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我在红楼肝属性 > 第三百六十章: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第三百六十章: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交趾国的前身是安南,原本自成一国,称为南越国。

    而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的直接管辖。

    而在大夏天赐帝篡位之后,大夏各地义军四起。

    于是,交趾国,再次独立成国。

    而华夏建国,承接的是大夏的江山社稷,如今,华夏立国才刚刚一年功夫而已。

    而去岁,虽然国力强劲,但是无奈国库空虚。

    因此,贾琮也没腾出功夫来理论这件事情。

    不曾想到,如今交趾国竟然再次搞出幺蛾子来了。

    贾琮拿起军情奏报看了起来。

    原来,交趾正式建国,并且自称为天元帝。

    贾琮见了,忍不住冷笑不已。

    自己乃是中元帝,这交趾竟然胆敢称天元帝。

    这天元帝也是个雄心壮志之辈,只是似乎缺少一些自知之明。

    他称帝建国之后,还准备和华夏建交,派出使者团,递交国书,愿和华夏永为友邻之邦。

    只是,交趾原本只是大夏的一个郡。

    他们才刚自立不久,还没得到华夏的认可,哪里就敢自称为国,并且要和华夏同等对话了?

    你哪怕愿意成为华夏的附属国,都还有情可原。

    因此,和交趾接壤的华夏官吏,严词拒绝交趾国使者团入华夏境内。

    这让交趾国天元帝,不由勃然大怒,竟然发兵攻打过去。

    而华夏方面,因为事先没有准备,被交趾国短短半月功夫内,连破三城。

    后面因为有所准备,及时调集军队,守住了后面的城池。

    而交趾国和华夏作战,取得胜利,不由越发趾高气昂起来。

    他们带着胜利者的姿态,要和华夏和谈,不愿意归还他们占领的城池。

    看到这个情报之后,贾琮不由微微皱起眉头来。

    他并不是忧心交趾,在贾琮眼里,交趾不过是芥末之癣罢了。

    贾琮担忧的是消息的传递问题。

    交趾本就在华夏的最南端。

    那边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但是情报却是迟迟传递不过来。

    前后都将近一个月功夫过去了,如今消息这才传递过来。

    这才是让贾琮最为担忧的地方。

    如果八百里加急,快马加鞭的话,传递消息只需要七日功夫便足够了。

    那么为何地方官员,拖延了二十余日功夫,才将消息传递过来?

    贾琮揣度,他们并非有意拖延,或者是想要隐瞒战事。

    大约是他们想要从交趾手中,将丢失的城池夺取回来,然后再上报朝廷。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至于因为丢失城池而被获罪,甚至还有功劳也未可知。

    而后面,只怕是因为迟迟难以夺下城池。

    直到交趾国要提出和华夏和谈,甚至准备派出谈判团来了,他们见实在隐瞒不住了,不得已之下,这才将消息上报。

    如今朝廷对边境的掌控力度,还是太弱了啊。

    交趾边境的守将,乃是大夏朝时期,元平一脉的武将。

    在贾琮登基之后,他第一时间就上表祝贺,表现可圈可点。

    但是在真正发生事情之后,却又是另外一种做法。

    国土疆域过大,就难免会有这种弊端,对边境之地的掌控力会变弱。

    因为疆域太大,距离太远,消息传递十分缓慢,运送物资或者派遣军队,也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因此,地方大将,拥兵自固的情况,屡见不鲜。

    唐朝的时候,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就给予边境武将极大的权利。

    在边境设置节度使,可以掌管行政权、经济权、军权,成为地方的土皇帝。

    最终崩盘,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后来宋朝得到教训,终宋一朝都十分提防武将。

    而这也导致,宋朝明明是最富裕的王朝,但是偏偏却积弱,屡屡割地赔款,缴纳岁贡,极为软弱。

    而这,也是两个王朝处理和解决边境问题的两个极端的方法。

    而这两种方法,皆不可取。

    贾琮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

    比方说,不要说像后世一样有电话可以直接通话。

    哪怕有电报,也可以在一日之内,就能完成消息的传递。

    而仅仅信息传递足够快还不行,还必须有快速运输物资和运送军队的能力。

    而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不但要有发电机,还要有电报机。

    前者汤若望已经鼓捣出来了,而电报机,其实也并没有多么复杂。

    难点是架设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最迟十年之内,就能得到解决。

    而要想做到第二点,就要铺设铁路,用火车解决运输问题了。

    蒸汽机已经问世,蒸汽火车的难度并不高。

    而难点,同样在于火车轨道的铺设。

    要想解决华夏的边境问题,就需要从京城到边境,全部铺设上铁轨。

    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庞大了。

    这可不是后世,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华夏,能够屡屡创建奇迹。

    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难以置信的建设任务。

    如今的华夏,万事待兴,想要完成这一举措,不说百年,起码也要几十年功夫才成。

    不过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并且对华夏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华夏一年的税收,差不多已经达到一亿两白银。(清朝的税收最高一年九千万两,将近一亿两白银,因此这个数字并不夸张)

    过几年,肯定能够超过一亿两。

    这么多银子根本花不了,因此不如拿出来搞基建。

    当过皇帝的都知道——

    好吧,哪怕是没当过皇帝,只要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洗礼,便会知道。

    基建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快的一种方式。

    后世各国的房地产有多疯狂,由此可见一斑。

    而铺设铁路,对目前的华夏来说,真的是一件举全国之力去完成的大工程了。

    这项工程一旦开工,必将大大促进华夏的经济发展。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铁路都是必须要修建的。

    贾琮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让人去将三位大学士,还有兵部、户部、吏部等高官,全部叫来。

    不多时,三位大学士,还有各部的官员,纷纷到来。

    然后,贾琮拿出交趾军报来,让众人传阅。

    一干重臣看过之后,无不表情凝重。

    等所有人都看完之后,秦大学士率先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先递交国书,严厉谴责交趾国暴行!”

