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隆万盛世 > 1522暗中联络

1522暗中联络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本能寺之变,是明智光秀于1582年6月21日策划并发动的一场针对其主君织田信长的叛变。

    为了支援羽柴秀吉在备中国对毛利氏的作战,信长派遣明智光秀作为先锋先行出发,而他本人则于6月17日起程前往京都,计划在觐见天皇后亲自出征。

    在此期间,织田信长驻留于本能寺,给明智光秀创造了机会。

    6月20日夜,光秀率领约1万3千名兵力包围并火烧本能寺。

    信长与森兰丸等少数亲信展开了防御,但最终未能抵挡住进攻,最终在火海中自尽。

    信长嫡长子织田信忠在当日早晨得知父亲遭遇袭击后在二条御所进行抵抗,最终也在同日选择自尽。

    明智光秀发动叛变的原因众说纷纭,有怨恨说、阴谋暴露说、夺取政权说等等,尚无定论。

    事变后仅十天,明智光秀便在羽柴秀吉和织田家旧部的联合讨伐下兵败自杀。

    织田信长之死导致织田家的衰退,也打破了其日本统一进程。

    羽柴秀吉在讨伐光秀中的表现为其赢得了声誉,随后成功统一日本,结束战国分裂局面,并为德川幕府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本能寺巨变,此时倭国最有权势的人一朝丧命,消息传开后又引得织田家重臣纷纷率部讨伐明智光秀,在倭国的锦衣卫密探自然也知道了消息。

    于是,在本能寺之变发生的第二日晚间,随着织田信长丧命消息的确认,一封紧急军情就从京都出发,横穿倭国,从福冈入海,随后搭船到达朝鲜釜山。

    再由锦衣卫开通的路上通道,只两天时间就送到仁川渔港,随着渔船送到金州,然后换成快船送到天津。

    最后在锦衣卫信使马不停蹄之下,送到锦衣卫北镇抚司。

    此时,距离事变爆发不过十日时间。

    是夜,京师九门已经关闭,信使叫门,以腰牌核验身份后,巡夜锦衣卫百户签收急件,由吊篮送入城中,并亲自送到北镇抚司衙门,刘守有是在睡梦中被惊醒。

    第二日,魏广德轿子在承天门前落下,魏广德钻出轿子时,看到的除了身边的长随,还有刘守有。

    心里不由一突,但还是温和笑问道:“思云,你怎么来了?可是草原有急报?”

    前几日,按照魏广德策划,郑洛率领蓟镇骑营六千余骑与自己的标营二千人马已经出关进入草原,前往板升城主持和议。

    至此,大明在板升城已经集结了精锐新军七营,合宣府、蓟镇各两营骑兵,大同一营骑兵及宣府车营和步营,算上郑洛标营,总兵力已经超过二万六千人。

    单是骑兵,就有一万六千余,可以说大明北方精锐尽数在此。

    如此投入,自然成为内阁和兵部关注的重点。

    而就在昨日,刘守有才给魏广德送来消息,顺义王黄台吉带着三万户东进前往板升城,同时黄台吉长子扯力克带着五千骑兵已经抵达板升,住进恰台吉大营。

    至此,板升城北恰台吉军营里,兵力已经超过两万人。

    可以说归化城周围部族首领,大部都带兵跟随黄台吉行动。

    而忠顺夫人营中,除自己带去的八千余骑外,也汇聚了几个部族约五千人。

    魏广德见到刘守有这么早就在此等候,下意识就以为是草原上发生剧变,脸色不由得微变。

    “阁老,不是北方,是东边。”

    大庭广众之下,刘守有没有说草原、倭国,而是用方向代指。

    “东方?”

