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面对空荡荡的基座,科塔娜立刻开始推演多种可能性:
    “根据基座能量残留的消散模式分析,神印实体被移除的可能性包括:被塔沃兰提斯人自身出于某种原因转移至更安全的场所;
    在灾难爆发初期被暴动的尸变体,或尚未完全成型的血月吞噬融合;
    或者.“
    “猜测终归是猜测,孩子。”哈尔西打断了科塔娜的列举,她更相信实证,“可能性可以列出几十种,但真相只有一个。
    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看看这个文明在它们最辉煌的时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线索。”
    她的目光扫过整个广场,考古学家的本能,让她试图透过这些静止的建筑与符号,去聆听那早已消散的文明回响。
    哈尔西缓步行走,手指虚抚过广场边缘那些精雕细琢的护栏和宏伟的拱门。
    “看这建筑的尺度,这雕刻的细节,无不透露出一种极致的自信、自豪与睥睨一切的骄傲。”
    哈尔西给予评价,语气中带着对远古辉煌的审度,“这广场建成之时,无疑是塔沃兰提斯文明的巅峰时刻,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通往永恒繁荣的钥匙。”
    她的目光随后落在广场地面一些残缺不全的刻印,以及远处几座耸立,疑似纪念碑的巨型石柱上。
    科塔娜迅速将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投射出来,并开始尝试破译上面的文字。
    “博士,这些铭文记载了.他们不仅研究原始神印,还成功复制出了大量被称为‘次级共鸣体’的装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色神印。
    他们似乎,比这个宇宙的人类更早,并且以更系统、更成熟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利用这些神印转化能源的网络。”
    哈尔西凑近观察着图像中描绘的能量流导向图,以及规模宏大的神印阵列示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惋惜:
    “果然如此,他们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免费’能源网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彻底解决了他们作为星际移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瓶颈,能源的极大丰富催生了科技、艺术、社会结构的爆炸式发展,将他们推向了文明的黄金时代。
    真是典型的‘神印陷阱’。”
    她的评价带着一丝冰冷的洞见,“先给予你无法抗拒的蜜糖,让你对其产生绝对的依赖,将整个文明的根基与它捆绑,然后在最辉煌的时刻.骤然收网。”
    就在这时,一名陷阵者卫队成员通过动力甲的传感器,注意到了广场外围一座风格尤为庄严肃穆的巨型建筑。
    它有着阶梯式的宏伟基座和高耸的穹顶,入口处有着巨大,但如今已斑驳的浮雕。
    这名卫士通过内部通讯,将建筑的外观和初步扫描数据,直接呈现在了隋猛的头盔屏幕上,并标注了其独特的结构特征。
    隋猛审视了一下数据,转向仍在研究纪念碑的哈尔西:
    “博士,右前方那座建筑,结构分析显示其内部空间广阔,布局具有明显的陈列和展示特征,不像居住或工业设施,推测可能是一座纪念馆,或者.博物馆。”
    哈尔西闻言,立刻抬起头,将视线投向那座建筑,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博物馆?保存一个文明精髓与记忆的地方?走,我们必须去看看,那里很可能藏着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神印的关键信息。”
    一行人立刻改变方向,在陷阵者的护卫下走向那座巨型建筑。
    高大的石门早已破损,内部一片漆黑,只有他们动力甲和照明设备的光芒驱散着亘古的黑暗。
    踏入建筑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与死寂。
    地面上散落着大量已经彻底钙化、一触即碎的骸骨。
    这些骨骼结构与人类迥异,肢体更加修长,头骨形状奇特,指骨数量也不同——
    它们属于塔沃兰提斯人,是这个失落文明最后的物理残迹。
