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嘿,咋又贴上了?!”
    “小鬼子昨天不是撕了么?”
    北评。
    清晨。
    老百姓看着墙上熟悉的报纸,忍不住齐齐嘿了一声,纷纷停下来驻足观看。
    宛如看戏曲一般。
    四天了,大家都看过这份报纸了,也知道里面的内容。
    但不妨碍大家看戏。
    “估计晚上又贴上了吧。”
    众人议论纷纷。
    在北评,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八路军至今几乎是毫无名气,甚至可以说是鲜有人知。
    没办法,毕竟部队活跃区域不是城市,也缺乏宣传手段,不知道很正常。
    “这伙叫八路的,实力不错啊。”
    有人语气十分诧异。
    “确实。”
    众人点头赞同。
    鬼子在北评实力如何,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这伙叫八路的家伙,居然能在北评的鬼子眼皮子底下,天天把报纸贴在鬼子身边,足以说明本事不弱。
    “不会真的能干掉那个叫宫野道一的鬼子将军吧?”
    顿时,人们对报纸中记载的事情,更加有期待了。
    ···
    “八嘎!”
    每天定时出现的报纸,让城外议论纷纷,让老百姓心里开始有期待。
    而负责清除报纸的松崎直人则是头大万分。
    “还没抓到贴报纸的人么?”
    松崎直人对着警察部队所属的特高科,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等一众下级军官破口大骂。
    四天!
    整整四天!
    近千人警察,情报人员,居然没有把潜伏在北评的土八路抓住!
    “抓到了一些。”
    “不,抓到了很多。”
    属下苦笑一声。
    蝗军在北评经营两年多,根深蒂固,势力遍布,抓住一些晚上在墙上贴报纸的家伙,自然很简单。
    第二天晚上,就抓住了很大一部分。
    但···
    “为何没向我汇报?”
    松崎直人眉头一皱。
    既然抓住了,那为何不向他汇报。
    “这些负责贴报纸的,都是一些当地人,很多都是我们的人,是被土八路花钱雇佣的。”
    手下继续苦笑。
    “花钱雇佣?”
    这个消息,让松崎直人愣了好大一会。
    “土八路花钱雇人贴报纸?”
    事情过于不可思议,松崎直人忍不住重复反复了一句。
    土八路是谁?
    出了名的穷哈哈,
    穷得叮当响。
    要钱不要命的家伙,能为了省几百大洋不要命。
    这伙人,居然能大规模雇佣人贴报纸?
    土八路疯了?
    “根据审问。”
    属下继续汇报:
    “有人联络他们,给他们钱,让他们贴报纸。”
    “那就顺藤摸瓜,抓住那些土八路。”
    松崎直人杀气腾腾。
    虽然不知道土八路怎么突然有钱了,居然能大规模雇人干活,但是,以为雇人就能避开蝗军的调查?
    天真。
    拿钱办事的人嘴巴可不会紧。
    “我们已经在调查了··”
    手下有些支支吾吾。
    “有抓到背后的土八路么?”
    松崎直人眉头一皱。
    他感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这伙人层层转包。”
    手下用了一个新词:
    “土八路地下党找了一些当地人让他们贴报纸。”
    “他们也知道,贴新华报违反蝗军命令。”
    “所以,这些人又拿着一部分钱,找其他人贴报纸,层层转包,最少的也要被转手五六次,并且他们会隐瞒身份。”
    “很难调查。”
    “层层转包?”
    松崎直人顿时傻眼。
    还能这样操作?
    ···
    “好消息。”
    来自特高课的一个消息,打断了松崎直人傻眼的情绪。
    “大佐阁下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松崎直人目光一喜。
    来认识特高课。
    特高科隶属于警察部门,但归属于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节制。
    所以有重要情报,涉及到八路军物资来源和渠道的线索,会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根据潜伏进八路军的蝗军秘密情报人员传递出来的消息。”
    来人压低汇报:
    “他拿到了太岳山区八路军的每月军事物资表。”
    鬼子布局国内几十年,情报力量不容小觑,潜伏间谍数以千计,几乎遍布国内,涉及各行各业,每一个势力都有。
    再加上八路军保密体系尚未完善。
    如今一发力,居然弄到了太岳根据地后勤中心的武器弹药统计表格。
    但毕竟是高机密军事机密,鬼子间谍只能仓促拍几张照片,所以只搞到了目录总纲表格,以及部分数据,详细数据没有到手。
    “哟西!”
