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赛哈智将竹筒郑重其事地交到朱樉手上,朱樉接过竹筒后,先是仔细检查了一下竹筒上面用来密封的火漆。
他发现火漆完好无损,这说明竹筒在传递过程中没有被人动过手脚。
确认无误后,朱樉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竹筒,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从里面飘散出来。
竹筒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张被醋浸泡过的鱼皮!
这张鱼皮皱巴巴的,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实际上,它有着一个特殊的名字——“鱼传尺素”,是锦衣卫们用来传递密信的重要手段。
赛哈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从腰间取下了那个悬挂着的皮囊酒壶。
他双手捧着酒壶,然后缓缓地将它递到了秦王朱樉的面前。
朱樉接过酒壶,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木塞。
只听“咕嘟咕嘟”几声,壶里的酒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直接浇在了那张鱼皮上。
奇迹发生了!
鱼皮在酒水的浸泡下,逐渐显露出了一些奇怪的图案。
这些图案并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由一排排用“稻种”画成的符号组成的。
这些符号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一堆乱码,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其实是大明“慈父”朱元璋自创的一种独特的“种子密码”。
他将情报的笔画拆解成种子的数量,然后再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形成各种看似毫无规律的图案。
这种堪称奇葩的情报传递方式,别说是朱樉这个锦衣卫的二代目了,就算是创始人朱元璋亲自过来,恐怕也得看上半天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不过,好在朱樉早有准备。
他事先精心准备了一份“小抄”,上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常见的“种子密码”图案及其对应的含义。
有了这份“小抄”,朱樉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解读出这封密信中的重要信息。
朱樉面沉似水,他那只手微微抬起,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然而站在一旁的赛哈智却心领神会,迅速从怀中掏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密码本。
这本密码本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赛哈智双手捧着它,小心翼翼地递到朱樉面前,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朱樉面无表情地接过密码本,他的目光落在鱼皮上,开始对照着本子上的“密码”,逐字逐句地破译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朱樉终于将鱼皮上的内容全部解读完毕。
他的脸色依旧没有丝毫变化,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沉默片刻后,朱樉对着赛哈智吩咐道:“去把刘璟找来,就说我有十万火急的事要找他商议。”
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赛哈智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声答道。
他转身敏捷地跃上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帅帐的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响起,在泥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待到赛哈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朱樉缓缓地将皮囊酒壶里剩下的酒倾倒在鱼皮上。
酒液浸湿了鱼皮,散发出淡淡的酒香。朱樉随即用火折子点燃了鱼皮,刹那间,鱼皮上燃起熊熊烈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火焰舔舐着鱼皮,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鱼皮在痛苦地呻吟。
随着皮脂的燃烧,还不时传来爆竹般的脆响,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
朱樉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地上那张燃烧的鱼皮,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有些阴森。
朱樉的脸色愈发阴沉,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所笼罩。
他死死地盯着眼前那逐渐燃烧成灰烬的鱼皮,仿佛地上的那团灰烬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一般。
待到整张鱼皮都化为灰烬,朱樉的脸色已经阴沉到了极点,宛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紧握着双拳,由于太过用力,手指头渐渐发白,甚至微微颤抖着。
朱樉突然冷冷一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老头子这是等不及了,要亲自下场给大哥铺路啊!”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虚空,仿佛要将那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一举刺穿。
然而,朱樉的双拳却在一瞬间松开了,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越发阴冷,让人不寒而栗。
“只是您老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一点,”朱樉的声音如同从九幽地狱中传来,冰冷而刺骨,“我娘这一走,您老的免死金牌就该到期了!”
说这话时,朱樉的脸色阴鸷至极,那恶狠狠的表情仿佛要将人撕碎。
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恨和不甘,这么多年以来受到过的屈辱,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
此时此刻,朱樉在心中暗暗发誓:“不把朱元璋那老东西的复活甲打爆,怎么对得起他这么多年的隐忍和蛰伏,还有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呢?”
这个誓言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刘璟居住的帐篷,与秦王的牙帐相隔不远,距离适中,既能方便他随时与秦王交流,又能保证他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在最近的几天里,刘璟一直闭门不出,全心全意地沉浸在读书的世界中。
他日夜研读着那本秦王亲笔撰写的《朱子论证》,这本书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座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库。
《朱子论证》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书籍,它里面涵盖了历代为政者在维新改革上的种种利弊得失。
这些历史经验教训,经过秦王的精心梳理和总结,变得更加系统和全面。
同时,这本书还详细地分析了当代朝廷颁布实施的重大政策和举措,以及这些大政方针对平民百姓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关注着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们,展现了政策变化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中引发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以普通百姓为主体的宏观视角,与以往那种站在高层精英和统治者的微观视角有所不同。
它被后世称为“人民史观”,强调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