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重生后,我成了市委书记的女婿 > 第775章 跨越生死的复仇(终)

第775章 跨越生死的复仇(终)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叶队,这里有工具。”技术队的负责人低声道,递过来一个小巧的刑事技术工具箱。

    叶默没有选择暴力的撬棍,而是挑了一把最纤细、最锋利的万能开锁探针和一把小号的无齿镊子。

    他俯下身,眼神专注得像一名正在进行精密手术的医生。

    他将探针的尖端极其小心地探入那几乎看不见的缝隙,感受着里面填充物的阻力,然后尝试用最微小的力道一点点地剥离、清理。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过程,但他手上的动作却稳如磐石,没有丝毫颤抖。

    郑孟俊和周围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干扰到这决定性的操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终于,在一声极其轻微的“噗”声后,探针似乎突破了某个关键的阻塞点。

    叶默眼神一凛,改用镊子,夹住盒盖边缘,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施加力道。

    盒盖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细微的“嘎吱”声,那是木材与密封物分离的声音。

    随着缝隙逐渐扩大,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陈旧木料、微尘、以及一丝极淡的、难以辨别的微凉气息,从缝隙中飘散出来。

    郑孟俊的瞳孔猛地收缩,他下意识地捂了一下口鼻,然后又强迫自己放下手,紧紧盯着那逐渐开启的黑暗内部。

    叶默的动作没有停顿,他稳定地将盒盖完全掀开。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

    盒子内部铺垫着一层已经褪色、发脆的深色绸布。

    而在那绸布之上,并非他们预想中的、盛放在容器里的、细腻的骨灰。

    而是——

    一堆略显凌乱、颜色灰白、大小不一的块状骨骼碎片和粉末!

    这些碎片,明显属于经过不完全火化或自然风化后的人体骸骨!

    在这些碎骨之中,隐约可见一两件极小的、未被完全焚毁的金属饰物残片,以及几缕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碳化变形的化学纤维残留物。

    那不属于草原,更像是某种现代衣物的痕迹。

    然而,比这些遗骸更先抓住所有人目光的,是放置在碎骨正上方、被精心保存着的几件物品。

    一张颜色已然泛黄、边角卷曲的过塑照片,一枚小巧的、闪着微弱银光的戒指,以及一个颜色暗红、纹理清晰的鸡血藤手镯。

    它们与森白的碎骨形成了一种极其强烈、令人心碎的对比。

    郑孟俊感觉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叶默的目光也瞬间被吸引。

    他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极其轻柔地,先是拈起了那张照片。

    照片上,一对年轻的男女依偎在一起,背景是辽阔的草原和湛蓝的天空。

    女孩笑靥如花,正是桑玛,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而她身旁的青年,肤色黝黑,五官深刻俊朗,骑手的身姿挺拔如松,脸上带着略显羞涩却无比灿烂的笑容,眼神明亮地看向镜头。

    那正是二十岁的德吉。

    他们的肩膀紧紧靠在一起,幸福几乎要溢出这小小的相纸。

    接着,叶默又小心地拾起那枚戒指。

    那是一枚样式简单的银戒指,表面已经有些氧化发黑,但依旧能看出上面精心雕刻着细密的格桑花图案,那是草原上象征幸福与坚韧的花朵。

    戒指的内圈,似乎还刻着几个极细微的藏文字母。

    最后是那个鸡血藤手镯,这是在藏族传统中,男女定情的信物。

    男方亲手采摘并制作藤镯,象征勇气与承诺,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藤条被打磨得光滑温润,暗红的色泽如同凝固的血液,象征着炽热与承诺,在高原的阳光下泛着古老而温暖的光泽。

    它被保存得极为完好,仿佛昨天才刚刚从少女的手腕上取下。

    这三件信物,被德吉精心地放置在挚爱之人的遗骸之上,无声地诉说着他们之间曾经拥有过的、鲜活而炙热的情感,以及那份至死不渝的羁绊。

    这远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冲击力,让之前所有的推理和想象,瞬间拥有了血肉和温度。