    松崎直人大喜。
    武器弹药统计表格。
    这可是绝对的机密。
    ···
    “哟西。”
    比起松崎直人的兴奋,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更加激动。
    “每个月只能获得一个团的武器装备?”
    看着手里的照片,多田骏激动地来回踱步,以发泄内心激动。
    “嗨。”
    “根据对照片的分析。”
    北评特高课负责人汇报道:
    “援助土八路的势力,似乎有什么限制,粮食等物资可以大规模提供,但武器装备,每个月只能提供一个团规模。”
    “根据对战场分析,这条情报,可以确定是真的。”
    “哟西。”
    “哟西。”
    多田骏连连哟西个不停。
    每个月一个团规模的武器弹药,也不少了。
    一年就是十二个团的武器弹药。
    尤其是,那个支援土八路的势力,工业技术非常先进,不说那些射程超过三公里,五公里的60和82迫击炮,就算是三八年式步枪,质量也稳压帝国一大截。
    精度更高,故障率更低。
    但数量固定了上限。
    算上装备损耗,也就是说,土八路靠着外来武器弹药提升实力,最多只能组建出十二个主力团。
    大约三万六千人。
    也就相当于帝国一个半甲种师团。
    刚想到这里。
    “不过,他们的团是按照五千人规模计算。”
    特高课的人就让多田骏面色一黑。
    五千人的一个团。
    每年十二个团,那就是六万人的武器装备,也就是说相当于帝国两个满编甲种变师团。
    “想来弹药不会太多。”
    “尤其是炮弹。”
    多田骏连忙安慰自己。
    “其中每个月有十二门120重型迫击炮,一万两千发炮弹。”
    但特高课人的话,当即把多田骏的自我安慰打的粉碎。
    “八嘎!”
    沉默许久,多田骏最后只能默默的吐出一个八嘎。
    他顿时想起了二十七师团遭遇的那一轮大规模炮击。
    虽然细节很糟心,但这终究是一条好消息,让多田骏大受鼓舞——不需要担心,土八路实力暴涨到华北方面军都应付不了的程度。
    ···
    “这次不仅仅要干掉宫野道一。”
    “还要给他拍下照片,刊登在新华报的头版头条,让所有人都看到。”
    杨村。
    赵刚说出了此行的任务目标。
    不仅仅要干掉宫野道一,还要拍下宫野道一死亡的照片,作为宣传。
    “最好把战斗场景拍下来。”
    一旁的新华社摄影老夏补充叮嘱道。
    “这个简单。”
    李云龙大手一挥。
    他的通讯器上有详细的宫野道一位置。
    根据计划,
    他准备参照坂田北干掉的战斗,再来一次声东击西。
    ···
    与此同时。
    阳泉。
    一辆军列缓缓的停在了火车站。
    在一众警卫的簇拥下,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宫野道一少将走下了火车,然后走进一辆装甲车。
    装甲车缓缓驶离火车站,向阳泉二十九旅团司令部驶去。
    装甲车旁边,是持枪荷弹的山本特工队。
    其中甚至还包括山本一木。
    为了保护宫野道一的安全,山本一木亲自上阵,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
    也是同一时间。
    北评。
    一处郊区的饭店。
    这里有北评地下党联络人,文生。以及美国商人乔治·高尔文。
    还有一位,跟着运五抵达北评的来自总部的参谋,
    “很好。”
    “很好。”
    此时,这位总部参谋看着手里一叠机器设备资料,连连满意点头。
    虽然都是国外淘汰的制造设备,但胜在能用,而且关键是,能立刻马上组成一条完善的生产线。
    这才是关键。
    之后,
    在太岳山区组建兵工厂,在鬼子扫荡中被破坏,然后,一条新的武器装备生产线就完成了。
    “只要交付定金,我马上安排运输”
    眼见客户满意,乔治高尔文也大喜,迫不及待的促成买卖。
    如今美国国内银价高涨,只要这比买卖达成,他不仅仅有大笔利润,还能通过售卖白银,再大赚一笔。
    “好。”
    文生眼见没问题,向身后使了使眼色,一个同志当即带着乔治·高尔文去交接银元。
    ···
    翌日。
    也就是第五天。
    北评大街小巷的墙上再次出现了新华报。
    连续五天鸡飞狗跳后,鬼子也似乎任命了,除了立刻安排人手清除新华报外,态度上也没有了以前的气急败坏。
    “只要宫野参谋长安全。”
    “这些报纸就是笑话。”
    面对上级的询问,松崎直人语气信誓旦旦:
    “土八路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次事件,提升他们的名气,吸引只那人参加八路军。”
    “有道理!”
