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九百四十五章 大齐劫

第九百四十五章 大齐劫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电报发到了天心城,情况不容乐观,刘玄彻夜难眠。

    粤东前线,将士们翘首以盼,等着建功立业,然而英国人没有登陆,最后等来的却是恐怖的瘟疫。

    从暮春到深秋,瘟疫席卷东南沿海,病毒跟随蚊虫的翅膀,飞遍整个湿热的地区。

    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大齐劫”。

    只是当时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佬的杰作。

    投毒。

    帝国舆论机器火力全开,在报社和社团(字面意义上的)的影响下,到了年底,就连帝国最偏远地区,消息最为闭塞的老农,也会在私底下场合,对旁人故作神秘道:

    “晓得么?那个什么济公啃冷鸭病毒,是洋鬼子故意散布的!”

    极孔坤鸭冷从传入大齐的第一天起就被人们改名为“济公啃冷鸭”。

    天心城对这种祸水西引的举动颇为支持,如果疫情传播必须需要一个罪魁祸首,那么最好就是外国人。

    没有什么比仇恨英国佬最方便的了,尤其在战争年代。

    如果民众不仇恨英国佬,他们恐怕就要思考别的事情了。

    ~~~~~~~~~~~

    粤省总督崔建人在电报中向天心城汇报,由于缺乏防疫物资及必要的治疗手段,镇守大鹏所城的一千多士兵,染病者十之二三,溃逃者十之二三,剩余兵士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原本奉命援助粤东的三千川兵,途中染病过半,余者一哄而散,不知所踪。

    一言以蔽之,粤东弹尽粮绝,无以为继,照此情形,不待英夷来犯,且自败矣。

    在电报的最后,总督恳求皇帝,希望皇帝陛下能说服议会,增加物资援助。

    议会对桂省总督的审判还没结束,其他省份的求援电报便如雪花片一般,纷纷扬扬落在皇帝御案前,类似崔建人这样的电报,几乎每天都有。

    各地总督们不厌其烦的向天心城索要火炮、草药,酒精、棉被,以及各种矿石古董。

    如果说草药酒精对防治疫情或许有些许作用,那么矿石和古董呢?

    各藩藩主显然是把皇帝当成了大怨种,不少人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的想法,拉下脸皮向天心城要钱,万一要到了呢?

    刘玄对藩主们表现出来的卑鄙无耻感到震惊。

    对帝国军队不堪一击的战力感到匪夷所思。

    在此之前,齐军是所向披靡的存在——至少在各藩报纸报道中是这样。

    他们常年都在进行各种演习以及阅兵,他们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蓝军(每年秋天演习假想敌)。

    他们能踢出最标准的正步,他们能做出最干净的内务·······

    他们的每次行动都成为舆论的焦点。

    然而,现在英国人真的来了,狼来了,他们表现如何呢?

    一言难尽。

    更不要说面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

    ~~~~~~~~~

    晚上,刘玄做了个噩梦。

    在梦中,他遇到了自己的祖先。

    太祖皇帝刘招孙和颜悦色道:

    “我心心念念的大同世界,实现了吗?”

    刘玄无语。

    “大齐超过不列颠了吗?”

    刘玄无语,忐忑不安道:“皇爷爷,我们的士兵正在与欧洲人作战。”

    “作战?”刘招孙语气严肃起来。

    “我们胜利了吗?”

    刘玄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一个君主不能保护他的臣民,他怎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君主,你能抵御英国人吗?你能抵御疫情吗?”

    现在,英国人盘踞舟山群岛,仿佛生根一般,永远不会离去。浙东组织了几次反攻,皆伤亡惨重。

    疫情,越发猖獗了。

    面对太祖的灵魂拷问,刘玄无言以对。

    最后,太祖皇帝在身形消失之前,用黄钟大吕的声调叮嘱他的子孙道:

    “孩子,你应该御驾亲征。”

    “孩子,你应该御驾亲征!”

    刘玄在惊恐中醒来,头上身上都是汗珠,呼吸急促,面色惨白。

    微弱的白炽灯照耀着皇帝苍白的脸,皇后睡眼惺忪,问道:“又梦见什么了?”

    “战神问我····”

    “什么战神?”

    皇帝连忙改口道:“太祖质问我,为何不战?为何大齐皇帝成了天心城中的吉祥物?”

    皇后嗫嚅道:“你不必担心,梦总是相反的,疫情的事情,你应该询问太医院那些老家伙。”

    对,应该询问太医院的老家伙,他们总有办法控制疫情的。

    刘玄想到了多年前一位名医,他叫吴又可。

    ~~~~~~~~

    次日清晨,刘玄放下一切事务,缺席了连续半年的御前军事会议,而是派大太监宣太医院的医生们进宫议事。

    十几名太医拖着老迈的身躯,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匆匆忙忙朝乾清宫赶来。

    一路之上,大家都不说话,只是跟在大太监刘承恩身后。

    如临大敌。

    皇帝在乾清宫早已等不耐烦,不断催促身边人:

    “那群废物还没到吗!”