    然而,更令人心悸的是,骨骼扭曲成不可能的角度,肢体反向弯折,仿佛在承受极致的痛苦中疯狂舞动后瞬间凝固;
    另一些则呈现出明显,且用于攻击或攀爬的异化骨骼结构,与之前遭遇的尸变体特征隐隐吻合。
    这些,显然是在灾难爆发时,未来得及逃离或被转化的塔沃兰提斯人,以及他们转化而成,属于他们自身文明的尸变体。
    这栋本该记录辉煌的殿堂,最终却成了疯狂与死亡的墓穴,将文明终结的最后一幕,残忍地冻结至今。
    看着博物馆内这凝固了末日瞬间的景象,哈尔西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对造物之奇的感慨,还有对文明悲剧的惋惜:
    “神印,这种造物,其运作机制简直是将宇宙的恶意诠释到了极致。
    它精准利用了智慧生命对能源的渴望、对发展的追求,甚至是对于艺术与灵感这类精神层面的需求,作为诱饵,一步步将整个文明引入自我毁灭的深渊。”
    科塔娜的庞上似乎也掠过一丝波动,而她的话语中带着理性的批判:
    “其背后的创造逻辑,建立在绝对的利己与对其他智慧形态的彻底漠视之上,它不寻求共生,不进行交流,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诱导文明自我献祭,来完成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收割’或‘聚合’过程。
    从伦理与秩序的角度评判,其本质无疑是极致的邪恶。”
    “确实如此。”
    隋猛沉声应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扭曲的塔沃兰提斯人尸变体骸骨,语气斩钉截铁,“无论其创造者是谁,秉持何种目的,此种行径,已与混沌恶魔无异,帝国与之,唯有不死不休。”
    他认同科塔娜的判断,这种系统性的文明毁灭工具,其存在本身就是对秩序的最大威胁。
    哈尔西收敛心绪,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博物馆墙壁上,那些相对保存完好的壁画与铭文。
    在科塔娜的辅助翻译下,她开始解读塔沃兰提斯人在其文明鼎盛时期留下的更多细节。
    “看这里。”她指着一组描绘社会繁荣的壁画,“他们在歌颂能源带来的无限可能,科技飞跃,艺术鼎盛.但注意这些角落里的记录。”
    她的手指移向一些不太起眼的小幅刻文和附属注释,“有学者提出了警告,指出过度依赖这种未知能源可能存在未知风险,他们称之为‘深层之扰’。
    还有一些记载提到,一些长期在神印能源节点工作的工人,虽然报告说获得了爆炸性的艺术灵感,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失眠、幻听和情绪极端波动,精神评估状态堪忧。”
    不过,总体而言,这些警告在当时一片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哈尔西继续分析,并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而且,他们并非完全没有预案。
    这里明确提到了他们设计了一套‘极端环境稳定协议’,核心措施就是在能源节点失控时,启动全球性的急速冰封系统,旨在将神印‘隔离’与‘休眠’,以避免灾难性后果。”
    分析到这里,哈尔西停了下来,所有的线索在她脑海中如同拼图般迅速组合、连接,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清晰的悲剧链条。
    “我明白了,一切都对上了。”
    她的声音带着洞悉真相后的沉重,“塔沃兰提斯人不是对危险一无所知,但他们低估了神印的渗透性和爆发速度。
    滥用神印能源的网络,最终在某一个时间点越过了临界点,引发了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尸变体转化。
    而残存的、尚保持理智的塔沃兰提斯人,在文明覆灭的最后关头,启动了那原本用于应对局部失控的‘极端环境稳定协议’。
    但他们将其应用到了全球范围,他们选择了自我牺牲,以彻底冰封整个母星为代价,将尚未完全成型的血月连同所有的尸变体一同封印,阻止了这场灾难向宇宙其他角落扩散。”
    至此,隋猛才对塔沃兰提斯这个早已逝去的文明,产生了真正、源于理解的敬意。
    他们不是愚昧无知,而是在权衡了自身存续与更大范围的威胁后,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却闪耀着道德光辉的抉择。