    而在这些遗骸与信物的旁边,静静地躺着一本巴掌大小、皮质封面已然发硬脆化、边缘严重磨损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是深褐色的,没有任何字样,但它出现在这里,与遗骸和定情信物共存,本身就充满了令人震撼的、难以言喻的意味。

    现场陷入了一种极致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超乎预想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那照片上的笑容、那冰冷的戒指、那温暖的手镯、那森白的碎骨……交织成一幅无比悲怆的画面,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郑孟俊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张了张嘴,才发出干涩而颤抖的声音:“……照片……戒指和手镯……他们……他们真的是……”

    叶默没有回答。

    但他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他伸出手,动作比之前更加轻柔,仿佛触碰的是易碎的梦境,极其小心地将那本承载了太多重量的笔记本,从那些象征着爱情与死亡的物品旁取了出来。

    笔记本的皮质封面冰冷而脆弱,仿佛一用力就会碎裂。

    他屏住呼吸,用指尖小心翼翼地捻起封面的一角,缓缓地、缓缓地将其翻开……

    发黄、脆化的纸张映入眼帘。

    第一页上,是几行用蓝色墨水书写的、略显青涩却清晰有力的藏文笔迹。

    那字迹,仿佛带着一个年轻灵魂最后的温度与重量,穿透了二十年的时光,骤然撞入了所有人的视线。

    真相,连同那段至死不渝的深情,就隐藏在这泛黄的纸页与这些冰冷的信物之间。

    郑孟俊下意识地凑得更近,虽然他看不懂藏文,但那工整而又带着年轻气息的字迹,已然让他心跳如鼓。

    “写的什么?”他声音干涩,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

    同行的当地老者和村委会负责人也凝神看去。

    老者的眼神在接触到那熟悉的文字时,瞬间变得复杂无比,他深吸了一口寒冷的空气,用带着沉重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缓缓为我们翻译出那开篇的誓言:

    “桑玛,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以雪山和草原的名义起誓,我一定会找到你。如果恶魔伤害了你,我将化身为鹰,啄食它的心脏;如果风雪埋葬了你,我将化身为风,吹散所有的阴霾。你的德吉,永远不会放弃。”

    落款日期是:1997年4月24日。

    正是德吉独自离开康定,前往甘孜后不久。

    短短几行字,却像一把灼热的匕首,瞬间刺穿了所有时空的隔阂,将一个年轻人得知爱人失踪后那焦灼、痛苦、乃至不惜一切也要追寻真相的决绝之心,血淋淋地剖开在众人面前。

    那不是臆测,不是推理,而是当事人最直接、最炽烈的情感迸发!

    郑孟俊猛地闭上了眼睛,仿佛无法承受这直击心灵的重量。

    他之前所有的疑虑,在这份如同血誓般的起誓面前,轰然消散。

    剩下的,只有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震撼和难以言喻的悲凉。

    叶默的手稳如磐石,但指尖的冰凉却透过手套清晰地传来。

    他没有停顿,继续极其小心地,一页一页地翻动着那脆弱发黄的书页。

    日记并非每日都记,更像是情绪和调查进展的阶段性记录。

    在老者的翻译下,德吉这半年多的艰难历程,如同破碎的画卷,一帧帧地拼凑出来:

    一页上,字迹因为激动或愤怒而略显潦草:“……问遍了所有她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有消息。他们都说她像露珠一样消失了。我不信!她一定还在某个地方等着我!”

    另一页,笔触变得压抑而困惑:“……她家人只知道她不见了,警察也找不到,为什么没有人深究?有人告诉我,桑玛的失踪,和朱青扎布有关,他是当地的黑社会头目……”

    再往后,字里行间透出深入虎穴的谨慎与逐渐清晰的指向:“……跟踪朱青扎布好多天了,这个人名声很臭……”

    然而,随着叶默的翻页,一张纸上的字迹突然变得非常扭曲。

    叶默看向身旁的老者,老者随即翻译道:“……医院的结果出来了……脑瘤……晚期……老天,你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在我终于快要触碰到真相的时候……”