    魏广德听到不是草原上有大事发生,心头马上就安稳下来。

    虽然有意染指东面岛国,但大明的根本还是北方草原,这涉及到帝国长治久安的国策。

    “走,进去说话。”

    魏广德现在不急了,隔着千里大海和一墙之隔,危急程度还是很容易区别的。

    何况,现在要说国力,大明可以觊觎倭国,而倭国却不敢觊觎大明。

    那些祸乱东南的倭寇,其实不过是倭国内斗失败的武士。

    战力要说强,那是真的强。

    毕竟,除了勇武,他们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少量倭寇就能纵横东南,那是真不要命,不怕死。

    而大明这边自然不同,军将可都没到舍生忘死的程度。

    一交战,士气自然差许多。

    再有南方卫所大多常年不曾训练,战场效果最强的军阵之威也完全发挥不出来,自然只能落败。

    九江卫在一众南方卫所里之所以能打,其实倒不是将士有多勇武,而不过是把军阵演练好,不至于溃败,自然就能扛过倭寇的三板斧。

    只要顶住倭寇两轮冲击,之后他们就毫无办法,除了逃命再无其他选择。

    所以,虽然倭乱最盛时即便震惊朝堂,但更多还是为江南赋税之地的担忧,而不是倭寇可能动摇国本的忧虑,朝廷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北兵南调,只是抽调各地强将去江南剿倭。

    很快,魏广德带着刘守有走进内阁,到了自己值房。

    “给刘大人上茶。”

    魏广德在值房门口对芦布吩咐道,就引他入室坐下。

    “说说,倭国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看的出来,刘守有是专门等在承天门外的,事儿不会小,但也不是十万火急,否则他就该直接去府上了。

    “十日前,倭国内乱,倭国右大臣、织田氏家主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部将叛变所杀。”

    刘守有边说,边从袖中取出急件递到魏广德面前。

    “织田信长死了?他不是倭国最有权势的人,怎么会,部将叛变”

    魏广德虽然猜到人会死,可却不知道是被部将所杀,所以乍一听到还有些震惊。

    接过刘守有递来急报,快速翻看起来。

    这时候,芦布端着托盘上来,先放下一杯茶水在魏广德身旁,又送了一杯到刘守有旁边。

    “有劳了。”

    刘守有微微欠身,说了句。

    “不敢不敢。”

    芦布急忙推辞。

    开玩笑,这可是他真实身份的上官。

    急报比较长,详细叙述了密探打听到的消息。

    虽然京都当时已经戒严,但城外这么大的动静,还是传进了城里,更何况是织田信长死了。

    实际上,在急报发出时,倭国许多高层,甚至包括国王都还不能确定本能寺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织田信长是否真的已经死了。

    只能说,锦衣卫一直派人跟踪监视织田信长,密探亲眼看到明智光秀的亲兵击败织田信长的护卫,杀进本能寺,之后寺中燃起大火,由此判断出织田信长必死无疑。

    或许,锦衣卫的密探,才是最先确定织田信长身死的实力。

    而之后十余天里,关于织田信长是否真的死了,倭国内部还是众说纷纭,因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而随着织田信长和其长子织田信忠在明智光秀围攻下先后被杀,此时在魏广德看来,倭国必将陷入一场内乱。

    “消息传给兵部了吗?”

    魏广德已经看完密报,开口问道。

    “已经派人送去了。”

    刘守有急忙答道。

    “织田信长手下那些家臣,会不会争夺家主之位大打出手.好期待啊。”

    魏广德忽然发出一句感慨。

    是的,倭国内部打的越厉害,对大明来说自然越好。

    如果,织田信长身边都是些如明智光秀般有野心的人,那现在十日过去,怕是也该开始内斗了吧。

    “锦衣卫要不惜一切代价,及时传递回倭国情报,我要知道之后织田氏内部的争斗过程。

    对了,我们是否在倭国储备了一些武器?”

    魏广德忽然看向刘守有问道。

    “这,只有少量自卫武器,并不太多。”

    刘守有微微愣神,随即马上答道。

    “想办法,筹集一批刀枪,运到倭国去。

    如果,织田氏出现争斗,这些武器就想法子送到弱势的一方,帮助他们提高战力。

    在那边的锦衣卫要有这个觉悟,他们斗的越厉害,来日我大明登陆倭岛,面对的抵抗就会越小。”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是,末将马上安排,尽快运过去。”

    刘守有急忙点头。

    朝廷现在名义上还禁止和倭国通商,虽然此前已经默许和倭国进行贸易往来,但也被兵部严格把控,谁敢想着往那里运输武器。

    那不是妥妥的找死,兵部想不杀人都不行。

    不过现在魏阁老既然发话,向倭国运输武器,最大麻烦自然就被解决了。

    其实,倭国缺的不是武器,而是铁料。

    倭国金银多,但国内铁矿却是稀缺。

    这也是倭国武器多以竹器为主的原因,卒轻装备最多的就是两丈长的竹枪。

    魏广德起身,走到书案后,快速写了张字条,随后递给刘守有,说道:“交给张侍郎,此时要抓紧,相信兵库有需要的东西。”

