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世子稳重点 > 第九百一十章 环环相扣

第九百一十章 环环相扣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欲灭其国,先烂其根。

    目前大宋国库空虚,赵孝骞刚登基不久,忙着整顿吏治,解决内患,无法兴王师北伐灭辽。

    但宋辽有远见的明智之士都看得很清楚,大宋迟早会北伐灭辽的,只要等大宋内部缓过气来,官家的皇权巩固,国库恢复了元气,那时就是辽国灭亡的日子,没有任何悬念。

    就算现在大宋腾不出手灭辽,但大宋官家已经开始铺垫灭辽的前期工作了。

    萧兀纳和萧奉先,在其中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作用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辽国内部制造混乱,进一步削弱辽国的国力,让统治阶层更腐烂,让辽国的政局更动荡。

    赵孝骞交代萧兀纳和萧奉先做的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来进行的。

    辽国越乱,政局越动荡,将来大宋灭亡辽国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小。

    “若是耶律延禧曾被宋军俘虏的事传遍上京,对他来说,恐怕真是一场大麻烦。”

    萧兀纳沉声道:“事情传开,朝野皆知,耶律延禧若要压下这些传闻,只能以铁血手段强势镇压。”

    “可是朝堂一定有很多人不服气,甚至谋算废黜,耶律延禧若欲平息,只能杀人,杀朝臣,而且会杀掉不少,如此一来,势必引起朝堂不满,君臣离心离德,他的皇权将会摇摇欲坠……”

    萧兀纳抬眼看着萧奉先,叹道:“大宋官家的谋划,老夫心服口服……”

    “此事需要你我配合,这几日就安排人手,把这个传闻散遍上京,那时再看耶律延禧如何应对吧。”

    萧奉先冷笑道:“他能如何应对?如今的他,整日沉迷后宫美色,朝政国事尽托付于你……”

    “以他的手段,想要平息此事,除了杀人,他还能怎么办?那时你就配合他杀人便是,最好煽风点火,杀几个重要的人,哈哈,现在就能想到将是多么的热闹。”

    萧兀纳嗯了一声,又道:“此事老夫已知道了,官家吩咐的第三件事呢?”

    萧奉先低声道:“第三件事,官家让你我想办法挑起辽夏战端。”

    萧兀纳赫然一惊。

    大宋这位官家交代的每一件事,都足够令人震惊,而且都是奔着削弱辽国,制造内忧外患的目的去的,简直是步步追魂,招招诛心。

    大家都是朝堂重臣,基本的政治素养都不缺。

    不用萧奉先解释,萧兀纳立马便明白了官家的目的。

    “如何挑起战端?”萧兀纳问道。

    萧奉先嘿嘿一笑,道:“挑一批心腹亲信,秘密远赴辽夏边境,乔装成西夏部落牧民,主动启衅杀戮辽国边民……”

    “这样的事多干几件,事情传到上京,你我再到耶律延禧面前煽风点火,一脸正义地要求报仇雪恨,战端这不就开启了吗。”

    萧兀纳深吸了口气,又是一记毒招。

    是的,很毒。

    辽国如今的军事实力,已远不如大宋,这样的情势下,辽国是不敢对大宋轻易启衅的。

    但辽国惹不起大宋,还惹不起西夏吗?

    辽夏因此开战,坐山观虎斗的是谁?渔翁得利的是谁?

    大宋不费吹灰之力,袖手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辽夏两国打得你死我活,等到大宋国力积攒足够的时候,辽夏两国已打得奄奄一息了,大宋灭掉两国岂不是十拿九稳,根本不必付出什么代价。

    萧兀纳思忖半晌,皱眉道:“不对,如此明显的计谋,辽国朝堂上必然有人能看出来,也一定有人阻止,辽夏不一定打得起来。”

    萧奉先笑吟吟地道:“官家早已算定了,记得我刚才说的第二件事吗?因为耶律延禧被宋军俘虏的传闻,为了压下事态,耶律延禧必然要杀人,而且在咱们的煽风点火之下,肯定要杀不少朝臣。”

    “辽国君臣的矛盾达到顶点,耶律延禧的皇权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他必须要挑起一件大事,来转移朝野所有人的注意,以此巩固皇权,就算他看出辽夏开战对辽国没有好处,但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开战。”

    “因为在耶律延禧看来,巩固皇权,比辽国的国祚更重要,国祚可以事后想办法延续,但皇权若是不稳,他这个皇帝很快就当不成了,所以就算所有人都不答应辽夏开战,耶律延禧是一定会答应的。”

