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没什么比看到对手吃瘪更加让人开心的。
    傍晚,丁谓是哼着小曲下职的。
    回去的路上,一想到王曾那如同猪肝色的脸庞,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快哉!
    快哉!
    这一次,王曾可是撞了南墙。
    太后以官家年纪尚小,不宜恢复视朝,显然,这是借口。
    官家年纪小?
    这的确是事实。
    但官家可不是普通的小孩子,据他所知,官家天一亮便会起床,每天的作息也极为规律,完全具备视朝的条件。
    结果,官家和太后偏偏不打算恢复视朝制度。
    这一点,王曾多半也是心知肚明的。
    只是,他却没办法改变。
    今天晚上,王相公怕是连觉也睡不好了。
    “相爷,苏州那边传来消息,三郎君已经顺利抵达苏州老宅。”
    丁谓刚一回到府中,大管家便连忙上前汇报。
    不过,现在的大管家和之前的并不是同一个人,之前那位大管家,正好和丁玘一起回了苏州。
    “嗯,我知道了。”
    一回府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丁谓的好心情瞬间消失了大半。
    一提起丁玘这个败家子,他心里都止不住的生气。
    不成器!
    看看吕夷简的几个孩子,再看看自家的几个孩子,当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给老宅那边传信,禁足令再延长一年!”
    好心情被破坏了,丁谓不由将气撒在了儿子身上,他打算让三年的禁足期,再延长一年。
    免得这小子再搞出什么大事。
    如今,丁谓别的已经不想了,只想着平稳落地,顺利致仕。
    三年,他这个首相差不多也就当到头了。
    王相公府。
    相比于丁谓那边的得意,王曾不禁有些心冷。
    今天那份旨意,到底是太后的意思,还是官家的意思?
    如果是太后的意思,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官家确实年纪尚小,即便是双日视朝,频率还是高了。
    但真的是太后的意思吗?
    看看近期宫中的变化,太后几乎处于隐退的状态,宫中大大小小的旨意,多是出自官家。
    甚至,太后还特地进封了官家的生母。
    现在看来,这件事不止是太后的退让,更是为了将来做打算。
    随着官家接触的大臣越来越多,说不准哪一天,官家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然后呢?
    太后又该如何自处?
    故此,示好这一点就能理解了。
    “唉。”
    书房内,王曾幽幽一叹。
    重启视朝一事,短时间内怕是难以成行了。
    如此一来,纵使他有百般力气,也使不上劲。
    官家压根就不接招!
    该怎么办?
    恍然间,王曾想起了一个人。
    寇老!
    若是让寇老出面,局面会不会有所改观?
    虽然寇老如今远在西京,并且早已不理政事,但只要寇老愿意出面,他的谏言还是很有分量的。
    ……
    ……
    ……
    西京。
    春华苑。
    这一日,寇准于此苑设宴招待前来拜访他的学子。
    自打从京师回来之后,寇准就按照计划开始行动,以前,那些向他投行卷的士子,他只会挑几个顺眼的见一见。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但现在嘛,只要是才学稍微过得去的,他都会见一见,偶尔还会召集一群士子,饮酒唱酬。
    后院。
    “并塞园林古,春来似不知。”
    “雨轻成冻易,树老发花迟。”
    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人,面带恭敬的站在寇准身前,口中轻轻的吟唱着新鲜出炉的诗词。
    “剧事随年倦,欢悰入病衰。”
    “芳时期强赏,宴鼓揭天捶。”
    听完少年人的吟唱,寇准抚了抚须,神色澹然的点了点头。
    “此诗虽算不得上佳,但也还算应景。”
    “不错,不错,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人躬身揖礼:“学生姓韩,名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
    “稚圭?”
    寇准轻轻的念叨了一番韩琦的字,稚,年幼也,圭,玉也,两者结合到一起,便是璞玉。
    另外,西汉时期的着名经学家匡衡,他的字也是稚圭。
    看来这娃娃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重啊。
    相州安阳人?
    念及至此,寇准不由想起一个人来。
    韩国华好似也是相州安阳人。
    韩国华是太平兴国二年(977)的进士,算起来还是寇准的前辈,寇准之所以对此人有印象,主要还是因为韩国华曾经当过御史。
    “你可是出自相州韩氏?”
    “是。”
    韩琦微微点头,躬身道。
    “学生正是出自相州韩氏,近日游学至此,恰好听到寇老于春华苑设宴,然后学生便厚着脸皮来了。”
    “哈哈。”
    寇准哈哈一笑,这小子,也是个滑头。
    “韩泉州, 可是你的长辈?”
    因为韩国华曾经担任主政泉州,所以寇准才会称其为韩泉州。
    “正是家父。”
    眼看寇准提到了自己的父亲,韩琦既有几分振奋,又有几分伤感,振奋的是寇老这样的人物,还能记得他的父亲。
    而伤感嘛,则是因为他父亲已然过世。
    韩琦四岁时,他的父亲便病故了,这么多年过去,他几乎快忘了父亲的样子。
    “原是故人之子。”
    寇准伸手朝着一旁空着的坐席指了指:“你便坐在这里吧。”
    “谢过寇老!”
    话音刚落,只听后院的入口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让开!”
    “让开!”
    “我们要见寇老!”
    “寇老!”
    “寇老!”
    “还请您为天下万民做主!”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还望寇老为天下万民做主!”
    起初,寇准对于院门口的吵闹还不怎么在意,毕竟,这种现象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自从他设宴招待士子,不知多少人想要挤进来,那些投了行卷,最终没能过关的士子,没少闹腾。
    直到寇准听到了那句‘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他吓得手一抖,差点将杯中的美酒洒在了地上。
    此人到底是何居心?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如此张狂?
    这话,能随便说吗?
    “大郎,过去看看。”
    紧接着,寇准招来从子寇随,说话时他还朝寇随使了个眼色。
    ‘快点把门口的人弄走。’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