    刘守有知道,这是魏广德在催着往倭国运枪头一类的武器,这东西装载竹竿上,就可以成为一支竹枪。

    接过魏广德的纸条,在他再次端茶喝水以后,刘守有就起身告辞。

    这次,魏广德并没有召集其他人商议,也没什么好商议的。

    条子到了张科那里,刘守有稍微一说,张科必然会执行。

    削弱倭国战力的法子,兵部没理由反对。

    他们可不是礼部,一堆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家伙。

    兵者,诡道也,本来就不是光明磊落的,想方设法削弱敌军才是目的。

    也是在这一天,郑洛终于抵达了板升城,八千大军直接进入麻贵军营。

    此时的板升城,北面有黄台吉军营,西面是三娘子的营寨,而在东南面则是大明的军营。

    没有选择和三娘子的军营驻扎在一起,也是为了表面上的公允,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军营十里外,郑洛见到麻贵,自然询问起黄台吉的行踪。

    “顺义王明日就会抵达,现在距离此地约五十里。”

    麻贵自然派出探马探查周围,特别是稍远些的鄂尔多斯、把岳、乌慎等部族族兵马调动。

    这里的几万人,主要是土默特的兵马,其他部族还未大规模介入板升城的冲突。

    “那好,盯住顺义王行踪,明日我等还是要迎一迎的。”

    郑洛笑道。

    “大人要去北边?”

    麻贵微微皱眉说道。

    在他看来,宣大总督去迎接黄台吉,似乎有点丢朝廷的脸面。

    “呵呵,他是陛下封的顺义王,王爵,自然在我之上,迎一迎也没什么打紧的。

    关键我要知道他见到我的态度,之前书信中,他可是怨气很重。”

    郑洛笑道。

    知道明军跑到板升城,黄台吉不气是不可能的。

    你来应该是他的家务事儿,可现在大明要掺和进来。

    兵马都到了,就算要拒绝都已经不能。

    晚些时候,从南面也有快马进入明军大营,自然是跟随在黄台吉身边的探子悄悄送来的消息。

    大帐里,麻贵很是好奇郑洛收到了什么消息。

    不过郑洛不给他看,他也只能干瞪眼。

    郑洛已经放下纸条,看了麻贵一眼,苦笑道:“黄台吉和我们打的主意差不多,也是打算以势压人,逼迫大成比吉接受扯力克的求婚。”

    “大人,前两日密探曾经把城里的消息传出,说大成比吉那边也是在待价而沽。”

    说着,麻贵就从身后护卫那里接过一个盒子,里面是几张他这两日收到的锦衣卫情报,其中就有两份是城里送出来的消息。

    其中,就有那日大成比吉和阿力哥的密探内容。

    郑洛拿过盒子,把里面的字条都查看一番,随即大声喊道:“齐成。”

    “大人。”

    门外一个身穿游击铠甲的将领入帐,在堂下等候命令。

    “你是不是和板升城阿力哥有接触?”

    郑洛问道。

    “是,近两年和板升城的交易,都是阿力哥在主持,末将曾经和他见过几次。”

    齐成急忙答话。

    “想办法,和阿力哥接触下,让他劝说大成比吉接受不他失礼的求婚。

    告诉他,大明保证海哥儿能继承板升城一部,朝廷可以提前封其为千户。”

    在大明,只对成年男子封官,就算是继承爵位也是一样,继承人都必须等到成年。

    不过,虽然制度如此,但灵活运用的权利,却在权臣手里。

    现在阿力哥最担心的,应该就是把汉那吉的子孙能不能继承部落,被边缘化。

    这在草原上,发生过不知凡几。

    许多出身显赫家族子弟,在败落后只能屈身于其他部族。

    海哥儿还小,可如果朝廷能封千户官职,那他现在就可以统领一个部落。

    如果阿力哥真如表现中一般的话,他一定会选择和大明合作。

    “对他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都可以答应下来。”

    郑洛最后说道。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