    萧兀纳的神情陷入呆怔,只觉得浑身冰凉。

    “远在数千里之外,官家已算准了辽国君臣的人心……”萧兀纳失神地喃喃道。

    萧奉先也叹道:“这是一位有野心,有谋略,有横扫天下志向的皇帝,大宋有幸,让这样一个人即位,未来大宋一统江山已是必然的结果,不可能有悬念。”

    “咱们能及时弃暗投明,归顺大宋,未尝不是一种幸运,跟着如此雄才伟略的帝王,你我不愁才能没有用武之地。”

    萧兀纳嗯了一声,叹道:“老夫看明白了,官家交代的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其实是一环扣一环的。”

    “辽国朝堂君臣内乱,皇权危急,第三件事才有可能做成,一个没有危机的皇帝,是不可能答应如此损己的建议的,而第三件事,又是第二件事的最终目的,如果没有第三件事,那么纯粹制造君臣矛盾,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萧兀纳叹道:“大宋经过数年征战,国力上自然有些空虚,所以北伐的准备不足,有了官家吩咐的这三件事,就能极大地制造辽国的内忧外患,兵不血刃的前提下,削弱辽国的国力,激化君臣的矛盾。”

    “官家高明,老夫心服口服。”

    萧奉先开心地笑了:“不仅如此,还要加上萧兄一力主持的变法,在你的谋划下,变法越变越乱,国内已是怨声载道,朝臣对耶律延禧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不得不说,萧兄主持变法这一招,也很高明。”

    萧兀纳神色一僵,久久沉默。

    萧奉先发现他的表情不对劲,问道:“萧兄怎么了?可是愚弟说错话了?”

    良久,萧兀纳沉沉叹了口气,道:“其实,老夫主持变法没有坏心思,我是真打算试试,看能不能通过变法,挽回辽国即颓的国运,为辽国续命……”

    “没想到变法如此之难,太难了!”

    “结果,老夫越变法,辽国越糟糕,搞得现在天怒人怨,实非我所愿也。”

    萧奉先目瞪口呆看着他。

    所以,你主持变法不是故意搞坏辽国,而是真打算通过变法让辽国重新伟大?

    结果因为能力不行,反倒把辽国祸害得更深了,于是狠狠在大宋官家面前立了一大功?

    萧奉先神情木然地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无话可说。

    莫名感觉咱们两个辽奸很掉价是怎么回事?心里堵得慌……

    目前二人在辽国,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让辽国陷入内忧外患。

    可是将来大宋灭辽之后,二人进入大宋朝堂当官,官家或许很快就会发现,什么叫“便宜没好货”了……

    气氛有点尴尬,萧奉先和萧兀纳二人对视,相顾无言。

    良久,萧奉先突然幽幽地道:“萧兄啊,从今以后,我们要多读书,多充实自己啊……”

    萧兀纳郑重地点头:“此言甚善!”

    …………

    汴京,政事堂。

    君无戏言,官家说出来的话,下面的朝臣是一定要照办的,这叫“圣旨”。

    在赵孝骞的旨意下,政事堂新设了一个名叫“新政司”的机构,它基本没有权力,只是一个临时的官方机构,专门用来研究新政修正工作的。

    别看它只是临时的,但它的首官却来头不小。

    章惇和韩忠彦。

    一个是当朝宰相,一个是监察大夫,两位都是万人之上的大佬。

    而新政司的成员组成,除了政事堂的宰相外,还包括下放乡村,刚刚被调任回京的数十名官员。

    是的,原来的一百名下放的官员,被召回京的只剩数十名,几乎少了一小半。

    那些没被召回京的,已经原地罢官免职了。

    被免职的官员都是态度上有问题,没有认真对待下放乡村,体察民间疾苦这件事。

    都以为是官家为了立政绩,博名声而搞的形象面子工程,结果没想到官家居然是玩真的,于是一小半官员当即就被官家罢免了。

    大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官儿。

    大宋的官儿实在太多,太臃肿了,及时罢免一批官员,对大宋来说不是坏事。

    被罢官的官员们悔恨万分,托人找关系也好,上疏陈情也好,都被政事堂当即驳回。

    官家的态度很坚决,此事已无转圜的余地,这些态度不端正的官员不仅被罢免,而且是终生不再叙用。

    惩罚力度之强,又令朝堂群臣狠狠震惊了一回,对这位官家愈发感到敬畏。

    有惩罚,自然也有奖赏。

    这次下放一百名官员到民间,所有官员里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奉议郎郑朝宗了。

    曾经籍籍无名的寄禄官,就因为摆正了态度,在奏疏中说了实话,被官家一眼看中,不仅调回了汴京,而且晋升为资政殿学士,京畿路观察使留后。

    这升官的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不仅如此,郑朝宗还被调入了新政司,参与商讨研究新政条款修正工作。

    一步登天。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