    秦大学士说完之后,好多官员都在附和。

    贾琮瞥了秦大学士一眼,不由微微摇头。

    秦大学士是有能力的,在推行新政的时候,秦大学士出来大力。

    为了保证新政能够顺利实施,秦大学士可谓是抠心沥血,常常加班熬夜。

    最终新政,也得以圆满实施了下去。

    这其中,秦大学士功不可没。

    不过,这人骨子里,终究是软弱的。

    一碰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谴责,就是想通过和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想用军事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总是会有短处的,用人嘛,当不拘一格,取其长,弃其短也就是了。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交趾?原本不过是我中原的一个郡罢了。”

    “如今他们不但自立,并且还悍然对我华夏发动战争,杀死我华夏子民,夺取了我华夏三座城池。”

    “这时候还给他们讲哪门子道理?直接发兵,灭掉交趾,从此之后,再无交趾!”

    “嗯,灭亡他们之后,就将交趾的国民,全部搬迁入内陆来,然后迁徙内陆人口去那里,以达到彻底汉化的地步。”

    “这样,也省的他们我们强大时恭顺,衰弱时就跳出来自立,反复横跳。”

    “这样,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听到贾琮的话,殿内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对交趾发动战争,他们并不反对,这是应有之义。

    灭掉交趾,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虽然可能要延续几年时间,但也并不困难。

    毕竟两国的体量就在这里放着。

    但是皇上所说的,实在是一项十分庞杂的工程。

    要想做到这一点,不知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虽然就凭华夏目前的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他们仍然觉得,这些付出,并不值得。

    而贾琮,自然从他们眼中,看出了这一点。

    而不得不在心里暗自腹诽他们的短视。

    交趾这等地方,从汉朝就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为何后面他还能一直反复横跳。

    好几次都自立,然后再被收复?

    归根结底,还是并不重视的缘故。

    在中原王朝眼里,像交趾这等蛮荒之地,根本没有大力开发的必要。

    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其实不但是交趾,还有许多地方,都是如此。

    有些地方,明明已经攻打下来了,也没有要将之纳入版图的想法。

    而是搜刮一番之后,直接调兵撤走完事。

    而在贾琮眼里,交趾这个地方,其实十分重要。

    交趾有着十分漫长的海岸线,一旦拿下交趾,华夏的海上运输,将会更加便捷。

    并且交趾还有一大片耕地,其地因为气候适宜,水稻能达到一年三熟的地步。

    只要拿下交趾,以后华夏将再也不缺少粮食。

    而交趾境内,矿产也十分丰富。

    总之这种地方,只要能掌握在手中,就断然不允许他自立。

    只是,以这个时代人的目光,只怕是很难说服他们。

    贾琮试着解释了一下交趾的重要性,然后就发现,一干大臣,全都兴致缺缺。

    甚至就连林如海和寇大学士,也都是如此。

    好吧,这个时代的人,完全不注重对外贸易。

    甚至有人觉得应该闭关锁国,封锁海域。

    和他们谈论这些,无异于对牛弹琴。

    此时,林如海说道:“皇上,这些事情,等拿下交趾之后,再议论不迟。”

    “如今要议的,是派谁为将去攻打交趾,派多少兵马过去,粮草如何运输的问题。”

    林如海的意思大概就是,如今鸟都还没打下来呢,咱们还是先不要讨论怎么吃的问题了。

    暂时搁置,其实就代表,林如海也不赞同贾琮的做法。

    暂时搁置也罢,等拿下交趾之后,自然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一干大臣们就斟酌起了将领的人选来。

    一听到这个,贾环可就不困了,福察初升也一下来了精神。

    如今贾环为京营节度使,自然长留在京城。

    福察初升虽然贵为国公,但他毕竟是降将。

    他率领的福察军,贾琮也准备将其拆散开。

    将这么多降军放在一处,未必不会出事。

    而福察初升,贾琮也并没有让其镇守边境,而是将其闲赋在京。

    这两员大将,自然也都被叫了来。

    刚才议事的时候,他们两个一言不发,还在偷偷偷懒打盹。

    如今一说到打仗,两人可就都不困了。

    贾环是真的喜欢上了打仗,一听到有仗打,就忍不住兴奋起来。

    而福察初升,则是想要证明自己。

    他虽然被封了国公,也是凭功劳封的国公。

    但是别人都觉得,他是凭出卖自己的国家才立下的功劳。

    许多人看他的目光,都充满着异样。

    这让福察初升,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

    因此,此时两人,都争抢着要带兵前往交趾灭国。

    灭国之功啊!这可是仅次于他们从龙之功的功劳,这是可以青史留名的荣耀。

    不过,最终贾琮还是否决了他们两人。

    而准备让冯紫英作为主帅,统领自己麾下五万兵马,连同交趾接壤的两军的驻兵。

    京营这边,也支援过去一支步枪队,连同五十尊大炮过去。

    因为冯紫英镇守西海沿子,那边距离交趾更近。

    急行军的话,只要十余日便能抵达。

    至于京营这边的步枪队,贾琮准备走海运。

    目前科研院那边,已经装载好了蒸汽轮船,使得轮船的航行速度,大大提升。

    虽然仍然要比冯紫英大军慢上一些,但是战争又不是短短十天半月就会结束的。

    有了步枪队还有大炮的支援,可保万无一失。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