    “那群废物那没来吗?”

    是的,在刘玄眼中,这些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名医们,全都是废物。

    刘玄坚信,如果因为这群庸医的误诊,前面几任大齐皇帝完全可以活的更长久些。

    皇帝对太医院这些医生们没有任何好感,这也是为什么疫情蔓延至今,他也不肯召见太医的重要原因。

    “去看看,那群废物还没来吗?”

    皇帝问到第三遍时,那群废物们终于来了。

    太医们手足无措的站在大殿门口,大概是听到了皇帝的咒骂,脸上表情都有些尴尬。

    “咳···咳。”刘玄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开门见山道:

    “自从大齐与英国开战以来,帝国军士所向披靡,先后于安南,北部湾,大鹏,舟山····等地,击败英夷,歼敌数万,转进东南····”

    大概是觉得谎话说得太过夸张,皇帝又补充道:“奈何就要击败英夷之时,极孔坤鸭冷病毒来了,前线将士染病者不计其数,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所以,”刘玄停顿片刻,继续道:“我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要问你们一句,现如今,该当如何控制疫情,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之中?”

    “言者无罪,诸君但说无妨,只要所言切实可行,我将推荐于议会和首相,一旦采用,国家重重有赏。”

    老迈昏聩的太医们纷纷松了口气,原来皇帝召集他们来不是要让大家背锅的。

    既然是谏言,那就好办了。

    于是在刘玄的鼓励下,大家开始陈述各自的治疗方案。

    一位年轻一点的太医率先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

    刘玄和颜悦色道:“请讲。”

    “如今事态很紧急了,需要将染病患者尽快隔离,也就是说但凡有患病者,不能让其与其他人接触,此外,须彻底消灭蚊虫,须大量采购艾草等物资,据臣所知,安南省艾草甚多····”

    皇帝微微点头,不确定是否支持这位年轻废物的观点。

    然而不等刘玄说话,立即有太医出来反驳道:“此言大谬,各藩未必支持防疫策略,即便他们有这个魄力,其财力恐怕也不支持,诸位可知,单是购置艾草这一项,每个省份都要花费多少钱吗?”

    众人立即开始窃窃私语。

    皇帝耳边响起嗡嗡嗡的响声。

    “艾草还在其次,要隔离这么多人,前线军需如何处理,更不要说英国佬还会乘火打劫。”

    “此言差矣,你莫非不知此病是英国人传过来的,要说乘火打劫,也应该是我们,不是他们···”

    得到了皇帝“言者无罪”的保证,大家越发肆无忌惮,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以我之见,不如实行全体免疫,也就是说,发给他们一些普通药物,诸如万金油啊菊花清瘟大力丸啊之类,给他们些心理安慰,便如东汉曹操的望梅止渴之法,等到这个极孔坤鸭冷退去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手也不迟啊····”

    另一人立即反驳道:“你这不是草菅人命么?什么菊花清瘟大力丸,你不怕被几亿人唾沫星子淹死吗?”

    “什么草菅人命,这种病会致命吗?再说我们面对的不过是一群愚民而已,只要有议会出面说明,请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出面澄清,哪怕说明天早上太阳从西边升起,他们也会信的···”

    争论持续到了当天中午。

    仍旧没有任何结果。

    就像刘玄最开始说的那样,太医院这些庸医,大抵都是废物。

    无奈之下,刘玄只好让这些全部滚出乾清宫。

    皇帝这才意识到,防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在战争背景下。

    半个月后,英国人转变了策略。

    东印度公司总督通过虾夷作为中间人,试探性向天心城提出了和谈的请求。

    不列颠人给出的停战理由是,英国人不忍见齐国民众受苦。

    然而议会果断拒绝了英国人的议和请求。

    试试显而易见,按照大齐法律,战争期间议会是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的,如果战争结束,新的议会上台,结果可能就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无论是议会还是皇帝,他们现在都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继续战争的理由。

    只要战争继续,战争法案就能一直推行下去。皇权和议会权力就不会受到限制。

    刘玄深知自己贪恋权力。

    他也知道这场战争正在让无数年轻人成为炮灰,成为自己的垫脚石。

    他,没有惭愧之心。”

    反对派或许不知道,皇帝维持战争的初衷并非只是为了加强皇权。

    换句话说,加强皇权仅仅是推行新政的手段。

    手段,皇帝陛下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现在,我们需要推倒他。

    反对派有充足的理由推行他们的策略,然而帝国经不起任何动乱了。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