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48章 百年已到,再次沉睡

第48章 百年已到,再次沉睡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从后世的角度去看大明,崇祯十七年之前的大明和崇祯十七年之后的大明完全是两个大明。

    也就是中间没有断开,不然就可以称为“前明”和“后明”了。

    不过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大明满足了王朝末年所有的因素。

    如果当时没有人力挽狂澜的话,那么大明的灭亡就是注定的。

    尽管最终大明也没有灭亡,中间也没有断开,但后人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习惯将其当做两个朝代。

    而作为“新明”的开创者,朱慈烺自然而然的称祖了。

    其即位之后,让天下再次一统,收复了西伯利亚的大片领土,使国土面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其兴办教育,鼓励发明创造,使得大明朝开始了第二次科技爆发,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文治武功皆不输开国之君。

    后世学者研究明朝历史的时候,主流思想上也将朱慈烺放在了和开国之君同等的地位上。

    所以,烈祖的庙号,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朱慈烺的一生,极为精彩,他的名字后世也不会忘记。

    ……

    朱怡锦时期的大明依然呈现上升趋势,伴随着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国内商品价格大大降低,百姓幸福指数上升。

    这一时期,是古代百姓生活最为幸福的时期。

    而在两百多年的东西方交流之中,不同的文化思想碰撞,使大明出现了一批思想家。

    也正是因为这些先进的思想,科学才有了更好的生存土壤。

    但新思想的产生,也在动摇着旧思想的根基。

    旧思想的既得利益者明里暗里打压新思想。

    作为皇帝的朱怡锦没有倒向任何一方,不管是旧思想还是新思想,只要能为皇权所用,那就是好的。

    朱怡锦插手,只为平衡,不让局势失控,影响到朝廷的正常运转。

    理越辩越明,不同的思想碰撞才能迸发出新的火花。

    这一时期的大明,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繁荣景象。

    如果将崇祯十七年之后的大明看做是一个新的朝代,那么现在的大明正是处于上升时期的时候,还没有到达巅峰。

    杨轩游走在民间,将这一切都详细记录下来,时不时和人辩论一下,精神富足。

    先进富足的大明,也在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者和贵族。

    他们不远万里,乘风破浪前来大明“留学”,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知识技术。

    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思想上的碰撞,又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而最后受益的是朝廷,是大明。

    蒸汽机技术在大明的运用,吸引了外国学者和使者的重视。

    他们向大明朝廷提出购买的请求,但朱怡锦早就下了严令,此物严禁出口。

    蒸汽机带来的改变他看在眼里,深知蒸汽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一旦蒸汽机被海外国家得到,那么将会对大明产生严重的威胁。

    虽然购买蒸汽机的请求遭到拒绝,但外国的学者和使臣并没有因此气馁。

    大明如此严防死守,岂不是更能证明蒸汽机的重要性和强大作用?

    实物带不回去,但他们可以去学习,去了解构造和原理。

    总之无论如何,蒸汽机是一定要得到的。

    大明作为这个时代世界文明的灯塔,跟着大明走肯定没错。

    只是大明防备的太严了,就算是图纸之类的也带不出去。

    这要是换做其他地方,他们就直接发动战争去抢了,可大明的军事实力令人望而生畏,他们不得不讲文明。

    毕竟他们本就是强盗出身,想要让他们讲文明,就必须有比他们更强的实力。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靠实力说话的。

    正规渠道搞不到蒸汽机的技术,那就想其他办法。

    收买也好,欺骗也罢。

    总之最后他们还是搞到了蒸汽机的图纸。

    并打算通过走私渠道带出大明。

    可就在他们即将离开大明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人间蒸发!

    直至十多年后,一位在长江捕鱼的捕鱼人捕鱼的时候,打捞上来了一大堆白骨。

    …

    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尽管蒸汽机的实物和图纸都带不出大明,但总能想出办法的。

    比如将原理和构造都记在脑子里。

    光熙二十三年,西方秘密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

    实用性介于大明第一代蒸汽机和第二代蒸汽机之间。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试验过后,他们对大明的先进技术更加渴望。

    光熙二十八年,朱怡锦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五十九岁,死后葬于天寿山昊陵,庙号高宗,谥号继天体道钦明昭武弘文振德光孝章皇帝。

    其在位期间,大明的国力和疆土都达到了巅峰,吏治清明,科技爆发。

    得益于蒸汽机的应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可称小康。

    在其驾崩二十七日后,服丧结束,皇太子朱伯洚于皇极殿即皇帝位,年号咸宁。

    其即位后,继续按照早就定好的发展路线治理大明,因为他从小就跟在太爷爷身边学习,不会轻易更改国策。

    只是根据现实情况做了些细节上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国情。

    坐稳皇位后,朱伯洚带着大明稳步发展,发展的速度相比于光熙朝减缓了不少。

    因为新的利益阶层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已经成长起来了。

    朱伯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和他们做斗争,用在发展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他是烈祖启皇帝教出来的,虽然年轻,但帝王术很快就能运用的娴熟。

    咸宁十二年,距离杨轩苏醒已经有九十九年了,再有一年时间,他就又要陷入沉睡了。

    这方面,他已经有经验了。

    他用了一年时间做好准备,随后便消失在了神农架之中。

    就在其沉睡一年多后,咸宁十四年九月,朱伯洚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葬于天寿山安陵,庙号宁宗,谥号法天隆道宽温肃哲裕民纯孝靖皇帝。

    其在位期间,国泰民安,虽然没什么出色的功绩,但却是一位实打实的合格的守成之君。

    ……

    pS.本卷完,就剩最后一卷,涉及到近代史的人物,基本上一笔带过,很多东西不能写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