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mianhua.la
    望着梗着脖子的虞翻,赵钰只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好像也没说要送他去诏狱吧?
    方才都说了不以言获罪,不因文入狱,这家伙还摆出这样一副面孔来……
    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孙十万不喜欢这一位了,直接将他贬到了交州。
    这脾气,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嘛!
    不过,赵钰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毕竟,虞翻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而所言所说,皆是一针见血。
    默然片刻,赵钰道:“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朕心中也是明白的。”
    想一想前世东西两晋的遭遇,就知道世家门阀发展到最后,对于社会进步起了多大的阻碍作用。
    他们将普通民众的上升渠道彻底封死,令社会底层彻底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上车封门,说的就是这群人!
    虞翻所说,只是想借古言今,希望自己能够明白,楚国的敌人到底在什么地方。
    五个字。
    敌在本能寺。
    “今日之事,出得你虞仲翔之口,入我等三人之耳。出门之后,就当你虞仲翔从未说过此言。”
    赵钰扫了诸葛瑾三人一眼,沉声道。
    “陛下……”
    虞翻闻言,脸色现出急色来,还欲再言,却被诸葛瑾给一把拉住,摇头道:
    “此事陛下心中已有计较,时机未至,仲翔兄还是莫要再说了。”
    赵钰指着诸葛瑾叹道:
    “虞仲翔啊虞仲翔,你要是能像子瑜这般处处多为朕考虑一些,或许日后朕还真舍不得将伱下入诏狱之中呢。”
    “陛下,草民今年三十有三,这臭脾气这辈子是改不了了。”
    虞翻一拱手,硬邦邦的回道。
    “改不了,好!”
    赵钰看着虞翻的眼睛,沉声说道:
    “既然改不了,你虞仲翔可敢入监察院,替朕为这大楚百姓,盯住你那些同僚们,让他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良心,不要忘了自己为官作宰是为了什么?”
    虞翻毫不畏惧的与赵钰对视,道:
    “陛下之命,固所愿尔,不敢请也!草民还有一问,还请陛下为草民解惑。”
    “你这厮,脾气大不说,这要求还挺多。”
    赵钰再次被气笑了。
    “你问便是,朕不保证一定回答。”
    “草民斗胆,敢问陛下之志?”
    虞翻拱手抱拳,目光灼灼的望向赵钰,朗声问道。
    当今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
    这楚国的少年天子要用自己,但自己也要看看这一位到底值不值得他为之效力。
    单凭如今表现出来的心思深沉,容人之量,这……还远远不够!
    若无大志,这天子也不过是一守成之犬罢了!
    “仲翔,你确定要听?还有你们两位?”
    赵钰视线缓缓自虞翻、诸葛瑾和步骘三人身上扫过,淡淡问道。
    面对着赵钰淡然却极具侵略性的目光,三人心头微微一悸,随后咬牙齐声道:
    “草民等斗胆,愿闻其详!”
    “不错,有胆色!”
    赵钰微微点头,站起身来,背负双手,转身望向门外,缓缓道:“朕有三志。”
    “国之大事,皆我所出!朝堂江湖,皆尊我令!其一也!”
    此言一出,顿时让虞翻三人愣住了。
    眼前这一位乃是楚国天子,政令皆由天子出,此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武林江湖……
    哪怕是三人没有接触过那些江湖武人,也知道什么叫作侠以武犯禁。
    这些江湖中人,仗着自己的武功,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中。
    想让江湖中人遵守朝廷的律法规定,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统诸国,虎视天下,让日月所照,皆为大楚之土,率土之滨,皆为大楚臣妾!其二也!”
    虞翻闻言,不由浑身一震,双目陡然大睁,瘦削的脸上涌出一抹不自然的潮红来。
    此非天子所愿,更乃自己,甚至大楚有志之士之所愿尔!
    “令这万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这万世开太平!其三也!”
    说罢,赵钰陡然转身,望向三人。
    “此三志者,乃朕之大愿也!三位,可否满意?”
    虞翻、诸葛瑾、步骘三人望着眼前这位言语铿锵,气吞山河的少年,听着那激昂之言,作为同样有着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他们,也难免为之齐齐动容,为之心潮澎湃,忍不住纷纷拜倒在地,高声道:
    “臣等愿附陛下之骥尾,成陛下之志,拓大楚之土,开万世之太平,成前人未完之大业!”
    “有卿等助朕,朕何愁我大楚霸业不成!”
    看着被自己折服的虞翻三人,赵钰心怀大畅。
    …………
    二十九日早朝。
    赵钰正式下诏,升四品武卫将军范镇为三品武威将军,卸去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一职,为江南大营总管,与镇北将军方超一道负责临江府及沧龙江沿岸防务;封兵部左侍郎陆忆安为沿江安抚使,前往辅国将军关昊苍处安抚兵将,宣示朝廷旨意。
    大家都被赵钰的这两项任命吸引住了大部分注意力,至于诸葛瑾、步骘、虞翻三人的任命就少有人去关注。
    早朝之后,由于马上就要迎来新的一年,楚国国政基本陷入停滞状态,除了忙于熟悉业务的六部主官外,从各级官吏到平民百姓,整个神京城已经逐渐步入到过年的氛围当中。
    在楚国的老百姓,尤其是神京城的老百姓看来,整个黄凤六年的年景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坏。
    就是黄凤六年,尤其是黄凤六年下半年,楚国的朝堂动荡,让他们这些老百姓吃了整整大半年的瓜,多了许多茶前饭后可供谈资的小道消息,宫闱秘闻。
    先是大行皇帝溺水身亡,而后是新皇帝登基,再然后是被新皇帝封为太和王的黄景明一手遮天,还没等他们这些老百姓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北边的晋寇就有了趁火打劫蠢蠢欲动的迹象,然后便是太和王领兵北上拒敌。
    等到太和王收兵回京,他们这些看热闹的老百姓还没争论出个太和王篡位之后要定什么年号,这边那小皇帝就来了个极限翻盘,反手将这叛王一党一网打尽……
    这一桩桩,一幕幕,宛如元夕节上游街的走马灯一般,让神京城里的平头百姓们大呼过瘾。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mianhua.la