    这一页的纸张上,甚至有一小片模糊的、疑似泪痕或水渍晕开的痕迹。

    而最后几页有字的记录,笔迹却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那是一种耗尽所有情感、做出最终决定后的死寂:“……一切都清楚了。朱青扎布,就是他。证据……不需要证据了。我能感觉到,就是他。我的时间不多了……桑玛,等我。等我为你做完最后一件事,我就来陪你。不会再让你孤单了。”

    日记的内容,到此戛然而止。

    最后那页之后,只剩下大片空白,仿佛预示着主人生命的终结,以及那之后发生的、未被记录的复仇与迁移。

    合上日记本的那一刻,整个山坡上鸦雀无声。

    风似乎都停止了呼啸,经幡垂落,连阳光都仿佛失去了温度。

    所有的推理、所有的假设,都被这本日记和那些沉默的信物彻底证实,并且赋予了远超想象的情感重量和细节。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犯罪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最炽热的爱、最绝望的痛、最决绝的复仇的悲歌。

    郑孟俊缓缓直起身,望向棺椁中那具安静的白骨,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

    有对罪犯罪有应得的快意,有对复仇者悲壮命运的唏嘘,更有一种法律工作者面对情法剧烈冲突时的巨大无力感。

    他的目光再次掠过那个木盒。

    照片上德吉灿烂的笑容、那枚刻着格桑花的戒指、那象征忠贞的鸡血藤手镯。

    这一切都与冰冷的骸骨和日记里残酷的真相交织在一起,让他的胸口堵得发慌。

    叶默轻轻地将那本沉重的日记本放回取证袋中,动作庄重得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盛放着遗骸与信物的木盒,以及旁边棺椁中的德吉。真相已然大白。

    朱青扎布死于德吉之手,为的是替惨死的桑玛报仇。

    而后,德吉又挖出了桑玛的遗骸,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了处理,将最重要的部分遗骨、以及象征着他们爱情的信物与誓言一同,带回了生养他的草原,最终一同长眠于此。

    “叶队……”郑孟俊的声音沙哑,“现在……怎么办?”

    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又落在那枚戒指和手镯上,这些物品的存在,让接下来的程序显得格外沉重。

    叶默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定格在那位仍在默默诵经的老者身上。

    他深吸一口高原清冷而稀薄的空气,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法律应有的尊严,也带着对这段悲剧最后的尊重:

    “拍照,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固定所有证据。尤其要对这些信物进行多角度特写拍摄。”他指示着技术队员,目光扫过照片、戒指和手镯。

    “然后,小心提取极少量确有必要的遗骸碎片,以及这本日记,作为核心证物,送回支队做司法鉴定,必须与桑玛父母的DNA进行最终比对确认,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体现了法律的严谨。

    但他接下来的话,则注入了一丝人性的温度:

    “至于木盒中的其他绝大部分遗骸碎片,以及这些私人物品,照片、戒指、手镯,它们首先是逝者情感的寄托,其次才是证物。在完成拍照和初步检验后,不应再惊扰它们。”

    他的目光转向那位藏族老者和村委会负责人,语气变得更为郑重:“我们会小心地、原样地,将木盒重新封好。是德吉用自己的生命最后守护了桑玛,并将她带回了这里。那么,就尊重他最终的意愿,让这些象征着他们爱情与痛苦的证物,继续陪伴着他,让他们在这片雪山和草原的见证下,获得最终的安宁吧。”

    “至于德吉的遗骸!”他最终说道,声音在山坡上传开:“重新妥善安葬。让他……继续守着他想守护的人,看着这片他爱的草原吧。”

    法律或许无法赞许他的行为,但人性无法不为之动容。

    叶默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获取了关键证据,也最大限度地尊重了逝者的情感和当地的习俗,为这段悲剧划上了一个兼具法理与人性的句号。

    高原的阳光再次洒落,将山坡、经幡、那口重新盖上的棺木、和沉默的人群都染上了一层金色。

    一场跨越了十一年的追寻、复仇与最终相守,终于在今日,迎来了它的终章。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