府的本金,本就有些吃力了,还要加上两成的利息,朕估摸百姓可能偿还不起。”
章惇沉声道:“官家,当年介甫先生与参与变法的同僚商议后,定下这两成的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地方受灾,灾民岂止百万,朝廷以青苗法提供借贷粮食钱款,是需要巨大成本的,若是一点利息也不付,百姓借贷没有偿还压力,反倒助长民间的不正之风。”
“若是百姓抱着占官府便宜的念头,反正不需要付利息,于是人人争相借贷,朝廷国库也撑不住,所以臣以为,这两成的利息,是必须要收的。”
赵孝骞点了点头。
王安石对人性是有着深刻理解的,不要说什么百姓纯朴善良之类的,那是不过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政治口号。
是人就有善恶,有贪嗔恶念。
每个人的心里都同时住着天使与魔鬼,这一点跟身份地位无关,不是说越贫穷的人越善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根本没这说法。
青苗法之所以收取两成的利息,也是为了杜绝人性里的恶,当然,朝廷也要计算成本与收益,这跟官府每年向百姓征税是同样的道理。
“关于青苗法的商议,大抵是定了,不过在借贷利息和具体的落实上,还需要继续完善,官员下放民间的事,政事堂选出官员进行第二批下放,朕要知道民间的真实情况。”
“第二批官员下放,可在京畿地区之外,河北路,江南路,淮南路,广南路等等,记住,告诫这些下放的官员,朕要看到他们的态度,监察府的人时刻盯着他们。”
群臣纷纷躬身应是。
赵孝骞舒了一口气。
关于新政的条款修正,朝野存在的最大争议,其实就在“青苗法”。
这也是新党旧党之间最大的分歧点。
今日算是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对新政的其他条款的商议,也就简单多了。
当然,青苗法的争议,还只是新旧两党停留在表面的争议。
接下来关于新政方面要商议的议题,有一个更具争议,更容易引发混乱的条款,那就是“方田均税法”。
它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条款之一,王安石后来变法失败,大宋三代帝王对新政数废数立,根源问题就出在“方田均税法”上。
看名字似乎看不出这条新政有什么问题,但若触及到它的具体内容,很多人就会感到棘手了。
所谓的“方田均税”,具体的内容就是清理丈量天下的土地田亩,查出民间地方地主商贾们大量隐瞒的土地亩数,并将土地的质量分为五等,各个等级的土地,向朝廷交的赋税不一。
看看这内容,要命不?
难怪那么多官员权贵地主,拼命都要阻拦反对王安石变法。
这一条款,便深深地触碰到了官员权贵地主们的利益。
在古代农耕为主的社会,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官员地主们的命根子。
农民靠土地活命,官员地主靠土地生财。
王安石变法,提出要清理丈量天下的土地,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员和地主,还不得跟他拼命?
土地是那么容易丈量的么?官府不丈量,天下相安无事,人人安居乐业。
官府一旦开始丈量,许多隐瞒的,勾结的,侵占的,各种见不得光的人和脏事,都会浮出水面,而且从此名下的土地都要向官府交税,这谁受得了?
这可比刨人家祖坟更严重。
所以王安石变法以来,大宋三代帝王,对新政时废时立,反反复复,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这一条上。
朝堂里数十年的新党和旧党,也是因为这一条而形成的阵营对立。
新的官僚权贵利益,与旧的官僚权贵利益产生的冲突,也是他们身后各种庞大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的冲突。
老实说,赵孝骞想起这一条款的时候,也觉得很头疼。
可是再头疼,也要把问题解决。
他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把事情办了,不然天下的百姓仍要受苦,官员地主仍然吃饱喝足,而且问题不解决,总不能把它留给下一代人。
一个穿越者都解决不了的事,难道指望自己的犬子犬孙解决?
离开新政司,赵孝骞心里的压力越来越重。
许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处理,一旦处理不免又会掀起惊涛骇浪,那时候若要彻底解决,不免又要杀人立威。
可帝王不能只杀人,总不能真把自己搞成了一代暴君。
回到福宁殿,狄莹和袅袅抱着小赵昊正玩得愉快。
赵孝骞看见犬子,压力更重了。
不管将来自己有几个儿子,谁将成为下一代的大宋皇帝,赵孝骞都要为儿孙扫除障碍,让他们享受成果。
想想就觉得心理不平衡。
凭啥你们享受,而亲爹却累死累活,还要得罪那么多人。
一手拎起小赵昊,赵孝骞将他拎在手中如同晒衣服似的晃荡了几下。
“丧彪!道阻且长,你我父子当同心协力!从今天起你就开始读书,扎马步,为父再给你报几个兴趣班,明年你去给为父考个状元回来,怎么样?爹没有为难你吧?”赵孝骞盯着赵昊严肃地道。
赵昊似乎根本没听懂亲爹说的啥,只觉得被亲爹拎在手里晃荡很好玩,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一旁的狄莹和袅袅却惊呆了。
二女对视之后,同时发表了意见。
狄莹吃吃地道:“官人……你认真的?”
袅袅气愤地跺脚:“官人,不准叫他丧彪!”
赵孝骞淡淡地瞥了她们一眼:“妇道人家,少掺和咱爷们儿的事!”
在赵昊的脸蛋上狠狠吧唧了一口,赵孝骞严肃地道:“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明天早起,一边扎马步一边读书!好不好?”
赵昊奶声奶气却响亮地大喊了一声:“好!”
“明年给爹考个状元回来,好不好?”
“好!”
袅袅弱弱地道:“官人,他才一岁多,还不识字……”
“无妨,明日教他几个字认认,说不定是个神童呢,明年考状元不是没有可能。”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