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下载网 > 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 > 第384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384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北宋。

    由于一国供养一城的畸形状态,和宽松的工商业政策,汴梁城这座北宋的都城,早已诞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这里,所有人都在疯狂的追逐利润。

    但长久以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利润,都被各自的行会和贵族们把控。

    商人们想要开辟新的利润空间,简直要想疯了。

    而现在,天幕上给了他们一个新的行业。

    “汴京城里,许多百姓都没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居所,要是能拿下来几块地,用天幕上的那种流水线的方法盖成大量的那什么公寓,再或租或卖给百姓……”

    一个背后有着县衙和禁军背景的商人简直都不敢想,那得有多赚钱。

    偏偏这种事还只有他和另外几个商行能做。

    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壮劳力,为了防止有人撺掇民变,所以这种大工程都需要县衙和禁军派人来监督。

    而要想让他们出来,那得要有关系。

    ……

    【对这种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的,丑陋的工业化建筑,很多人都持反对态度。】

    【为此,赫鲁晓夫不得不反复向他们解释:请大家理解,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尽快给人们提供住房。】

    【想要又快又便宜地得到住房,只能通过流水线进行生产。】

    “那些设计师为什么要反对这样好的房子呢?”

    “是啊,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房子能够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吗?”

    古代的百姓们,还有许多年轻有理想的读书人很不理解。

    而官员们,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则知道那些设计师为什么要反对。

    因为这预制板房动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的工作就是设计房屋建筑,现在你搞的这东西,不用再设计了,设计师岂不是要失业?

    而且,那些设计师的理想就是凭借自己设计的建筑而青史留名,不让他们设计,岂不更是损害其利益?

    屁股决定脑袋,保证自己的饭碗可比百姓们能住上房子重要多了。

    毕竟他们都是苏联精英,怎么也不会没房子住的。

    【弹幕:在装饰一样东西前你要先有这个东西】

    【弹幕:我倒是觉得不丑】

    【弹幕:虽然呆板了点,但这规规整整的,也是工业的魅力啊】

    【弹幕:这是免费的啊,还要啥自行车】

    【斯大林去世后,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苏联陆续颁布了多条房屋建设相关的政策性法令。】

    【特别是1957年颁布的《关于苏联住房建设的发展的法令》,直接开启了全国性大规模批量住房建设。】

    隋炀帝杨广看着天幕上那些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苏联建筑工人们,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

    “为啥那苏联在全国大兴土木,那些工人就不反呢?”

    一旁的宫女和侍卫看向杨广的眼神十分怪异,说不上来是厌恶还是痛恨,总之就像是在看死人一样。

    虽然有很多槽想吐,但碍于其皇帝的身份,也只敢在内心里说了。

    ‘那当然了,因为那苏联把人当人!’

    ‘你要是能给挖运河修宫殿的征夫们发工钱,人家也不会闲的没事造你的反。’

    ‘要是能给征夫们发工钱,让他们给自己盖房子,那你说啥就是啥,你直接就能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圣君明主!’

    【1958年,苏联从法国引进了一条预制板生产线,还有法国建筑师雷蒙德·加缪设计的一套装配式住宅。】

    【后来,苏联建筑工程师维塔利·拉古坚夫,在加缪的基础上设计出K-7型住宅楼,这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赫鲁晓夫楼。】

    【画面中,一栋完工的五层赫鲁晓夫楼矗立在天幕的中央,远处是一栋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再远处,数不清的塔吊机在工地上吊起楼房的部件。】

    【而在赫鲁晓夫楼下,是大片的草坪与绿树,还有池塘和散步的步道,为了方便苏联人民夏季消暑,还建有游泳池和小型儿童游乐场。】

    “这里就是天堂吧?”

    “这也太漂亮了。”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用他们并不丰富的词汇,竭力地赞美。

    而皇帝们,则哑口无言。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景象,心情复杂。

    他十六岁开始领兵打仗,打下了大唐的大半江山。

    后来玄武门之变成为太子,执掌整个大唐。

    打败了颉利可汗,成为草原之主,被加尊号天可汗。

    派出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巩固了边疆。

    他干了太多大事,一直认为自己是天下少有的英主,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大唐显然一派盛世景象。

    可现在看看那个苏联,一个在历史上评价不怎么好的穗宗,都给百姓住上了那么好的房子。

    而自己的文治武功,好像也没那么拿得出手了。

    下面站着的魏征有些欣慰。

    陛下终于知道自己反思了,他原本担心陛下在作出了那么多功绩之后,安于现状沉迷享乐,现在终于不用担忧了。

    【K-7型楼的主要构件,全部由工厂流水线生产,建造时只需要按框架拼接起来。】

    【极致的精简造就了极致的速度,一栋K-7型楼的平均建造时间不到两星期。】

    “不到两个星期,也就是不到十四天,连半个月都没有……”

    “这么快的建造速度,简直如同神迹!”

    古代的工匠和工部官员们惊得合不拢嘴,这完全都超出了他们对于盖房子的想象。

    【弹幕:苏联没有地震和台风,做好防渗水和防冻就没有问题了】

    【在这样高效率的建设下,赫鲁晓夫楼如雨后春笋般,在苏联各个城市中拔地而起。】

    【弹幕:《真·雨后春笋》】

    【弹幕:真·拔地而起】

    对于这两个成语的运用,古人们简直不能再赞同了。

    真的就和春笋的生长速度一样,太快了,快得超出想象。

    【根据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的数据,从1956年至1963年间,苏联全国的居住面积从6.4亿平方米,增加到了12亿平方米。】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八年时间建的公寓,比苏联前四十年的总和还多!】

    【截至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联有近五千四百万人(总人口1/4)搬进了,带独立厨卫和中央供暖的公寓。】

    【弹幕:很了不起的安居成就!】

    【弹幕:大庇天下!】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