    被这么一提醒,多田骏也感觉脑子顿时通顺了。
    他也知道。
    这些报纸,清除起来,十分麻烦。
    但反过来。
    只要宫野参谋长安全,这些报纸,就反而成了土八路的笑话。
    自取其辱。
    土八路有可能威胁到宫野道一的性命么?
    绝无可能。
    “加强对潜伏在北评的老鼠抓捕。”
    叮嘱完一句,多田骏就忙他自己的事情了。
    即将开始的十月下旬的,针对太岳山区的大扫荡。
    在知道,八路军每个月只能获得五千人的武器弹药后,他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推进这次扫荡、
    然而,松崎直人的表情却丝毫不轻松。
    报纸的问题不大。
    但问题是。
    北评周边,帝国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几乎是层层封锁。
    他近期也加强了对铁路和公路等,进入北评地区的只拿人搜查,几乎是刮地三尺。
    有报纸流入进来不奇怪。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不可思议的是,他全力的调查,几乎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数百个岗哨,调查搜查小组,没有搜查到任何一张报纸。
    而那些,新华报,很显然,是最新印刷出来的。
    新油墨痕迹都十分明显。
    几千几万张报纸,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问题就来了,那些土八路是如何把报纸运输进入北评城的?
    “八嘎!”
    想到这里,松崎直人面色就一黑。
    比起报纸,土八路有一条秘密运输通道,能避开蝗军所有眼线的运输渠道,这才是大麻烦。
    “报告。”
    此时,一个手下走了进来,对着松崎直人汇报:
    “近半个月,北评的哪几所大学,有一些只拿文化人不见了。”
    ‘甚至,连他们的家属都不见了。’
    “总人数超过三百人!”
    “经过特高课调查,未发现这些人是怎么离开的,只知道,他们晚上拖家带口的离开,但没有携带财物,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纳尼?”
    松崎直人顿时一惊。
    蝗军进入北评后,民国北评那些大学,很多都逃跑了,但还有很多被迫留了下来。
    其中很多技术人员,知识分子。
    为了避免引起骚乱,帝国没有对这些在只拿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动手,只是软禁,并且监视,以及严格限制这些大学的课程。
    避免这些人,落在果脯和土八路手里。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国外留学过的,可都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有人逃走不奇怪。
    蝗军不是无所不能的,不可能盯住每一个人。
    但半个月时间,超过三百人失踪,蝗军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也就是说。”
    松崎直人眯了眯眼睛:
    “有一条秘密运输通道,可以大规模向外偷运,但蝗军不知道。”
    “嗨。”
    “可能性很高。”
    手下回答。
    “查!”
    “动用一切手段,查出这条通道。”
    松崎直人目光兴奋。
    他查不出来,那些神秘物资和武器弹药,是如何进入太岳山区到土八路手里的。
    没办法,太岳山区毕竟是土八路的地盘。
    难不成,还查不出来,这些人,是如何离开北评的?
    北评,可是蝗军的地盘。
    “嗨!”
    手下当即去安排执行。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