    “他们配得上战士的荣誉。”隋猛沉声道,“以文明之死,阻灭绝之灾,其行可敬。”
    就在这时,哈尔西的目光被博物馆深处一面巨大的星图壁画所吸引。
    星图旁边密布着复杂的演算公式和观测记录。
    “等等,这里”她的语速加快,“塔沃兰提斯人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和使用神印,他们也曾主动追寻过,这些记录显示,他们动用了巨大的资源,试图逆向追踪神印信号的根本源头,寻找其创造者。”
    壁画和文字记录显示,他们进行了长期的深空监听和信号分析,最终,似乎锁定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这里有一处经过多次校验的坐标数据残留。”哈尔西指着星图下方一串尤为复杂的符号序列。
    “交由我进行精密测算。”
    科塔娜立刻接手,她的义体直接连接到扫描设备,开始全力解析这串古老的坐标。
    她调动了所有星图数据库进行交叉定位,排除了塔沃兰提斯人可能存在的观测误差,以及坐标系转换问题。
    片刻之后,科塔娜抬起了头,汇报道:“坐标解析完成,根据现有宇宙模型校准,该坐标指向的星域,并不在本银河系之内。”
    她停顿了一下,投映出一个全新,且更加宏观的星系图谱,巨大的旋涡星系被高亮显示。
    “目标位置,位于仙女座星系(M31)内部,距离银河系,或者说,距离地球所在位置,约二百五十四万光年。”
    这个发现,瞬间将神印的威胁,从一个银河系内的灾难,提升到了跨星系的宏大尺度。
    幕后黑手的阴影,投向了更加遥远、更加深邃的宇宙深渊。
    哈尔西凝视着那指向仙女星系的古老坐标,继续解读着旁边文字记述的内容,试图还原塔沃兰提斯人当时的心路历程。
    “根据这些记录的语气和后续的研究方向推断”她继续分析,“塔沃兰提斯人在成功锁定这个河外星系的目标后,情绪是兴奋且充满期待的。
    他们很可能将神印的创造者视为某种慷慨的、先进的、值得去‘朝圣’,并建立联系的高等文明,他们梦想着进行一场历史性的会晤。
    然而.”
    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现实是残酷的。
    记录显示,他们很快意识到自身星际航行技术存在难以逾越的瓶颈。
    以他们当时的超光速能力,根本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单位内,去跨越二百五十万光年的鸿沟。
    于是,他们的策略转变为集中资源,持续发展更先进的推进技术,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真正踏上前往那个星系的旅程,去面见他们想象中的‘造物主’。”
    “可惜,他们没能等到技术突破的那一天。”科塔娜冷静的补充道,“灾难的爆发远比他们预想的要迅速和猛烈。”
    哈尔西点头表示同意,并由此引申开来:
    “这并非个例,即便是在其他宇宙中,我们接触到的某些科技远超想象的文明,也往往受限于各种因素。
    比如零八宇宙(光环)的先行者,他们的科技水平足以塑造星系,建造光环、方舟和盾世界,但同样未能将他们的影响力大规模扩展到银河系之外,最终在内乱与洪魔的夹击下黯然陨落。
    跨星系航行,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
    隋猛听着她们的分析,目光锐利。
    他深知星际航行的局限性,随即转向哈尔西,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博士,常规的跃迁引擎和传送门技术,显然无法胜任如此遥远的旅程,传送门本质上是短距离传送技术的放大版,需要极其精确的坐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就像我们的终结者甲胄,一旦坐标微扰,强大的阿斯塔特战士也可能被永久的‘卡’进墙体。
    放大到星际尺度,一丝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舰队被抛入乱流或更糟的境地,仙女星系对我们而言,存在太多未知的空间参数和引力干扰。”
    他稍作停顿,提出了一个基于现有最强科技的大胆设想:
    “我们能否利用大装置01?利用它启动时那足以撼动时空结构,为人威永固号,或者说为一支舰队,强行开辟出一条通往仙女星系,并且相对稳定的‘通道’或‘桥梁’?
    以此,来达到实现快速、安全的跨星系航行?”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